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罗连续4次踢中横梁,这是真实表演还是电脑特效?|巴西|巴塞罗那|罗纳尔迪尼奥|懂球帝

 Loading69 2019-11-21

提到小罗,人们想到的是那个在足球场上无所不能的足球精灵,他在绿荫场上一次次的神奇表演,令人记忆深刻。除此之外,围绕这个巴西人的最大话题就是那次连续4次击中横梁的表演。这究竟是小罗的运动能力已超越地球人的极限?还是NIKE公司一次成功广告的完美营销?现在就来探究答案!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4次横梁引发的轰动

2005年的11月,一段足球视频引发了世界的关注和轰动。罗纳尔迪尼奥(小罗)在训练场连续颠球后,在门前凌空抽射,球击中横梁后反弹,小罗轻松卸球,随后颠球后再射,球再中横梁,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同样的动作他又连续做了2次,总计做了4次。这个过程中,皮球始终没有落地。

这段视频有多火爆,经历的人绝对记忆犹新。这是首个在youtube上浏览量超过百万的视频,而为此争论球迷,甚至分成两派,各自引用论据激烈辩论。

完全还原,哪些细节你忽略了?

还原4次横梁的前后过程,对于研究真相有关键作用。

第一次射门时,小罗从左侧禁区线上,一路带球到大禁区前,右脚凌空射门,球击中横梁上方弹回到其射门位置。

第二次射门时,小罗站在第一次射门相同的位置,再凌空抽射,球依然击中横梁上方,与第一次的位置极为相近,球反弹到比第一球稍远,但也绝对不超过一米。

再来看第三次射门,小罗依然右脚凌空抽射,球还是击中此前两次横梁不远的位置,依然弹回原地,这次他左腿卸球,稍稍有点大,随后立即将球控制在自己可控范围内。

第四次射门,与前三次不同的是位置,这次小罗是在禁区内,但抽射的脚法、力度和射中球的位置,都极为相似,随后球还是反弹到小罗所站的位置,他轻松卸球、点球,完成神迹。

两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

1.射门前,小罗接到了NIKE公司为其打造的全新球靴

2.表演时,距离不远处有大量队友,但几乎没有一个人关注小罗的情况

这段视频之所以能让外界震惊,当然是小罗神奇的脚法,他的脚已经成了对球控制的遥控器,说踢到那里就能到那里,不少媒体惊呼,这简直就不是地球人。

令外界产生怀疑的不是小罗的能力,而是这段视频的真实性。为何他每次射门击中的部位都一样?要知道,准确踢中横梁的某一个部位,比将球打进有守门员在球门,可能还要难上十倍,更何况他是4次连续击中同一部位?

真相如何?小罗本人也说不清楚

关于这段视频的真假,最有发言权的当然是小罗和耐克公司。可是听完双方对于这件事的表态后,事情的真相反而更加扑朔迷离。

最早做出回应的是小罗,在这个视频火爆传播后,不到一个星期,代表巴西参加与阿联酋的热身赛前,面对记者不断的提问及质疑。小罗是这样说的:“这当然是真的,工作人员当时就在现场,他们现场用摄像机记录下了这一切,没有特殊处理。”

看到记者疑惑的神情,小罗继续侃侃而谈:“那个动作我早就会做,有时训练结束后,我就连踢横梁,让自己开心起来,只不过这次被拍下来了;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但我只是想展示自己的新鞋,这段视频不是正式广告,本来只是有人网上放着玩,我没想到大家有这么大的反应。”

在小罗亲承真相后,一名“耐克高管”在网上表示,视频当然是假的,这只是广告特效。但这则消息没有传播多久,就有网友发现,这名所谓的“耐克高管”是个赝品,只为说出点奇葩言论,博取关注。

此事一年后,巴西的一份小报揭露真相,他们透露耐克公司在巴西的负责人承认了,该视频是电脑编辑的。可这份报道前后矛盾,他们先是说,小罗广告中完成了2次射门击中横梁,但后2次是由工作人员将球抛给他后,完成射门的。该报道还说,小罗拒不承认是广告,是签了高额的保密合同。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合同要求保密,媒体咋知道的?

时间来到2008年7月,小罗来到上海参加活动,他与60名小球员互动。在上海热线的一篇报道中称,因为现场出现了几次失误,当场的主持人黄健翔用4次横梁事件调侃小罗,结果世界足球先生苦笑着承认:那个广告的情节不是真的,通过后期制作完成的。

有意思的是,在同一事件的不同媒体报道中,真相却有所出入。这篇上海《青年报》的报道中,称小罗只是笑笑,并没有张嘴亲口承认视频是假的。

此后关于这一事件的真相逐渐沉寂下来,2016年接受央视体育频道采访时,媒体问他,4次横梁视频是否是真的。结果小罗的回答令人惊叹:给我钱,我再给你表演一次!

2018年3月,小罗宣布退役不久,接受《442》杂志采访时,他严肃的否认4次踢中横梁是广告剪切。他说:“当然是我做到的!我每周末都会在家里的球场内这么踢!”

这么来看,小罗在接受有证可寻的媒体采访中,口风基本一致,绝对是真的。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孰真孰假?没人敢给出准确答案

关于小罗4中横梁的视频,业内球员进行了广泛争论。其中自然分成两个阵营,一方认为这是真的,因为踢球的人是小罗,他拥有地球上最有魔力的双脚。另一方则认为,即使是小罗也不可能完成,这只是电脑的功劳。

仔细分析会发现,发表言论的人群,有两个显著特征。

持认同意见的,多为不知名球员,他们对小罗有一种天生的崇拜,似乎他做出什么动作,都是可以的,因为他是天才。

持相反意见的,则多是大牌球员,他们常常以自己亲身的经历,来告诉外界,这是绝不可能的。现在就来看看,这些球员是怎么说的。

齐达内:这太困难了,因为你不可能如此精确地控制皮球反弹的角度,反正我做不到。

吉拉迪诺:连续踢中横梁不是问题,我看过很多大牌球员做过这类的射门,但皮球始终不落地,这难以理解,连反弹的位置都一样,这不可思议。

德贾明哈:我是小罗的球迷,但是这太不可思议了,这太夸张了,我认为这是假的。

伊布:罗纳尔迪尼奥的表演是不是精彩的?这不重要!因为我认为这不是真的,电脑可以做任何东西。

随后,就连CCTV10的《走进科学》节目,也特意做了一期探究小罗横梁事件的节目。请来了足球节目主持人段暄,前北京国安足球队球员陶伟,央视著名足球评论员张路,体育科学研究所刘丹以及清华大学动力学专家高云峰等各个领域的权威专家,进行全方位分析。

一期精彩的节目后,最大的遗憾是,他们也给不出明确答案。

足球领域的专家意见基本一致,这简直不可思议,不太敢相信会有球员能完成这种挑战。

一些电视台的摄像师、后期剪辑师以及电脑专家,仔细分析了视频,没有看出其有嫁接,后期更改,运用特效的痕迹。

物理学及动力学教授的观点是,这种现象并没有违反力学原理,可是让球几乎每次都击中相似部位,然后又反弹到相似的位置,不是不可能,只是概率极小极小。

随后,同样的问题,专业人士给出不同答案,北京体育的专业摄影师穆鑫仔细观看认为,视频的确是完整的,但仔细看漏洞不少。比如,镜头在关键时刻拉远,且非常粗糙模糊;众所周知,耐克拍摄广告要求的都是高清的摄像机,所以很可能是用专业设配拍摄后,后期故意模糊处理。

穆鑫的另一个怀疑,多年后被不少外国网友以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那就是“抠像”技术。国外的“抠像”技术,普遍称为“抠绿”,在电影中普遍使用,这一问题用看以下的图就会了解。

清华动力学专家何亮提出的质疑是:圆形物体接触面积小,连续射向横梁可能性不大。即使设计一种机器,也很难达到视频中小罗连续四次踢中横梁的精确度,更何况是普通的足球运动员。普通人的脚踝是圆的,足球、横梁也是圆形,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就增大了几者之间的接触难度。

(图)多年后,小罗曾再次尝试表演,但没有再完成4次的神奇

国防科技大学物理学专家提出疑点也是反弹的问题:足球运动员在射门时,只有足球飞行的方向与足球和横梁接触时的入射面垂直,足球才会沿着同一方向返回。 圆形的足球上,遍布很多“点”,并不是大家认为的只有一个点接触脚面和横梁。足球上的多点,造成了球面在接触物体时方向的千变万化,极难控制接触点,从而很难做到四次“原路返回”。

接近的真相浮出水面,你愿意相信吗?

讨论小罗4次命中横梁事件的真相,最直接的办法可以用反证和假设的方法来探讨。

1. 如果视频是真的,那最受益的当属NIKE公司,这简直是一次超级宣传自己品牌的好机会:你们看呵,小罗穿上我们的新球鞋后,立即4次命中横梁。可是在该视频病毒式传播后,NIKE公司没有进行官方回应,既不否认也不承认的态度,有些可疑。

2. 按照小罗的说法,踢出这种4中横梁的脚法,是家常便饭。其实不用讨论这个视频是真是假,只要他能站出来,再表演一次,就是最好的论证,自己还能再火一回,可是他没有,反倒是之后的一个意思广告视频中,他再次尝试射门柱,这次只有2次命中。

3.小罗退役后,经济状况不佳,几次传出频临破产的消息,如果真有这样的绝技,想必前来合作的广告商少不了,为了钱,小罗再表演一次甚至几次也没有问题,可是并没有!

4.与小罗做过队友的人可不少,在俱乐部和国家队,包括梅西、哈维、伊涅斯塔、普约尔、马尔蒂尼、皮尔洛、卡卡、因扎吉、罗纳尔多、里瓦尔多等等。如果小罗有这么神奇的技术,为何这些队友,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力挺他一下,承认看见过他曾完成这样的神奇?

(图)罗纳尔多也曾应邀表演连射门柱,但他只成功了一次

以抬杠和概率学的观点来看,即使以上的疑问都无法解释,小罗依然有创造奇迹的可能。但也要看到,这需要无数个概率极小的前提同时发生:

1.小罗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换上一双新战靴立即展示连射门柱技术,居然成功了;

2.小罗当时每次出脚的力度、触碰皮球的力度,触碰皮球的部位,以及当时的风力等一系列客观因素惊人一致;

3.除了这次被拍下外,小罗再也没有成功过或者说,成功时再也没被第三方看见或拍下。

其实话说到这里,真相已经浮出水面,至于相信不相信,这个真的就仁者见仁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