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汉气象铸墨魂——范斌印象

 颐源书屋 2019-11-21

河南

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

龙的故乡

 这里发现了五六十万前的南召猿人化石

这里是被世人称之为“人类从蒙昧迈向文明

第一个门槛”的地方——

这里发现了约九千年左右世界上最早的乐器

酒和文字的契刻符号……

  这里土地肥沃、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这里孕育了“开天鼻祖”伏羲、炎、黄圣帝

  这里是大禹、汤的故乡

  这里诞生了政治家、思想家公孙子产、商鞅

  这里出生了品行高洁的老子、庄子、韩非子

  这里养育了军事家吴起

  这里培养了“医圣”张仲景、科学家张衡

  这里哺育了史字家范晔

  这里培孕了诗人蔡琰、阮籍、杜甫、白居易

  这里繁育了文学家韩愈

  这里降生了“画圣”吴道子

这里有书法家诸遂良、王铎

这里有建筑学家李诫

这里有大学者许衡

这里有高僧玄奘

这里有一代名将岳飞

……

范     斌   

河南这块圣贤文明之地, 经过千年的孕育,造就出了厚重、经典、多元的中原文化。刚健有为、中庸尚和、自强不息,是构成了中原文化、思想的主旋律;她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地域性文化,她始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源和主脉;她更是中华民族的“圣”文化,“福”文化、“魂”文化。

仓颉造字、殷墟甲骨文、许慎著《说文解字》、宋代首创至今普用的“宋体”、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这些和文字、书写有着息息相关的历史,多源自于广袤的中原大地。

中原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博大精深,渊源流长,一代又一代的中原人继往开来,前赴后继地传承着、光大着。

范斌先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书中有我   心外无佛

河南是书法的大省、强省。长期来我一直关注着河南的书法。记忆中,范斌先生生于1960年,自1993年起,获得了全国五届、六届中青年书法展金奖、二等奖;全国首届楹联书法大赛金奖;入选全国首届正书大赛;首届隶书展,中、日、韩、新名家精品展等一系列国、内外重大书法展;作品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书法卷》、《中南海珍藏书法集》、《中国书画》、《荣宝斋》等图书;出版个人书画集多部;被多家艺术机构、纪念馆、碑林收藏。

有感于当今书坛不乏挂羊头,卖狗肉;鱼目混珠、鱼龙混杂,通过种种“高明”手段获取名利者,大有人在。因此对于他书法的获奖、结集出版等,也就司空见惯,并不以为然了。

2008年9月24日,我途经郑州,仔细拜读了朝宾先生赠送的与范先生《中国汉画像砖精拓》题拓一书后,深感范先生的书法是货真价实让我心悦诚服的!说实在,这年头来,使我佩服的艺术家不多!

笑谈成败古今事  关情兴亡百姓苦

初识范斌

2016年5月下旬,我随王朝宾先生去太行山大峡谷书法创作回郑,王老师忽接许挺先生之邀,携我一同赴许先生工作室喝茶、品书、赏画。在工作室,我第一次见到了既熟悉又陌生的范先生,我自报家门,主动与他招呼。只见范先生光光的脑门堂堂正正、棱角分明、气宇轩昂,在不浓不淡的双眉下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灵气十足的双眸,在几多霸气、伟岸中既透露出温文儒雅、文质彬彬的气息,又折射着几多和蔼,几多慈祥,更充满着睿智和机灵,一时间深感此人城府很深,深不可测,决非等闲之辈。在喝茶、用餐的六个多小时中,范先生话虽不多,但一旦出口,果然是胸怀锦绣、玄圃积玉、口吐珠玑、妙语连珠,既诙谐幽默,又充满哲理、佛理、儒道意。起初,他那威严的睑神,总让人感到有些敬畏。及至他宛然一笑,总是那样的灿烂。这是会心的笑、发自内心深处的笑、真诚的笑,简直笑得可掬。由此让人深感他的真挚、亲切、可爱。旧识新交,志同道合,话语依依,真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写照了。

佛堂无灯明月照   庵门不锁待云封

“笔墨当随汉代”的理论背景

汉文化是以楚文化为主流,吸收周、秦文化的渊源,是当时南北文化交融的产物。因此,汉文化具有多元性、包容性、和谐性、一脉胜、创造性、永恒性。她既是中华各民族多元文化基础上的统一,又是统一下的民族多元文化和谐并存、辩证相容的产物。无论是绘画、书法、画像还是服饰、诗歌、散文乃至建筑等等,都呈现出八方荟萃、气度恢宏的正大气象。博大、雅致、庄重、大气、肃穆、粗犷、凝重、伟岸是她们的共性;气韵生动是她的特点。因此汉文艺术具有永恒性,她永远适合、适应中国文化艺术,是历史和未来文化艺术等诸领域滚滚发展的源动力和主动力;是中华各民族精神的支柱和主心骨;更是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大家属团结一致、奋发进取、齐心协力乃至国家统一、长治久安的脊梁。她不愧是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文明相继中断或转型之后,唯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使中华文明深深延续、长久不衰的根本原因所在。

汉文化是正能量!壮哉大汉!伟哉大汉!魂哉大汉!

万物静观皆自得   一生爱好是天然

康熙四十二年(1703),石涛有感于同时代的书画家只追求纯笔墨技法,朝廷上下独赏和艺坛推崇“四王”的模式,造成摹古复古、食古不化,使画家的情怀和天性被所谓的技法所束缚,在文人画发展走向没落的历史背景下,提出了在继承传统前提下“师造化”、“搜尽奇峰打草稿”和“笔墨当随时代”的理论观点,对当时特定时代的艺术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历史作用。

对于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鉴于目前艺术界出现的种种弊端,早在2006年8月,范斌先生就率先提出了“笔墨当随汉代”的鲜明口号。我认为范先生的“汉”艺术思想和身体力行宣扬中华优秀文化的种种举措和精神是高瞻远瞩的。2008年11月,他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说道:“当今书画现状非艺术因素在左右着书画优劣,有的书画家太媚俗,说假话、空话、违心话。大众对艺术的欣赏是耳鉴而不是眼鉴,这是当代的弊端。简单地说是浮躁、混乱、泥沙俱下”、“……中国一度出现了思想混乱的现象、有的领域发生了混乱,没有标准。有不少中国人把自己的文化弄丢了,迎合了一些外国人,把中国搞乱,进行‘和平演变’的想法”。真是一针见血,震耳发聩,是针砭时弊的一贴良药和清醒剂。

好古不求汉以下    遊心常在物之初

“汉风兴则艺术兴,汉风兴则国运昌”。“艺术的发展进程,决定了汉代最美的艺术、标准的艺术。汉代是中华民族强盛的起点”。这是他的结论和观点。他列举道:“就书法而言,汉代成就了一代书圣王羲之,王羲之就是直接师承汉代艺术……颜真卿、‘大唐盛世’,恰恰是全面继承汉代的思想和艺术,全面发扬了汉精神;同样宋代的苏东坡艺术主流和风格,也是继承了汉代的精髓;清代隶书的大兴起,是艺术家直追秦汉的结果”。

在谈到书法如何才能做到“笔墨当随汉代”时,他说道“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多临贴、多感悟、日积月累腕底自有汉风。一定要先吃透、先继承,再弘扬。中国书画艺术是传统艺术,而不是创新艺术,也就是说你‘挖’的越深,才会越新。应该借古开今,否则就是无源之水,就会乱了套”。

无尽奇珍满世眼    一轮圆月耀天心

身体力行扬汉风

   被称为现代都市中“汉(代)人”的范斌先生不仅仅是“新汉风”的倡导者,更是身体力行的践行者。

“重振大汉风,再树民族魂”是范斌先生2014年正月创作的一副214*41CM的巨作。范先生一般书画多在一平尺左右。他的手紧早有耳闻,而此幅却一反其“手紧”的习惯,在长款中写道:“书法艺术乃生命状态之外化形式,故当尊法不唯法,乃为大法。余浸淫汉碑、摩崖有年,朝临暮思,意在接引山岳之气,大汉之风也”。

 溪声晴亦雨    松影夏如秋 

 我认为,对于范先生汉代艺术研究与“新汉风”书法创作的历程,著名汉砖收藏家、青岛收藏与鉴赏研究会会长张新宽先生,在2014年5月18日《康有为书学思想暨范斌书法艺术研讨会》上总结的非常到位:第一是拼搏阶段,努力学习书法之道,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屡获全国书展大奖,成为一颗耀眼新星;在好评如潮的时候,范斌进行了第二阶段,在“三浮”(浮躁、浮夸、浮浅)的时代,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受得了贫穷,毕十年之功于一役,完成了思想认识与书法创作上的“蚌蜕”。接下来就是第三个阶段,这是突破阶段,而突破口正是“新汉风”。作为“新汉风”的创导者和领军人物,范斌的作品值得期待。试想,范先生能在“好评如潮”大好形势下,能“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更能“受得了贫穷”,需要的是何等的正能量?这是莫大修养的结果。范先生的“三步曲”与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人生三重境界”所暗合。如今的范先生早已步入了第三境界,真所谓由“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升华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超越自我的至高境地了。

人以正为贵   书能古便奇

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中说:“是时秦烧经书,涤除旧思,大发史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

    秦至汉末的四百多年,为我国书法艺术的全盛期,各种书体已日臻完善,诸体具备。汉以后,从书法意义上说,新的书体不再有所创造,只是书法风格的形成、书法兴衰的问题而已。而汉代的隶书成就,在书法史上是至今尚未超越的至高巅峰。范先生在《略说隶书临摹》中对“众美毕具”的汉隶归纳起来有十美,即“雄浑、朴厚、遒丽、野逸、清健、奇纵、高古、整肃、奕扬、俊朗”。这完全是他由经事到长智后的真知灼见。

子孙其永宝   福寿且无疆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天地万物必须遵行的根本属性,是宇宙间诸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就书法而言,“道法自然”、“率真自然”,是它的至高法则。历史上留传下来并被书法史所认可的经典之作,都遵循这一法则。范先生诸体皆擅,都是“源于自性的审美倾向,崇尚单纯与朴素”和“旨在跨越式、立体式的继承其(汉魏以上)艺术风貌,遥接浑朴、高古之气”(范斌《书道德经》自序)的结果,是其“抱朴堂”的精神内涵所在。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

范先生对汉隶浸淫尤深,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汉碑临着上瘾”。综观他的隶书,都呈现苍茫浑朴、姿态横溢、意包千古、精采发越、率真质朴的“新汉风”气象。“透过刀法见笔法”,他在书写时,舍弃运笔过程中的小动作,求得线条质感、质性的优化,使线条变得更加“单纯”,让线条“变”得玩味无穷,让线条“说话”。这与当今所谓的“隶书”大家、用笔矫揉造作、无病呻吟者,泾渭分明,高低自见。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梅花带雪飞琴上    柳色和烟入酒中

范先生临的《西狭颂》,结体端凝、方整雄伟、风姿朴茂、笔法遒雅、力满势足,如风吹仙袂,别饶意趣。

所摹《石门颂》,用笔圆劲浑朴、放逸无拘、点画挺朗、笔姿凌厉、峻整超逸,在洒落天成、纵横开阖、跌宕起伏的结体中,时时透露出质朴率真、潇洒自在的野鹤闲鸥之趣。

闲看秋月心无事    坐对长松气自豪

他写的《礼器碑》结体健稳、自在无拘,用笔精淳,瘦劲如铁,得“寓奇险于平正,寓疏秀于茂密”,实不易也。

所作的《鲜于璜碑》,规矩古雅、气息凝整、线条挺朗、力足锋沉。赏之若有一股朴逸之气直面而来。

他的《封龙山碑》临本,厚朴遒润、笔画瘦硬、仪态舒张、精彩越发、气态浑逸,有庙堂之气。

茶亦醉人何须酒   书自香我何须花

一本《张迁碑》,范先生“玩”了二百多通,通通古拙朴茂、方整雅练、寓拙于巧、稚气满纸、别具奇彩。深得其凝重朴雅、隽秀明洁之神韵。

……

再看看范先生的甲午书斋联、为自在庵题字等作品,无不呈现的是汉文化正大、高古的气象。如果要寻觅作品中承运了何碑、何人的技法,恐怕早已是冰释于水,从有法进入到了无法的自由王国了。

林间暖酒烧红叶  石上题诗扫青苔

这是我对范先生“新汉风”、“笔墨当随汉代”思想及其践行的肤浅认识。本来眼前已有朝宾师、王澄、张海龙诸前辈和书友对范先生“汉文化”思想及其书法的妙评,颇有“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怀。然后我对于范先生的所作所为似乎总有些话要说,于是乎心手双痒,尽管昧于历史、昧于艺事,大有一吐而快的感觉,也就顾不上仅仅是隔靴搔痒的一般肤浅见识了。

大隐何须避朝市   高人不独在山林

行文于此,忽然想起了与范先生的首次接触交往。是日,许挺先生热情款待,酒过三巡,已到三更,相互间问候道别,走出餐厅,眼前呈现的已是万家灯火、喧喧嚣嚣、唧唧喳喳后、月白风清的好景致了。

留有余地步   养无限天机

“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在依依不舍地目送范先生渐渐消失在月朗星稀、北斗闪烁下宽敞的大道上,顿时,范先生似乎有点俯偻的形象霎时浮现在眼前。我想:这或许是他的脑袋太沉了——装满了学问;也许是他长期惯于低头思索而形成的;但一定可以断定是他勇于攀登汉艺术这座高峰所导致的缘故,因为走上坡路头总是低着、身总是俯的。兴许三者兼有。于此同时,担心与怜悯之心直涌心头:先生能找到自己的家吗?我想:一路上他一定是带着浓郁的茶香、酒香、书香、墨香,和阵阵清风送来的淡淡芳香,平平安安地回到他那充满生机和翰墨飘香的“抱朴堂”,去迎来和拥抱一个又一个黎明的曙光。

开张天岸马   奇异人中龙

因为他心有“北斗”,他始终走的是一条正道,是一条通向和走出大汉那博大精深艺术之殿的光明大道。他众“香”齐集,把充满活力的“香气”,洒向了这条金光灿灿的大道上。

                                          金伟忠    2016年12月28日

壁上两汉字    窗外六朝松

关注范斌作品,请点击关注“南山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