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季羡林散文读记(续) (修改稿)

 老杨头读书馆 2019-11-21

(修改稿)

 (五)

爱情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内容,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也是文艺创作永恒的主题。作者在“爱情”一篇中表达了怎样的爱情观呢?

作者认为:世人对爱情的态度可以笼统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现实主义,一派是理想主义。而他“自附于现实主义一派”。这两者区别何在呢?作者以法国散文家蒙田的观点为例作了阐释。蒙田在《论友谊》一文中说:“我们不可能将爱情放在友谊的位置上”,其理由是:爱情虽比友谊更活跃、更激烈、更灼热,但它是一种朝三暮四,变化无常的感情。而友谊是一种普遍和通用的感情。他甚至认为:“爱情是以身体的快感为目的的,一旦享有了,就不复存在了。”作者认为蒙田的话虽然说得“太激烈、太偏颇、太极端,但有合理的实事求是的一方面”。

作者与蒙田的观点不太一致的地方是,他认为:“在爱情的某一个阶段上,可能有纯真之处”。为了证实“爱情有纯真之处”这个观点,作者列举了古今中外大量的事例,如:罗米欧与朱丽叶,日本青年恋人的双双跳海,梁山伯与祝英台,唐明皇与杨贵妃……

作者在充分论述的基础上,托出了自己的爱情和婚姻的主张。作者说:“如果一个人不想终生独身的话,他必须谈恋爱以至结婚,这是‘人间正道’。但是千万别浪费过多的时间,终日卿卿我我,闹得神魂颠倒,处心积虑,不时闹点小别扭,学习不好,工作难成,最终还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我觉得,两个人必须有一个互相了解的过程。这过程不必过长,短则半年,多则一年。”

文章最后,作者提出:爱情是平凡而又神秘的东西。他反对封建时代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从一而终”,但也不赞成西方世界和当今中国的离婚率走高。他愿意人们都相信缘份,珍视爱情和婚姻,珍爱家庭和儿女。

(六)

细读“八十述怀”一篇,我留下三点极深的印象:

1、类似的转承之语道出了“人生如梦”之感。

人生漫漫八十年,作者叙述之时用了三个类似的转承之句,且看:“不知怎么一来,宛如一场春梦,我活到了五十岁。”

“五十一过,又仿佛一场春梦似的,一下子就到了古稀之年。”“又仿佛是一场缥缈的春梦,一下子活到了今天,行年八十矣,是古人称之为耄耋之年了。”

三句转承之语都用到一个比喻——宛如春梦(仿佛春梦)。作者要表达的情绪很明显:流年如水,光阴似箭,不知不觉中,千金难买的时光就如白驹过隙般地流走了,那样地悄无声息、那样地了无痕迹。没有什么比时光更加公平,推而论之,世间所有的人都和作者一样,被时间的洪流裹挟前行。因而大家都有这样的叹惋:“日月如梭,光阴不再”。

“春梦”还有另一层含义——所历之事的逐渐淡去。作者的八十载岁月,所历之事、所阅之人成千上万,然一旦过去,就如人从梦里醒来一样,梦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及当时当地的那种感情都会渐渐淡忘,以至完全忘却。人们常说“人生如梦”,说的恐怕就是这番情景。

2、对自己人生之路的艺术概括

作者回望走过的人生之路:顶端是山东清平县的官庄,他看到了灰黄的土房,长着芦苇的水塘及大奶奶和母亲的面影。这条路不断延伸,他看到了泉城的大明湖,北京的清华园,德国的哥廷根,北京的红楼、燕园及文革时期的牛棚,……一路走来,风尘扑扑。对八十年的人生之路,作者这样概括:“在这一条十分漫长的路上,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路旁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岸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这艺术的概括,把人生路上的崎岖坎坷、宽敞平坦、酸甜苦辣、欢乐愁闷道了个尽!

3、瞻望前路的乐观心态

作者虽入耄耋之年,自己却看不到什么老景。他看自己的身体,他看周围的环境,“平平常常,同过去一样”;他看窗前的阳光,他看楼下的白杨,也是“平平常常,同过去一样”。持一颗平常心,做一个平凡人,是作者的人生信条。他把自己比作“过客”,他提醒自己:既要看到前面的“坟”,又要看到前面的“野百合、野蔷薇”。他深知:人生的脚步不可能停下,他坚信:只要我们透识自然规律,保持洒脱精神,前方总有希望。

我想,扣住以上三点,对作者所述之“怀”,也就概然知晓了

(七)

写知识分子这个阶层生性特点的文章,我读过一些,但都没留下很深的印象。而《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这篇,却让我一读难忘。是哪些内容让我如此上心、一读难忘呢?撮其要简叙于下:

对于中国知识分子,作者先说总体印象:“他们是一种很奇怪的群体,是造化小儿加心加意创造出来的一种‘稀有动物’。”为什么产生这种印象呢?作者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出阐释:

1、中国知识分子最关心时事,最关心政治,最爱国。

中国历史上的外敌入侵不可数计,尤其自鸦片战争以来,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略我财物,辱我国民。中华民族饱受欺凌。残酷的现实反映到知识分子的头脑中,就形成强烈的爱国之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痛快淋漓地表达出广大知识分子的心声。十年浩劫中,说知识分子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修正主义”分子,完全是污蔑不实之辞!他们关心时事,心系祖国,热爱祖国,是一支有着特殊作用的生力军。

2、中国知识分子的感情特别细腻、敏锐、脆弱、隐晦。

以上这些特质,从他们身上表现出的许多矛盾可以看出。他们有时自高自大,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有时又“自伤自卑”、“自暴自弃”。他们一方面吹嘘想“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气魄贯长虹,浩气盈宇宙;有时却又为芝麻绿豆大的小事而长吁短叹,甚至轻身。这样的概括,真是恰如其分地道出了知识分子身上的弱点。产生这些弱点的根源在哪里呢?作者认为:在中国特有的国粹——“面子”上。和“面子”紧紧相关的一个问题,是知识分子隐居或出仕的问题。作者以大名鼎鼎的诸葛亮为例,说:“他经世之心昭然在人耳目,然而却偏偏让刘先生三顾茅芦然后才出山‘鞠躬尽萃’。这不是面子又是什么呢?”

说了知识分子的“面子”,再说他们的“骨气”,作者认为:“骨气”是知识分子身上的法宝,仗着这个法宝他们敢于直言不讳。一见不顺眼的事就发为文章,呼天叫地,痛哭流涕,大呼什么“人心不古,世道日非”。又是什么“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由知识分子的“骨气”和最高统治者皇帝的“面子”的冲突,作者得出这样一条结论:“一部中国古代政治史至少其中一部分,就是最高统治者皇帝和大小知识分子互相利用又互相斗争,互相对付和应付,又有大棒,又有胡萝卜,间或甚至有剥皮和凌迟的历史。”

3、再次郑重强调中国知识分子有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

多少年来,成千上万的海外学子学成归来,投身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那些为“两弹一星”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们,他们毅然决然地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有的甚至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隐姓埋名,踏踏实实地为国防事业奉献一辈子。他们的崇高品质和奉献精神,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虽然眼下有背离这个传统的现象,有些人千方百计地想出国,有的甚至归化为“老外”,永留不归。但作者认为“这只能是暂时的现象,久则必变。”只要我们的祖国一天天强大,这些人也一定会回到祖国怀抱的。”当然,没有出国和不想出国的知识分子毕竟是绝大多数,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已深深扎根于他们心中。“爱国没商量”已成为一句众口皆传的流行语。

作者是早年的归国学子,他的一句话让我感佩不已、永志难忘!他说:“我生平优点不多,但自谓爱国不敢后人,即使把我烧成了灰,每一粒灰也还是爱国的。”

(八)

“不完满才是人生”是一篇1500字左右的议论性散文。文虽短,论述却深透,让人心悦诚服。

开篇提出论点——不完满才是人生。

接着以民间谚语、文人诗句作为佐证,以确认论点的坚实。作者所引是苏东坡的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和南宋方岳的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然后,以皇帝、大臣、平头百姓为论据,逐层加以论证。

先说皇帝,皇帝乃一国之君,贵为天之娇子,常言说“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皇上天子,金口玉言”。他可以毫无顾忌地为所欲为;他具有生杀欲夺之大权,想处罚谁就处罚谁。照理说,他不应该有不如意之事。然而,王位继承、宫廷斗争,让坐在龙椅上的他,如坐针毡,寝食难安!

再说大臣,他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高权重,骄纵恣肆。但在皇权至尊的封建时代,说到底,他们也只是皇帝的一个奴才。无论多么骄横,一声“圣旨到——”他们也只能乖乖地跪下接旨,也只能“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据说明朝大臣上朝时,有的就在笏版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旦皇恩浩荡,钦赐极刑,连忙用舌尖舔一点鹤顶红,立即毙命,落一个全尸。

至于平头百姓,就更谈不上人生完满了。把那些天灾人祸不说,仅以日常生活的小事来谈,就有说不完的烦心事:比如在菜市场被小贩“宰”一刀,在公交车上被小偷“扒”一手,在商场里买到伪劣商品,同别人吵一架……都会窝一肚子的火。生活的矛盾无处不在,哪还有什么“完满”可言呢?

平头百姓中的知识分子,除了有上述的窝火外,还多一桩烦心事,那就是——考。从幼儿园到大学,从本科生到博士生,都离不了这个“考”字,长长二十多年光阴,都准备这个“考”,担忧这个“考”,郁闷这个“考”。除求学之路上难免这个“考”外,参加工作后也还有各种各样的“考”,一直到知天命之年,厄运仍然难免。现代知识分子落到这一张疏而不漏的“考”网中,“人生完满”又从何谈起?

读完作者的慎密论述,我们明白了“不完满才是人生”是一条真理,一条“平凡的真理”。我们牢记这条真理,于已于人都有好处。于已,可以不烦不躁;于人,可以互相谅解。

我喜欢这篇短文,我领悟了其中的深义,我希望大家都牢记这句平凡的真理——“不完满才是人生。”

2019、11、1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