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最美的日子在江南水乡寂静流淌

 昵称45109175 2019-11-26


自古以来,江南一直是天下文人墨客笔下的美景胜地,诗人白居易为之倾心写下名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宋代词人柳永为之留步,“一叶扁舟轻帆卷,暂泊楚江南岸。”苏轼一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让许多人对西湖充满向往。

未曾到过江南时,总觉得江南人家不过是生活在古诗词里,而今领略了江南风光,才知道这里果真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难怪自古那些文人雅士但凡经过江南,必将为其迷恋并驻足停留于此。

走进江南,就好像走进了一幅山水萦绕的水墨画中,恍惚之间,犹如人在景中走,身在画中游。是呢,江南很美,可如果你要问江南美在哪里?却又让人说不清楚。也许,江南的美,在水乡温情的秀色里,在鸟语花香的俏枝头,在亘古柔情的飘零里,在似水流年的光阴里。游历在江南,即使不是诗人,也会诗意在心间轻舞飞扬。

不知是这一方水土造就了江南文杰,还是江南文杰的灵韵滋润了这一方水土,从古时的苏轼、白居易,到近代的徐志摩、郁达夫等等,许多文豪出自江南,而且江南自古出才女。


有诗吟道:“自古才女数江南,怀抱琵琶笑容灿。芙蓉出水清脱俗,大雨幽燕落玉盘”,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江南才女不仅拥有着倾国倾城的容貌,才华更是让人敬慕和欣赏。

女词人李清照是婉约词派代表,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善于用心灵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移情于物,借物明志,著作中无不渗透自己的心情,感情真挚,诗味隽永。还有苏坦妹、柳如是,董小宛,秦淮八艳等等,许多才情出众的江南女子,一时数不尽。

江南,实在太容易出才子佳人了,只不过,如今关于他与她的故事,早已飘过时光的指尖,成为不朽的传奇。而他们的经典佳作,也都被视为历史文化瑰宝,流芳千古。

其实,读书中的江南,跟亲身来到江南是截然不同的感觉,身处在江南,你会深深地感受到,这里的人文艺术气息非常浓郁,还会真切地了解,江南的妩媚姿色,不光撩拨了文人情怀,还撩动了画家的心弦。


浙江美术馆看到吕吉人作品中的江南水乡,所绘之处无不体现出水韵江南,他水墨中的江南古镇,木船幽幽,绿影婆娑。波光粼粼的水巷,婉约而清丽,小石桥倾斜在清澈的水面上,或优雅、或别致、或玲珑、或飘逸,以及青砖黛瓦的古房倒影,不光映衬出水的温婉,而且展现出一种时光流转的和谐与宁静。

李延辉笔下的《梦里江南水乡》,更是别具风情,在他的油画作品中,江南女子似凌波仙子般清丽而脱俗,与古镇风韵融合一起鲜活而生动。还有陈逸飞的油画作品,背后都蕴含着浓得化不开的江南情愫,尤其他以故乡周庄“双桥”为题材,创作了一幅名为《故乡的回忆》的油画,在华盛顿科克伦艺术博物馆举办画展时,被美国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青睐,并在1985年被联合国邮局选为首日封。从此,周庄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在陈逸飞的油画中,蓝天、绿树、石桥,和临水而建的古朴老房相互映衬,自然和谐地与水上拱桥、水中倒影,连接起来恰好成了一轮圆月,不仅构成了梦里水乡,花好月圆的温馨画面,还充分表现了作者怀乡恋土的别样情怀。

艺术来源于生活,不管是作家还是画家,他们的创作灵感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抛开文学作品与画家的经典佳作,现实中的江南是一种真实美。如果你走进乌镇、月河、西塘,或是同里、木渎,和湖州的南浔等古镇,亦会有种走进画家笔下的水墨江南,只不过是现实版。


就拿乌镇来说,她是江南水乡典型的代表,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美称,完整保存了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置身于乌镇,就像在古画中穿梭,目光所及皆是小桥流水、乌篷船、青石小巷和被岁月洗涤过的斑驳墙壁,以及造型独特的古朴建筑。许多原生态的江南风情,缓步于此,恍若隔世。

尤其你正漫不经心地走在古朴幽深的巷子里,迎面突然走来一位身着汉服的女子,撑一把油纸伞,从身边翩跹而过,刹那把人带入一种交错时空里。这般穿越的场景,给人如梦、似幻。

游览古镇,最美的感觉就在这绵延的深巷里,一条条错综复杂的巷道,总让人迷路,也总给人带来惊喜。就在你觉得前方已是尽头,一转弯,就又是一条更深更长更加幽静的深巷,最终脚走累了,她依然乐此不彼,让人深深体会到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妙。


巷子是江南古镇独有的景致,逛古巷能真正品味出古镇的美,这里沉淀着江南的历史,江南的文化,江南的风俗。隐匿的风景,隐匿的韵味,隐匿的秀美,都藏在这条条古老的深巷里。

迥异于城市的街道,朴实寂静的古巷显得无比温婉,她没有炎炎夏日的炽热,有的是沁心的清凉,和颇具禅意的清净。漫步其间,世俗的功名利禄,红尘烦恼顷刻间化为乌有,心也随着巷子的幽深变得愈加沉静,不知不觉间,觅得一份身在“桃源”的惬意。

纵横交错的卵石巷道或长或短,或宽或窄,不管从哪条巷子走出,都能通往古镇的商业街。在这条古街,依然能呈现出乌镇当初的繁华与喧嚣,那些随处可见的民俗风情,也是江南人家的一个缩影。


古老的蜡染坊,院子里悬挂着一条条素雅的印花蓝布,手感轻柔、飘逸。酒坊里堆积如山的坛子,酿酒的大锅酒香四溢。美食作坊里摆满了诱人的食品,什么枣泥麻饼、粘糕、马蹄酥饼、西湖藕粉、嘉兴粽子等等当地特产,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还有那些惟妙惟肖的手工艺品,丝绸笔记本、真丝扇子、油纸伞、木头雕成的茶具、景德镇陶瓷等,都做工精致令人爱不释手,不得不让人叹服江南人的心灵手巧。

这些藏在街头巷尾的地道美食和手工作坊,正是江南人家的生活写照,比起清新秀丽的小桥流水和曲径通幽的深巷,古镇老街的市井生活是一种众生之美,不仅让外来游客欣赏到了江南本色,还让当地人不忘乡愁。


夜晚的乌镇,又是一番别致的江南水乡的景象。悠悠河水,历经千年沧桑,依然静默地流淌着。婉约清丽的小桥,桥下是潋滟的碧波,岸边低垂的杨柳,依水而立的水阁木楼,以及古老的戏台和深宅大院。这里的每一景每一物,都散发着古镇的意蕴悠远,同时展现了江南人家的闲适生活与怡然。

站在小石桥上俯瞰,树影、人影、船影、桥影和水阁晃动在水波里,给水中倒影增添了几分动感。而水色被那斑斓灯光映射,营造出一种迷人风情,衬得夜色下的乌镇如梦一般迷离。


有人说,江南美,美在江南的水。的确如此,水是江南的灵气,也是江南古镇的灵韵所在,正是因为有了水,使得乌镇多出一份灵动、一份清丽、一份安逸。

不知从何方飘来古琴声声,与桥下潺潺的流水声糅合一起,动人心弦。此情此景,不由得让人联想起白居易的《琵琶行》: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月色弥漫的乌镇,充溢着宁静与深邃,静心感受这一切,那么美好,那么悠然,那么从容。身处其中,时间就像江南的水,细碎间缓缓流逝。
关联阅读

行走丨这秋色

行走丨遇见林城

行走丨希拉穆仁草原

诗会丨钱塘世纪大酒店

诗会丨为楠溪江抒怀写意

行走丨关于清镇的几首歌谣

行走丨一路向西,去拉萨

行走丨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笔会丨我乘慢船去塘栖

虚构丨初恋似流水

行走丨春恋下各

行走丨扑蝴蝶

行走丨藏匿

旅途上的故事,请告诉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