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洞察!有一种外地茶在四川成都火爆非常!展会前都排起长队!

 祥雲山人杨克昌 2019-11-21

导语

在此前的节目中,《洞察》关注过安化黑茶的崛起,福鼎白茶的复兴,云南普洱的打造,以及湖南红茶的发力,目光涉及湖南、福建、云南等产茶省份,今天《洞察》的足迹将要踏入的,是一个我们鲜有报道的四川省。

10月31号到11月3号2019成都国际茶博会在成都开展,作为产茶大省,同时也是消费大省,四川本地茶和外地茶,都在茶博会上有亮相,那在茶博会上预示了四川茶哪些发展趋势,又有什么样的茶叶消费变化,外地茶在四川的市场究竟是什么样的,又是哪一种茶开始以逆袭的状态在四川突破,一起走进今天的《洞察》,从成都茶博看川茶市场。

 川茶不多的成都展

10月31号,由四川省经信厅,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省商务厅,四川省工商联支持的,2019中国成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成都世纪城会展中心正式开幕。当记者走进茶博会后发现,整个展馆面积在全国各类茶展中,规模并不算突出,但展出的茶类应有尽有,品牌相对丰富,并且茶类品牌中四川当地的品牌,反而较外地茶类品牌还要少。

流量霸主:安化黑茶

(放心,这不是安化黑茶的广告)

记者在茶展进门处就发现有一个展位,竟然罕见地吸引了茶友排了五六米的队,可以说是茶展中的流量霸主,而其主营的却是安化黑茶,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四川茶友,对湖南茶情有独钟呢。

现场茶友:这个厉害有技巧,向下,对,就要向下,一下子撬了一两下来!

展会工作人员:只要扫入进来的都可以,我们这个是千两茶。

原来这家参展商将一根安化千两茶,拿到了展会,茶友只要扫描主办方微信,就能获得一分钟内撬千两茶的机会,撬多少免费拿走多少,众多的参与者,让它成为成都茶博会上最有热度的展位。

现场茶友:我觉得我们学生或者老年人,都会喜欢的这种活动。

茶频道记者:刚才撬了多少啊?

现场茶友:还是比较多,我们六个人撬了应该有一斤左右,非常地激烈,我觉得非常开心,我们得到很多的战利品。

而组织这场黑茶参展的参展商,则是个地地道道的四川人。袁雪钧,自称好茶搬运工,自2006年起开始从事茶叶销售,曾经的主营业务为峨眉雪芽、竹叶青、花茶等四川当地茶,到2016年他已经开了21家店,成为峨眉雪芽颇具分量的经销商。近两年,袁雪钧发现四川茶友的茶叶消费趋势,开始发生变化了。

四川人喝茶口味变了!

四川茶商袁雪钧:我们这边四川的饮茶习惯就是喝绿茶、花茶为主,但是通过这么多年来,其他茶类到我们四川来了以后,因为我们是做专卖的,我们要满足大众的需求,你有些时候有绿茶、有花茶,但是客人有需要,他们过来以后到我们店里面喝茶,聊天的时候,他们也有需求,黑茶白茶之类的。所以说逐步我们转换成客户需求什么,我们肯定要添置什么,慢慢地就是说往这边这个方向发展的,原来只是做绿茶,慢慢地我们说添置什么黑茶白茶红茶,之类的产品来确保我们就是,各个茶叶店能盈利。

袁雪钧讲自己在2014年以前,对外地茶进入四川市场,甚至还具有抵触感,能做出多品类发展的选择,他更多地是出于对消费市场的考虑。

四川茶商:曾经一度抵触外地茶

四川茶商袁雪钧:前几年的话就是在这方面是真的排斥很大的,像我们在做的时候,甚至有同行他过来一下,就在说袁总,你怎么在卖黑茶、卖白茶,好卖吗?还有客人的话,就是像我们四川这边成都这边的人,他第一次来,你们这个黑茶,白茶没见过,然后的话问是怎么回事,他逐步在我们引导之下,就说逐步改为(喝其他茶),黑茶的功效,或者其他茶类的功效,我们也给他介绍,就说我们春夏季喝下我们四川的茶,对吧,然后秋冬季可以喝一下黑茶白茶之类的,逐步大家饮茶习惯还是在转变。

眼前的茶友是袁雪钧的客户,虽然是外地人,但到成都也已经有12年,以前喝绿茶的他在2015年,接触到黑茶后便爱不释口,据他说身边像他一样,由喝绿茶改喝黑茶的茶友,确实越来越多。

四川茶友贺政:(以前)四川人喝外地茶的不多,大部分都是喝四川本地的茶,最近这两年(喝外地茶的)很多了,从2015年开始就接触到了安化黑茶,然后至今一直都在喝安化黑茶。

四川茶友周明峨:我在成都这块儿看了一下,安化这几年的茶企,一开始我也不对安化的茶企了解,曾经我当时我也在安化,很多时候我去看了一下,其实来说我们现在安化茶,最主要这几年推广这块,政府这块推广还是非常不错的。

四川茶商袁雪钧:其实我在做黑茶的时候,原来没做,到做是一个过程,当时只是传统的做绿茶,真正的我接触安化黑茶是这两年,前几年的话,也有很多人到我们店里面,就说他们安化黑茶或者普洱厂家的,到我们店里面来拜访,叫我们跟他合作,但是我们有一个抵触感,特别在2014年以前,(外地茶品牌)基本上来的话,我说我不做,我是做绿茶专卖的,花茶专卖的,我都不做,但是后面的话由于,他们这些黑茶厂家一次来两次来,我感觉到黑茶应该有它的市场,有它的卖点,是这样的,逐步我们就转来认识黑茶的。

黑茶消费的崛起:健康功效的发掘

对于黑茶在四川的兴起,袁雪钧认为,出于健康考虑,是茶友们我们做出选择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黑茶帮助人体降三高等,对人体代谢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多地被人们了解,尝试和接受,这也让黑茶在四川打开市场更为简单,袁雪钧表示,自己也是常年喝黑茶的受益者,常年喝酒应酬的他,感受到喝黑茶后身体血脂的降低,才让他对代理黑茶销售有了信心,讲到兴致处,他甚至还给记者展示了自己给黑茶写的一首诗。

《安化黑茶颂》

湖南黑茶千百家,

资江流域经安化。

小淹地区多神奇,

茶香入川蜀人夸。

袁雪钧告诉记者,他观察到此次茶博会上,黑茶企业较往年更多,除了安化黑茶,茯茶 藏茶 普洱茶都有参展,这些参展黑茶企业,对四川茶叶消费市场变化的看法,是否和袁雪钧感受到的一致?

各地黑茶品牌:相中川茶市场了!

陕西茶商樊鹏征:今年秋季茶博会我们是第二次来参加了,然后春季参加过一次,是陕西茯茶第一次在四川这边亮相,通过第一次参加,我们感觉四川的接受包容度是比较高的,我觉得这个市场是有的,而且前期咱们湖南安化,包括四川本地的雅安这边本地藏茶,有一定的黑茶市场,所以我们陕西现在政府这边,现在正在开拓市场,这个市场可能需要一个培育过程,但我们还是比较看好的,因为四川的人喝茶的习惯是比较好的,大家都已经有喝茶的习惯,只是他在接受度上,可能需要一个时间的沉淀。

藏茶茶企负责人施刘刚:在成都的话消费者是非常包容的,并且具备着高超的茶叶的鉴赏能力,那么对于健康的优质的茶叶产品,那么他们是很热衷和追捧的,包括我们的普洱,白茶以及是小众的黄茶,我们的黑茶、红茶,还有福建的青茶铁观音,那么你看见都有非常大的市场份额,然后都有各自的圈层。

四川茶商吴丽华:在我们成都,从2012年应该是普洱茶,在我们整个成都的话,占的份额就比较直线往上升,好多人也觉得对云南普洱茶的了解,更多一点,从我们的茶叶店收集的信息,大家对普洱茶好像就认知度比较高,所以说我个人就选择七彩云南这个品牌。

四川本地茶的突围:走出去!

在采访中我们看到外地的茶品牌,对四川消费市场表现出了积极乐观的态度,而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作为茶叶销区的四川省,同时也是产茶大省,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2019年3月发布的,2018年中国茶叶产销形势分析报告称,2018年四川省茶园面积达545.1万亩,位列全国第三,同时四川省也是名茶荟萃,峨眉雪芽 竹叶青等茶品占有巨大的市场份额,此时我们就会有一个疑问了,在外地茶开始进军四川市场的同时,四川本地茶是否会受到影响呢?

杨光军,峨眉雪芽茶业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长期接触一线销售的他,近两年也感受到外地茶与四川本地茶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以经营绿茶为主的峨眉雪芽,开始布局在四川省外的销售网络,走出去成为四川绿茶的重要战略。

四川茶商杨光军:因为公司总部也在感受到这几年市场不稳定,要求我们茶叶公司,在不断地向就是省外市场,开发一些新渠道,以前峨眉雪芽在四川的销售网点,占比应该是在90%,那么通过这几年我们公司在不断地,向省外市场拓展,那么我们现在基本上整个,峨眉雪芽的销售量省外市场占比,应该达到40%左右。

成都茶博会:春季看本地,秋季看外地

虽然在谋求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但是此次茶博会上记者却发现,像峨眉雪芽一样参展的四川绿茶企业并不多,难道他们已经开始将主要精力放在四川省外,对四川省内的市场不再看重了吗,经过咨询展会主办方记者了解到,情况并不是这样。

据成都茶博会组委会工作人员介绍,成都茶博会有春季和秋季两场,上半年举行的春季茶博会,是省内绿茶企业的主场,因为各地茶商在此时开始收春茶,参展的本地绿茶企业也居多,而10月底举行的秋季茶博会,则是外地茶尤其发酵类茶是主力,参展的本地绿茶就较少,而并非对四川省内市场不看重。这些年在全国各大展会上,四川绿茶的身影也越发频繁,竹叶青、峨眉雪芽、天府龙芽等头部四川绿茶品牌,正在形成全国性品牌,而在四川绿茶品牌走出去的同时,四川省内的黑茶品牌,也正在顺应市场趋势崛起,参与到省内与全国茶叶的竞争中,在茶博会现场门口,记者就看到了一家四川藏茶企业。

藏茶茶企负责人施刘刚:我们在三年前金花藏茶,开始在成都市场,做相应的品牌推广和产品营销,那么近三年以来,金花藏茶的发展速度比较快。

面对四川茶与外地茶的外部竞争,四川当地的茶商茶企又是如何看待的呢,他们会排斥外地茶吗?

四川茶商:四川茶市欢迎你!

四川茶商袁雪钧:整个市场的话就是很包容,就是说是首先我们自己要包容,不管我们开茶叶店的,做茶的,我们客户需要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跟着形势走,就是说从一种茶两种茶,到全茶类我们都要做才行,不然的话就是我们就会被茶界淘汰。

藏茶茶企负责人施刘刚:对于茶饮来讲,那么它的口感各有各的不同,而无论哪一种口感,在东方人或者西方人,不要讲四川了,那么只要是好喝的,那么都能得到人们的认可,那么无论是黑茶也好,还是绿茶也罢,这当中都有优质的产品,优质的品牌,那么他们都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川茶出川

外茶入蜀多品类茶竞争格局形成

对于目前四川省内,茶的生产端和消费端变化,四川省茶叶协会行业会长,成都龙和茶城董事长覃中显的总结,也印证了记者的观察。

四川省茶叶协会行业会长覃中显:我们四川是产茶的大省,主要以绿茶为主,我们在以前大家都注重种植加工,这一板块,通过这么几年,我们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打造我们金字招牌,擦亮金字招牌,然后对于我们千亿茶产业的打造,非常重视,这几年对我们四川茶的省外销售,这边也非常的努力,我们协会也要结合我们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不断组织我们的茶叶企业,到其他省乃至全球推广。

四川省茶叶协会行业会长覃中显:四川是主产区,但是在我们成都也是销区,我们四川对此也是认同的,我们自己的产品和我们其他省的茶,我们都会融合在一起,茶本身都是一家人,所以说为我们消费者,提供更全面更齐全的六大茶系,让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促进我们茶产业的发展。

四川省茶叶协会行业会长覃中显:外来的茶,现在我们的普洱茶,黑茶现在也在逐步地增大我们消费,此外还有我们红茶乌龙茶这一块,都不断地在增加,我们绿茶类走出去,其他茶类也不断进来互相互动。

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

      曾经以四川绿茶为主体的四川茶叶市场,目前已经开始面对着,更为多元的竞争格局,这样的转变既是改革开放40余年的产物,更是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增高的真实写照,面对这样的竞争,川茶选择不固守,走出去打开市场已经成效显着,而面对外地茶,当地人没有选择排斥,而是选择接受、容纳、改变,体现了蓉城的包容,体现着茶叶消费市场,贴合消费者,不断做出调整的市场敏感度,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进入四川的省外品牌,也应该注意,在原有蛋糕中切分蛋糕不是最佳方式,当务之急不是让原来喝绿茶的消费者,改喝其他茶,而是让更多不喝茶的消费者开始喝茶,想办法扩增饮茶人群,只有蛋糕做大,市场才更有活力,产业才更繁荣。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