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沙的古建筑-4 南门口 城南路

 青松he 2019-11-21
三年出一个秀才,十年不一定出一个江湖,长沙南门口就是一个“江湖”,逾越百年的历史,成为长沙的一张重要名片。有称是明朝所建城墙的南门所在,故为“南门口”;现位于长沙市天心阁南边约200米处、长沙市城南路与黄兴路的交叉路口。
南门口的地名历史已然逾越百年。在晚清、民国时期,这里就人流汹涌、车水马龙,是商贾云集的地方;在这里,曾经诞生过“黄春和米粉店”、“周记结麻花”、“雷同茂瓦货店”、“德园包子铺”等诸多“老字号”店。 
长沙南门口城南路一景  2016.11摄

1925年10月7日的长沙《大公报》上,曾这样描述南门口:
长沙新市场就是沧桑后底南门……东登天心阁可以浏览长沙之四面云山,万家灯火,自然也可以望到长沙南门的新市场……长沙之南门不见称于世之贵人,殊为这市场惜。南门口新市场,行旅便利,黄黑包车,往来如织,还有铁路铁车,可以运土,具备新世纪之交通……市场以古董珠宝店为多,逼列马路两旁,十七世纪之衣裳,十五六世纪之铁钉琉璃瓶等,罗列纵横,灿然皆备;油炸豆腐铺,烟雾冲天,香闻数里,为兜揽顾客之大王……说书场,常围聚数百人,欲求一插针地亦良不易得;天津野梨每个均有黑色记号,成堆拍卖,人争啖之,闻说其味殊美,又说早晨更为热闹,菜佣咸多来此赶市,“插右”、“搬梢”之声,昼夜不绝……市中往来人物,率多来自桃源洞,皆秦汉以上人,仿伏羲遗制,衣服仅足蔽体,不染近世奢华习气,但思想甚新,高倡平民主义,大谈实行共产之期,不出一世纪矣……市中无行政官署,只有土产阿三,酷似无政府国家,币制以铜币为本位,故生活甚低云……南门口市场中尤多唱歌队,绿衣红帽,无事时,则休息于电线之阳,游客至,群起唱歌欢迎,客去则送黑斑数点于衣襟之上,以作纪念,此为新市场之特别情形,以是游人特多。
1929年底,长沙开始大规模的市场建设,南门口新建模范菜场,更是引起长沙市民的围观。1930年,南门口菜场得到全国舆论的好评,南门口的声誉可谓达到极点

长沙南门口城南路一景  2016.11摄

       南门口有很多小吃,是长沙的一大特色地区之一;步行街两端的一端就是南门口,另一端就是司门口,一般坐车去步行街站名便是南门口。百年来,著名的长郡中学一直坐落于此。南门口的地名历史已然逾越百年,有著名的四娭毑臭豆腐,老店名气大,有点英雄末路的感觉,味道一般价格太贵。南门口还有个传统糖油粑粑,味道不错。

长沙南门口一景  南门口有很多小吃 2016.11摄
 
 长沙南门口一景  南门口有很多小吃 2016.11摄

 长沙南门口城南路一景  2016.11摄

 
 长沙南门口城南路一景  2016.11摄
 长沙南门口城南路一景  2016.11摄
 长沙南门口城南路一景  2016.11摄
 长沙南门口城南路一景  2016.11摄
 长沙南门口城南路一景  2016.11摄
 长沙南门口城南路一景  2016.11摄
 长沙南门口城南路一景  2016.11摄
 长沙南门口城南路一景  2016.11摄

 长沙城南路一景 在城南路老歺馆 2016.11摄
 长沙城南路一景 在城南路老歺馆 2016.11摄


 长沙城南路一景 在城南路老歺馆 2016.11摄

                           2019.11.2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