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圣祖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爱新觉罗玄烨继帝位,立帝号为康熙。康熙年历经半个多世纪,“康熙通宝”钱铸量也就相当可观。 “康熙通宝”钱分两大类。一类仿“顺治通宝”第四式,钱背满文为户部“宝泉”、工部“宝源”局所铸。二类仿“顺治通宝”第五式,钱背穿孔左为满文铸局纪地,右为汉文铸局纪地。 康熙纪地二十钱局铸地组合诗口诀钱,通常诗序为:1、同福临东江;2、宣原苏蓟昌;3、南河宁广浙;4、台桂陕云漳。 二十局口诀诗,纪地分别为:“同”山西大同,“福”福建福州,“临”山东临清,“东”山东济南,“江”江苏江宁,“宣”河北宣化,“原”山西太原,“苏”江苏苏州,“蓟”河北蓟州,“昌”江西南昌,“南”湖南长沙,“河”河南开封,“宁”甘肃宁夏,“广”广东广州,“浙”浙江杭州,“台”福建台湾, “桂”广西桂林,“陕”陕西长安,“云”云南昆明,“漳”福建漳州。 本文图,正面为康熙钱诗二十字,背穿上‘吉祥如意’、穿左‘五子登科’、穿下‘六位高升’、穿右‘金玉满堂’四连吉语钱:一、径4.52厘米、重18.00克。二、径4.52厘米、重18.12克。将康熙口诀诗二十字,同铸在一钱两面,便于藏者好记,但以二十字同铸在一面,背为连吉语钱,实为不多见。 附:一、黄铜圆穿,正面竖文上下读,背‘福寿禄喜’ 及四枚方孔圆钱图大花钱,径4.50厘米、重24.75克。钱文“贵”应为“桂”康熙无贵局钱。 二、黄铜圆穿,径4.58厘米、重26.45克。通常诗序。 三、黄铜圆穿,径4.35厘米、重18.24克。诗序改为:1、同福宁东江;3、南河临广浙。 四、红铜圆穿,径5.52厘米、重41.58克。通常诗序。 五、黄铜方穿,径5.58厘米、重35.50克。诗序改为:3、河南宁广浙。 在康熙通宝纪铸局二十字口诀诗钱中,分有竖文上下读和顺读之别,铸在钱体上的诗序上也有所别。 古钱收藏爱好者多以这二十枚为套钱,收集齐全为快。 泉界对康熙钱的铸局纪地数量说法不一,有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五局之说。 二十一局之说,加“巩”为甘肃巩昌钱局所铸,此钱甚稀。 二十二局之说,又加“西”,此钱铸地,为山西荣河所铸,传世珍罕。有为吴三桂铸,误(未反清时不敢铸,反清后无必要铸)。 二十五局之说,再加“密”,顺天密云,“川”四川成都,“贵”贵州贵阳。此说出自咸丰初年,唐与昆著《制钱通考》书中。在今出版的众多钱谱中未有这三种钱的说法和拓片。 吉祥如意,吉:吉利。祥:祥瑞。如意称心。多用祝颂他人美满称心。吉祥如意,中国传统吉祥纹样。旧时图案常作一孩童手持如意,在大象背上戏玩;或象背驮一宝瓶,瓶中插戟或如意等。 金玉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堂:高大的厅堂。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老子》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下》:“王长史谓林公:‘真长(刘惔)可谓金玉满堂。 六位高升,即禄位高升。禄位,俸给与爵次。泛指官位俸禄。《周礼·天官·大宰》:“四曰禄位,以驭其士。” 郑玄 注:“禄,若今之月奉也;位,爵次也。”《国语·晋语八》:“(范宣子)赖三子之功而饗禄位。” 唐李颀 《别梁鍠》诗:“虽云四十无禄位,曾与大军掌书记。” 宋 刘克庄 《贺新郎·二鹤》词:“但愿主君高飞去,莫爱乘轩禄位。” 清陈天华 《警世钟》:“(曾国藩)无非怕招 满 政府的忌讳,所以闭口不説,保全自己的禄位。” 对六位高升,未见有具体解释。六位,原于佛语, 即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 又称六趣,六道。也有认为六位,指的是兵、刑、工、吏、户、礼,宫廷的六大部门。 五子登科,最初来源于民间故事,话说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有个叫窦禹钧的人,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窦禹钧本人也享受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当朝太师冯道为他赋诗云:“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三字经》有:“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来歌颂他,教导儿童要好好念书,父亲也要教子有方。五子登科后来成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禹钧五子一样获得科考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