分享

活血化瘀汤对脑缺血大鼠抗心磷脂抗体含量的影响

 鉴益堂 2019-11-20

讨       论

1   祖国医学对中风的认识

中风又名卒中 因本病起病急骤 症见多端 变化迅速 与风性善行数变的

特征相似 故以中风名之 本病是以卒然昏仆 不省人事 伴口眼 斜 半身不

遂 言语不利 或不经昏仆而仅以 斜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有关中风的记载 始见于 内经 对其症状 根据发病的不同阶段而有着

不同的记载 对卒中 昏迷有仆击 大厥 薄厥等描述 对半身不遂又有偏枯

偏风 身偏不用 风痱等不同的名称 在病因方面 内经 记载很多 如 灵

枢 刺节真邪 篇云 虚邪偏客于身半 其入深 内居营卫 营卫稍衰 则真

气去 邪气独留 发为偏枯 素问 生气通天论篇 云 阳气者 大怒则形

气绝 而血菀于上 使人薄厥 素问 调经论篇 云 血之与气 并走于上

则为大厥 厥则暴死 气复返则生 不返则死 此外 还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与

体质 饮食 精神刺激 烦劳过度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素问 通评虚实论

篇 曾明确指出 仆击 偏枯 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由于后世医家所处历

史条件以及个人经验不同 对中风的病因病机及其治法 意见颇不一致 其发展

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在唐宋以前主要以 外风 学说为主 多以 内虚邪中

立论 如 金匮要略 认为 络脉空虚 风邪乘虚入中 并以邪中浅深 病情轻

重而分为中络中经 中腑中脏 治疗上则多采用疏风祛邪 扶助正气的方药 唐

宋以后 突出以 内风 立论 其中刘河间力主 心火暴甚 李东垣认为 正

气自虚 朱丹溪主张 湿痰生热 张景岳倡导 非风 之说 提出 内伤积损

的论点 景岳全书 非风 中指出 凡病此者 多以素不能慎 或七情内伤

或酒色过度 先伤五脏之真阴 阴亏于前而阳损于后 阴陷于下而阳乏于上

以致阴阳相失 精气不交 所以忽尔昏愦 卒然仆倒 同代医家 李中梓又将

中风明确分为闭 脱二证 叶天士又进一步在 临证指南医案 中风 阐明 精

血衰耗 水不涵木 肝阳偏亢 内风时起 的发病机理 同时在治疗上提出

水不涵木 内风时起者 治宜滋液熄风 补阴潜阳 阴阳并损者 治宜温柔濡润

后遗症治宜益气血 清痰火 通经络以及闭证开窍以至宝 脱证回阳以参附 使

治法益趋完善 王清任又专以气虚立说 爰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 至今仍为临

床常用方剂之一 近代医家张伯龙 张山雷 张寿甫总结前人经验 开始结合现

- 13 –

代医学知识 进一步探讨发病机理 认识到本病发生主要在于肝阳化风 气血并

逆 直冲犯脑 

1.1 病因病机

中风之发生 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 与心 肝 肾三脏阴阳失调

加之忧思恼怒 或饮酒饱食 或房室劳累 或外邪侵袭等诱因 以致气血运行受

阻 肌肤筋脉失于濡养 或阴亏于下 肝阳暴张 阳化风动 血随气逆 挟痰挟

火 横窜经隧 蒙蔽清窍 而形成上实下虚 阴阳互不维系的危急证候 由于历

代医家多有阐述 现简单归纳如下 

1.1.1 积损正衰  年老体衰 肝肾阴虚 肝阳偏亢 或思虑烦劳过度 气血亏损

真气耗散 复因将息失宜 致使阴亏于下 肝阳暴张 阳化风动 气血上逆 上

蒙元神 突发本病 正如 景岳全书 非风 篇说 卒倒多由昏愦 本皆内伤

积损颓败而然 

1.1.2 饮食不节  嗜酒肥甘 饥饱失宜 或形盛气弱 中气亏虚 脾失健运 聚

湿生痰 痰郁化热 阻滞经络 蒙蔽清窍 或肝阳素旺 横逆犯脾 脾运失司

内生痰浊 或肝火内炽炼液成痰 以致肝风挟杂痰火 横窜经络 蒙蔽清窍 突

然昏仆 僻不遂 即 丹溪心法 中风 所谓 湿土生痰 痰生热 热生风

也 

1.1.3 情志所伤  五志过极 心火暴盛 或素体阴虚 水不涵木 复因情志所伤

肝阳暴动 引动心火 风火相煽 气血上逆 心神昏冒 遂至卒倒无知 如 素

问玄机原病式 火类 说 多因喜怒思悲恐之五志有所过极而卒中者 由五志

过极 皆为热甚故也 

1.1.4 气虚邪中  气血不足 脉络空虚 风邪乘虚入中经络 气血痹阻 肌肉筋

脉失于濡养 或形盛气衰 痰湿素盛 外风引动痰湿 闭阻经络 而致 僻不遂

如 诸病源候论 风偏枯候 说 偏枯者 由血气偏虚 则腠理开 受于风湿

风湿客于半身 在分腠之间 使血气凝涩 不能润养 久不瘥 真气去 邪气独

留 则成偏枯 

综上所述 中风之发生 病机虽然较为复杂 但归纳起来不外虚 阴虚 气

虚 火 肝火 心火 风 肝风 外风 痰 风痰 湿痰 气 气逆 血

血瘀 六端 

- 14 –

2   现代医学对中风的认识

2.1 现代医学对中风的分类

据美国 1983 1986年NINDS卒中数据库进行的卒中分类统计显示,脑血管病

(CVD)通常分为脑出血 脑梗死 蛛网膜下腔出血 难分类型卒中四类 世界范

围内缺血性卒中(脑梗死)占多数,约占总数的 60% 80%,出血性卒中(脑出血 蛛

网膜下腔出血)约占 10% 20%,难分类型卒中约占 5% 可见缺血性卒中占中风的

比例最高 患病人数最多 其发病率高 致残率高 病死率高 控制率低的是不

可忽略的事实 

2.2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卒中的认识

缺血性脑卒中 又称脑梗死 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 使局

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脑损害 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

脑组织由于供血障

碍而引起脑细胞不可逆性损伤称为脑梗死 脑梗死的原因是供应脑的血管严重狭

窄或闭塞 侧支循环不足 不能维持脑组织代谢需求 以致发生结构上的破坏

脑梗死是指由固体 气体或液体的栓子沿着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或向脑部供血的

颈部动脉 阻塞管腔 阻断血流 脑动脉一旦阻塞 脑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血灌注

发生缺血 缺氧 导致神经元的坏死 造成意识障碍 偏瘫 偏盲 偏身感觉障

碍及失语等中风的症状 其次血液成分和血液动力学改变也是引起脑梗死的主要

原因 

实验证明 神经细胞在完全缺血 缺氧后十几秒钟即出现电位变化 20 30

秒后大脑的生物电活动消失 30 90 秒后小脑及延髓的生物电活动也消失 脑

动脉血流中断持续 5分钟 神经细胞就会发生不可逆性损害 出现脑梗死

(13)

述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称为缺血性级联反应 严重缺血的脑组织能量很快衰

竭 能量依赖性神经细胞膜的泵衰竭 脑缺血引起膜去极化和突轴前兴奋性递质

主要是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 的大量释放 细胞外液中的 Ca

2+

通过电压门控通

道和 NMDA受体门控通道进入细胞内 同时细胞内因 ATP供应不足和乳酸性酸中

毒 使细胞内的结合钙大量释放 细胞内 Ca

2+

稳态失调在神经细胞缺血损害中起

重要作用 称为细胞内 Ca

2+

超载 受 Ca

2+

调节的多种酶类被激活 导致细胞膜磷

脂分解和骨架破坏 大量自由基生成 细胞产生不可逆损伤 

    绝大多数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具有动脉粥样性硬化和小动脉硬化的病理

- 15 –

基础 当各种病变因素 如高血压 糖尿病 心脏病 高血脂症以及气候 情绪

等引起脑动脉痉挛 狭窄 闭塞和微循环障碍时 局部脑血流量急骤下降 脑细

胞发生缺血性损伤 甚至死亡 正常成人安静时 脑血流量 CBF 约为

50m1/100g/min 当 CBF低于 18m1/100g/min时 即可发生突触传递衰竭 脑电

活动停止 当 CBF降至约 8m1/100g/min以下时 则发生膜衰竭 脑细胞结构开

始遭到破坏 

    缺血区分为缺血中心区和半暗区 其中半暗区是无灌注的中心和正常组织间

的移形区 该区细胞结构存在 但功能受损 它具有可逆性和可变性 即随时间

的变化及治疗情况 在有利条件下 半暗区可转化成正常灌注区 在不利条件下

半暗区可转化为梗死区 不可逆转 因此半暗区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机制

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3  抗心磷脂抗体

近几年来 抗心磷脂抗体参与脑血管病的形成机制作用愈来愈受到重视 以

下就其进行讨论 

3.1 抗心磷脂抗体的产生

心磷脂是 Pangborn 1941年从牛的心肌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具有抗原性的磷脂,

并加以命名 其在哺乳动物的心肌和骨骼肌中含量最高 每个心磷脂分子包含 4

个不饱和脂肪酸 极易氧化 ACA是与心磷脂分子中带负电荷的磷酸二酯基团结

合 但这种结合必须要有心磷脂分子中的甘油酯部分 如果以苄环取代此甘油酯

部分 心磷脂的抗原性则消失 ACA与多数带负电荷的磷脂有交叉反应性 磷脂

分子中的分脂肪酸部分为其抗原性的必需成分 ACA与其它分子中带负电荷的磷

酸二酯基团并不结合 而只与磷脂分子中的该成分起反应

(14)

近年时彤

(15) 等研究

结论 氧化修饰的

2 -糖蛋白-I 2 -GPI 能诱导抗心磷脂抗体的产生 自由基

作用于

2 -GPI的多肽链的 Pro Ser Thr或 Tyr等残基上 可使其产生羰基

并包括其链上的羟基氧化 这些氧化修饰诱使

2 -GPI 的构象改变 产生一些新

的抗原决定簇 并且暴露磷脂结合位点或增强

2 -GPI 与磷脂结合的能力 增加

2 -GPI 与磷脂的结合 这样就有可能打破了体内的免疫耐受 产生针对

2 -GPI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并产生表位扩散 诱导产生 ACA 而 ACA主要包

括 IgG IgA及 IgM 3种抗体 IgA型 ACA与脑血管关系不大 故主要分析 IgG

- 16 –

及 IgM两种抗体 

3.2 抗心磷脂抗体致血栓的可能机制

目前已证明与 ACA作用的抗原成分是心磷脂与

2 -GPI形成的复合抗原

(16)

现有人认为ACA引起血栓形成的作用机制有:(1)与血管内皮细胞或血小板磷脂结

合,抑制前列环素 I 2 生成,干扰蛋白 C及抗凝血酶的功能;(2)ACA在有血小板激活

的条件时,如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 高血压病等,可进一步促进血小板参与血栓

形成; 3 促进补体系统活化,引起补体介导的细胞损害; 4 通过与

2 -GPI结

合,封闭其抗凝活性; 5 与抗内皮细胞抗体共同作用,扰乱内皮细胞对凝血及抗

凝机制平衡的精细调节

(17)(18)

以上机制中 李新等人认为 ACA对蛋白 C和蛋白 S

的影响最大

(19)

Schmidt 等认为 ACA可与 ATP连接 而神经细胞有 ATP受体激活

信号 从而直接干扰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20)

叶树俊

(21) 等人的试验结

果表明 ACA与纤维蛋白原 Fg 含量的升高都会加重或加快微血管血栓的形成

而且在 ACA阳性患者身上检测到 Fg升高显著 P 0.01 ,它们之间的是否有关

联还有待研究 姜忠信等

(22) 的研究表明

血浆 D 二聚体水平与 ACA呈显著正相

关性 P 0.01 这说明凝血抗凝系统失衡以后 血栓形成的同时激发了纤溶系

统 许治强等

(23) 人研究报告

ACA可与内皮表面的类肝素因子交叉反应 改变膜

受体构型 使内皮细胞抗凝能力几乎丧失 更有研究认为 ACA可能与遗传有关

(24)

总之 ACA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了血栓的形成 

3.3 抗心磷脂抗体与发病年龄

虽然 ACA可见于任何年龄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但许多国内外学者发现中青

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 ACA阳性统计有显著性差异

Levine

(25) 跟踪调查 81例 ACA阳性者 7年

发现卒中发生年龄较动脉硬化引起的

缺血性脑卒中年轻 10岁 故认为 ACA是 50岁以下发生脑梗塞主要原因之一 徐

旭日等

(26) 研究提示

50岁患者 ACA阳性率为 57.5% 明显高于 50岁患者的阳

性率 30.9% 米妍

(27) 得出结论为

50岁患者 ACA阳性率为 38 50岁患者

ACA阳性率为 20.7 王佳春等人

(28) 的研究表示

50 岁患者 ACA阳性率为

35.9% 50岁患者 ACA阳性率为 16.2% 余传庆等人

(29) 研究

45岁缺血性脑

卒中组患者 ACA阳性率为 36.4% 45岁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ACA阳性率为 20.3%(P

0.05) 马建国等人

(30) 的研究分为两组

非老年组缺血性脑卒中 ACA阳性率为

- 17 –

59.1%显著高于老年组的阳性率 35.3%(P 0.05) 郑加永等人

(4) 的研究分组更细

0-30岁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ACA阳性率为 80.0% 30-50岁患者为 77.3% 50岁以

上患者为 24.8% 由此可见 ACA的存在危害不容忽视 尤其是中青年无明显诱因

而发缺血性脑卒中时 须警惕是否 ACA所致发病 应及早作 ACA的检查 

3.4 抗心磷脂抗体与首发 复发脑梗死

ACA阳性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率明显比 ACA阴性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

发率高 尤其在伴有其他引起脑卒中危险因素时 复发率明显增加 这已得到众

多的学者证明 Kusher报告复发率高达 71

(31)

邓德耀等人

(32) 的研究结果表明

复发性脑梗死组的 ACA阳性率 60.90%明显高于首发性脑梗死组的 30.91% 田锦

(9) 的报告病例中阐明 ACA阳性的患者出院 2年内脑血栓再发病率为 48.3%,远较

ACA阴性患者的再发病率 6.35% 为高 而且有显著性差异 P 0.01 王银

改等

(33) 的实验结果证明复发组的 ACA阳性率 53.6

明显高于首发组 26.9%

马建国等

(34) 研究的复发组 ACA的阳性率 55.9%明显高于首发组 32.1% 因此

ACA

可作为判断缺血性脑卒中是否复发的一个重要指标 ACA阳性易导致复发性脑梗

死的机制上不清楚 可能与 ACA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有关 

3.5 抗心磷脂抗体与单发 多发脑梗死

ACA阳性缺血性脑卒中以多发脑梗死多见 张巍

(35) 等发现多发性脑梗死

MCI 组血清 IgG及 IgM型 ACA阳性率明显高于单发性脑梗死 SCI 组 表明

IgG型 ACA参与 MCI与 SCI的形成 但在 MCI中的作用更为显著 郑加永等

(4) 的

研究表示 MCI的 ACA阳性率为 47.4%明显高于 SCI的 24.7% 徐旭日

(26) 的报告病

例中 MCI比 SCI的 ACA阳性率则高达 53.5%对 28.8% 而在王佳春

(28) 的报告里腔

隙性脑梗死患者的 ACA阳性更高达 61.11% 以上数字均能证明 ACA阳性的缺血

性脑卒中以多发梗死多见 且容易复发  

3.6 抗心磷脂抗体与血管危险因素

由于血糖 Glu 血脂代谢紊乱等也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故有必要

探讨 ACA 与这些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 王银改等

(33) 的结果提示 Glu 血脂代谢异

常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但在其复发中无明显作用 说明 ACA在缺血性脑

卒中特别是复发中的作用可能不受 Glu 血脂代谢的影响 同样地马建国

(34) 也发

现 ACA阳性组与阴性组间的 Glu 血脂水平无差异 但阳性组的 TC/HDL-ch高于

- 18 –

阴性组 陈卫伟等

(36) 得出 ACA(+)组高血压的发生率较 ACA(-)组高

两者差异有

显著性 且阳性组比阴性组有较高的吸烟率 可见血管危险因素的增加与 ACA

成正相关性 

4   活血化瘀汤对缺血性卒中抗心磷脂抗体的影响

4.1 抗心磷脂抗体的西医治疗

从抗心磷脂抗体的发病机制可以看出 ACA通过多种途径使凝血抗凝系统失

衡 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促进了血栓的形成 所以治疗上首先要抗凝治疗与

抗血小板治疗 如阿司匹林 塞氯吡啶 肝素和华法令 近年有人主张对 ACA

阳性的病人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的冲击疗法 如阿司匹林 肝素 华法令或用糖皮

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环磷酰胺

(28)

最近牛世芹等

(37) 和劭贵强等 (38) 分别作的实

验都证明高压氧 HBO 治疗可降低 IgG型 IgM型 ACA的水平 有助于恢复凝

血 抗凝及纤溶系统之间的平衡 阻止血栓形成的病理进程 可减少神经系统损

伤 预防复发 

4.2 抗心磷脂抗体的中医治疗

在中医中药方面 对抗 ACA的治疗方法确属空白 中医看来脉络瘀阻 气血

不通 脑失荣养 所以治疗方面都应该设法运行气血 以增加脑供血 改善脑循

环 即都适用于活血化瘀法 故在此实验用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 并取活血化瘀

药物而治疗

(39) 活血化瘀药能消除瘀滞

畅通血脉 减轻颅内压 改善脑水肿

脑循环和微循环 有效防止梗塞后再发出血 恢复脑功能 活血化瘀药的现代药

理学证明其具有的功效 改善病灶周围的血液循环,解除血管痉挛 出血部位和

梗死灶区周围血管压力下降,增加病灶区的供血 加强吞噬细胞功能,促进细胞的

吸收和阻止梗死范围的扩大 降低颅内压和减轻脑水肿 提高神经组织对缺氧的

耐受性,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促进侧支循环的开放和毛细血管网增加 故本

实验研究就是观察用活血化瘀汤对脑缺血大鼠抗心磷脂抗体含量的影响 

     4.2.1 活血化瘀汤组方

4.2.1.1方义   

该汤构成为水蛭 鸡血藤 红花 川芎 其中水蛭为君药 其能破血逐瘀消

徵 配伍鸡血藤 红花 川芎活血化瘀 通畅血脉之功 红花配川芎 辛散温通

之性更强 即能破血 又可行气 善治血瘀 药简专攻 故自命其为活血化瘀汤 

- 19 –

4.2.1.2方中各药古今分析

4.2.1.2.1 水蛭

水蛭源于 本经 曰 逐惡血瘀血月 閉 破血癥積聚無子 利水道 别

录 墮胎 药性 治女子月 閉 欲成血勞 寇宗奭 治折傷墜撲 蓄

血有功 本草衍义 治傷折 其性味归经 咸 苦 平 有小毒 归肝经

成無己曰 走血 苦勝血 水蛭之 苦 以除畜血 乃肝經血分藥 故能通

肝經聚血 本品苦降开泄 味咸入血 善破血分瘀滞而消癥 为作用强烈的破

血逐瘀药 主治血瘀重症 其功擅破血逐瘀 其力峻效宏 常应用于癥瘕积聚

血瘀经闭及跌打损伤等 

实验研究 新鲜水蛭唾液腺中含水蛭素 过热及稀盐酸易破坏 还含肝素

抗血栓素 蛋白质等 水蛭素能阻止凝血酶对纤维蛋白原之作用 阻碍血液凝固

20mg水蛭素可阻止 100g 人血的凝固 对细菌内毒素引起的大鼠血栓形成有预防

作用 并能减少大鼠的死亡率 所含肝素也有抗凝血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 有抗凝血作用 通过水蛭素与凝血酶结合 形成一种极其

稳定的非共价复合物 使凝血酶失活而抑制血液凝固的过程 抗血栓作用及对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诱导血管内血栓形成虽有各种因素,但根本的过程

是凝血酶诱发的血液凝固 水蛭提取物能延长正常小鼠凝血时间及出血时间,减

轻静脉血栓的湿重和干重,延长大鼠颈总动脉血栓形成时间,减轻大鼠血小板血

栓湿重,具有强大的抗凝血作用

(40)

水蛭素对由 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非常明

显的抑制作用 其提取物能明显降低全血比粘度 缩短红细胞的电泳时间 水蛭

粉对动物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细胞保护作用 其提供细胞代谢必需的多种氨

基酸及微量元素,清除自由基,多靶点作用减轻缺血再灌注脑损伤 目前认为,由

自由基所造成的脂质过氧化是缺血性脑组织损伤的重要发病机制 刺激血管内

皮细胞释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激活纤维蛋白溶酶,促进纤维蛋白降

解,加速血栓溶解 血浆中 t-PA的合成和释放在血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

作用 t-PA是启动纤溶系统的重要因子,对维持血管内血流的通畅起很重要的作

用,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能够特异地抑制 t-PA的活性 在脑血栓形成

时,血浆 PAI活性明显升高 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并促进微血管

生成,可有效地改善缺血边缘区血液循环,加速缺血组织的功能恢复 VEGF 是一

- 20 –

种高度特异的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原和血管源性因子, 可特异性地作用于血管

内皮细胞, 诱导内皮细胞增殖及毛细血管瓣生成, 促进新生血管生成 有研究发

现,VEGF 表达与组织中新生血管的密度密切相关,而微血管增生的范围与程度直

接关系到缺血边缘区血流的改善,与脑梗死的预后密切相关

(41)

   目前临床应用水蛭多用于 脑血管疾病 如脑出血 脑血栓 高脂血症 血

栓性静脉炎 肝硬化等 

4.2.1.2.2 鸡血藤 

鸡血藤源于 本草綱目拾遗 其藤最活血 暖腰膝已风痰 藤胶 壮筋

骨 已 痛 和酒服 治老人气血虛弱 手足 木癱 等症 饮片新参

去瘀血 生新血 流利經脈 治暑痧 風血痹症 中药大辞典 言 活血舒

筋 治腰膝酸软 麻木瘫痪 为强壮性之补血药 现代实用中药 为强壮性

之补血药 适用于贫血性之神经麻痹症 如肢体及腰膝酸痛 麻木不仁等 又用

于妇女月 经不调 月 经闭止等 有活血镇痛之效 其性味归经 苦 甘 温 归

肝 肾经 药性说明 鸡血藤苦泄温通 味甘能补 故既能活血 又能补血 以

活血力为胜 具有活血而不伤新血 补血而不留瘀血之特点 对妇科月 经不调

痛经 经闭之证 无论血虚 血瘀均宜 血虚兼瘀滞者尤为适宜 又能舒筋活络

用治风湿痹痛 手足麻木等证 功效 行血补血 调经 舒筋活络 

实验研究 本品含鸡血藤醇 铁质 菜油甾醇 豆甾醇及谷甾醇 密花豆及

山鸡血藤煎剂对实验性贫血的家兔均有补血作用 密花豆的作用强于山鸡血藤

有抗炎作用 小剂量能增强子宫节律性收缩 较大剂量收缩显著 已孕子宫较未

孕子宫敏感 山鸡血藤煎剂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 鸡血藤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其提取物有抗凝和促凝 抗纤

溶和促纤溶作用 王秀华

(42) 实验结果表明鸡血藤具有明显的抑制血小板聚集性作

用 可显著降低血栓湿重 说明鸡血藤具有显著抗血栓形成作用 对代谢系统

的影响 调脂作用 使 HDL -C降低 HDL -C/ HDL 比值明显升高 对 HDL-C/TC

比值 LCAT活性有改善作用 此外还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以及对小鼠的肾脏

总磷代谢起促进作用 有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亦能延缓 AS形成 对免疫

系统的作用 其对异常免疫功能具有低调高和高调低的双向调节作用 对肝功

能的影响 鸡血藤水提取液能够抑制肝匀浆 MDA 的生成 抑制蛋白质的糖基化

- 21 –

作用

(43)

其它药理作用 还具有抗病毒 抗氧化 抗肿瘤作用 抑制蛋白酶

抗心率失常等 

临床应用 主治腰膝酸痛 麻木瘫痪 月 经不调 月 经过少 本品能养血活

血而舒筋活络 用于风湿痹痛及手足麻木 肢体瘫痪 血虚萎黄等 因 本品既

能活血 又能补血 对血瘀 血虚之证均适用 

4.2.1.2.3 红花

红花源于 新修本草 治口噤不語 血結 后諸疾 開寶本草

後血運口噤 腹內惡血不盡絞痛 胎死腹中 並酒煑服 亦主蟲毒 本草衍义

补遗 紅花 破留血 养血 多用则破血 少用養血 本草綱目 活血潤

燥 止痛 散腫 通經 本草述钩元 红蓝花 养血水煎 破血酒煮 性

味归经 辛 温 归心 肝经 药性说明 红花辛温行散 主入血分 散瘀行滞

活血调经 凡血分瘀滞所致诸证 均为常用 功效 活血通经 祛瘀止痛 

实验研究 本品含红花黄素 红花甙 红花素 红花醌甙及新红花甙 另

含红花油 主要为棕榈酸 硬脂酸 花生酸 油酸 亚油酸等 红花水提取物有

轻度兴奋心脏 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 红花对犬急性心肌缺血有减轻作用 并使

心率减慢 心电图 S-T段抬高的幅度显著下降 红花黄素对乌头碱所致心律失常

有一定对抗作用 对麻醉动物有不同程度的降压作用 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

纤溶作用 煎剂对各种动物 不论已孕及未孕子宫均有兴奋作用 甚至发生痉挛

对已孕子宫尤为明显 此外 红花油还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抗血栓形成和降血脂的作用 并使内

皮细胞增殖受到抑制 阻止内皮细胞过度增生 稳定血管内膜 从而防止动脉粥

样硬化 改善微循环作用 红花黄色素能使微循环血液速度加快 毛细血管网

开放数目增加 红细胞聚集程度明显减轻 抗脑缺血 脑水肿作用 动物实验

证明其对脑梗塞动物的脑组织有明显保护作用 何锐

(44) 等研究在证实以红花为主

要的活血汤(由红花 桃仁 丹参 赤芍组成)对实验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

护作用 减轻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反应 耐缺氧作用 其提取液

能明显延长常压和减压缺氧小鼠的生存时间 特别是能延长对急性缺血缺氧脑病

大鼠的生存时间 脑损害程度减轻 说明红花对脑缺血缺氧脑病有一定的保护作

用 

临床应用 用于血滞经闭 痛经 产后瘀滞腹痛等证 本品辛散温通 专入

- 22 –

血分 功能活血祛瘀通调血脉 常配桃仁 当归 川芎等相须而用 用于癥瘕积

聚 心腹瘀痛及跌打损伤 血脉闭塞紫肿疼痛等 本品能活血祛瘀消癥 通畅血

脉 消肿止痛 用于斑疹色暗 热郁血瘀者 取本品活血化斑之功 常配当归

紫草 大青叶等以活血凉血泄热解毒 如 麻科活人书 当归红花饮 近代有以

红花注射液肌注 治多形性红斑者 现代还应用于急慢性脑梗死 脑血栓 改善

冠心病心绞痛症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肾病 各种血管神经性病变 

4.2.1.2.4 川芎

川芎源于 本经 中風入腦頭痛 寒痹筋攣緩急 金 婦人血閉無子

本草纲目 芎藭 血中氣藥也 肝苦急 以辛補之 故血虛者宜之 辛以散

之 故氣鬱者宜之 左傳 言 麴 鞠窮禦濕 治河魚腹疾 予治濕瀉 每加

二味 其應如響也 血痢已通而痛不止者 乃陰虧氣鬱 藥中加芎為佐 氣行血

調 其病立止 此皆醫學妙旨 圓機之士 始可語之 本草汇言 芎藭

上行頭目 下調經水 中開鬱結 血中氣藥 嘗為 歸所使 非第治血有功 而

治氣亦神驗也 味辛性阳 氣善走竄爾無陰凝粘滯之態 雖入血分 又能去一

切風 調一切氣 性味归经 辛 温 归肝 胆 心包经 药性说明 本品辛

散温通 既能活血又能行气 为血中之气药 凡气滞血瘀诸痛 本品均为常用

此外 本品兼有祛风止痛之功 为治头痛要药 其功效 活血行气 祛风止痛 

实验研究 本品含挥发油 生物碱(如川芎嗪等) 酚性物质 如阿魏酸等

以及内脂素 维生素 A 叶酸 甾醇 蔗糖 脂肪油等 川芎嗪能抑制血管平滑

肌收缩 扩张冠状动脉 增加冠脉血流量 改善心肌缺氧状况及肠系膜微循环

并能降低心肌耗氧量 增加脑及肢体血流量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能降低血小板

表面活性 抑制血小板聚集 可预防血栓的形成 可使孕兔离体子宫收缩加强

大剂量则转为抑制 并可抑制小肠的收缩 水煎剂对动物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

并有降压作用 有抗维生素 E缺乏作用 阿魏酸对免疫系统有一定调整作用 可

提高 球蛋白及 T淋巴细胞 对 Co 60 射线及氮芥所形成的动物损伤有明显保

护作用 对宋内氏痢疾杆菌 大肠杆菌 及变形 绿脓 伤寒 副伤寒杆菌等有

抑制作用 

现代研究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抗血栓形成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川芎能

缩短血栓长度 减轻血栓的干重和湿重 川芎的这一作用同其他具有抗血栓形成

- 23 –

作用的中药配伍时更为明显 如川芎 红花等均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体外实

验证明 红花和川芍一样 既缩短血栓长度 又减轻血栓重量 且均较各单味药

为强 川芎嗪能提高血小板中 cAMP含量 对血栓烷 A2(TXA2)的活性和生物合成

有抑制作用 可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 抑制血小板聚集 且能使已聚集的血小板

解聚 电镜观察表明 冠心病人表面活性高的血小板--扩大型血小板含量显著超

过正常人 因而易于聚集 经川芎嗪治疗后 扩大型血小板减少 接近正常值

其血小板聚集数也见明显减少 并可见到 川芎嗪不仅抑制血小板聚集 且可使

已聚集的血小板解聚 体外实验以 ADP诱导血小板聚集  在加人川芎嗪后 血

小板聚集即受到明显抑制 川芎对血液凝固也有抑制作用 川芎总碱能明显延长

特异性血栓形成时间 后者为血小板血栓形成之后 纤维蛋白血栓形成开始所需

时间 对脑神经组织的保护作用 川芎嗪可通过血脑屏障 除了具有扩张脑血

管增加脑血流量 对微循环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还包括

(45) :

提高红细胞变形

能力,降低血液黏度 减少大鼠缺血脑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LPO)的生成,增加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从而减轻自由基

损伤 抑制 c-jun蛋白表达,下调脑缺血-再灌注时 c-fos的表达,上调 bcl-2

的表达,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能够抑制 Ca2+超载,川芎嗪阻断细胞 Ca2+内流,

解除血管的痉挛,减少神经元中毒死亡,阻断自由基引起的细胞破坏 脑缺血再

灌注时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升高,川芎嗪可抑制 IL-8的合成和释放,从而阻

断 IL-8与炎症反应及氧自由基之间的恶性循环及连锁反应 加速缺血神经细

胞HSP70基因在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表达,进而使HSP70合成增多,使神经细胞对缺

血产生耐受,从而起到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临床应用 用于血瘀气滞的痛证 本品辛散温通 既能活血 又能行气 为

血中气药 能 下调经水 中开郁结 治妇女月 经不调 经闭 痛经 产

后瘀滞腹痛等 为妇科活血调经之要药 常配当归 桃仁 香附等同用 近代以

川芎及川芎为主的复方治冠心病心绞痛 有较好疗效 此外 伤科之跌扑损伤

外科之疮疡痈肿 亦可用之 用于头痛 风湿痹痛 本品辛温升散 能 上行头

目 祛风止痛 治头痛 无论风寒 风热 风湿 血虚 血瘀 均可随证配伍

用之 前人有 头痛不离川芎 之说 治风湿痹证 肢体疼痛麻木 本品能 旁

通络脉 祛风活血止痛 常配独活 桂枝 防风等祛风湿通络药同用 现代还用

- 24 –

治高血压 脑动脉硬化 脑供血不足 缺血性脑血管病 半身不遂 面瘫等均收

到良好疗效 

基于综上四味药物的药用功效以及药理分析研究 故采用该四味中药作为治

疗方剂 并取名为活血化瘀汤 该四味中药的功效均以活血为主 附以逐瘀 行

气 舒筋通络等 且各药对抗血栓形成均有各自的特点 故配以合用治疗脑缺血

大鼠 ACA的研究 着为恰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