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就在今天‖带你感受书法之美

 mengk4fz0yyf5h 2019-11-21

陆柬之文赋

《陆柬之文赋》,全称《唐陆柬之书陆机文赋卷》,无款,纸本墨迹卷。据《石渠宝笈》记载:纵八寸,横一丈一尺一寸(纵26.6厘米,横370厘米),行书,一百四十四行,一千六百六十八字。该作为晋代陆机撰文,唐代陆柬之作书,墨迹章法和气韵中可以窥见深厚的王书风范,为陆柬之行楷代表作,同时也是少有的从初唐时期流传至今的名家真迹之一。清时入内府,后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陆柬之文赋》字体以正、行为主,间参草字,虽三体并用,但上下照应,左右顾盼,配合默契,浑然天成。笔致圆润而少露锋芒,表现出平和简静的意境。笔法飘纵,无滞无碍,超逸神俊,深得晋人韵味,从中透露出深厚的《兰亭》根底,赵孟頫书曾得力于此。

此卷流传有绪,有赵孟頫、李倜、揭傒斯、危素、宋濂、孙承泽等人跋记。作品卷前引首有明代李东阳篆题“二陆文翰”及沈度隶书“陆机文赋陆柬之书”,帖后无余纸,名款已失。帖中“渊”、“世”等字均作缺笔,盖避唐代帝王名讳之故。卷后题跋者以赵孟頫为最重要,他于跋中提到的陆柬之另两件作品《兰亭诗》和《兰若碑》,今已不存。

元代书法家揭傒斯曾评论此帖说:“右陆柬之之行书《文赋》一卷,唐人法书结体遒劲有晋人风格者,惟见此卷耳。虽若隋僧智永,犹恨妩媚太多、齐整太过也。独于此卷为之三叹。”元赵孟頫评价更高,曰:“右唐陆柬之行书文赋真迹,唐初善书者称欧虞褚薛,以书法论之,岂在四子下耶。然世罕有其迹,故知之者希耳”(赵孟頫《文赋》跋)。赵孟頫曾临学此帖,从中领悟晋人笔法和结体,受益匪浅。孙承泽在给《文赋》墨迹所写的跋文上说:“赵文敏(孟頫)晚年书法全从此(指《文赋》)得力,人鲜见司谏(指陆柬之)书,遂不知文敏所自来耳”。

陆柬之,唐代吴县人,虞世南甥。官至朝散大夫、太子司议郎、崇文侍书学士。书法早年学其舅,晚学“二王”,“落笔浑成,耻为飘扬绮靡之风”,故有“晚擅出蓝”之誉。时与虞、欧、褚称为初唐书坛“四子”。传世书迹以《五言兰亭诗》刻帖与《书陆机文赋》墨迹为最著。张怀瓘《书断》评其书曰:“晚习二王,尤尚其古。中年之迹,犹有怯懦,总章以后,乃备筋骨,殊矜质朴,耻夫纤靡,故欲暴露瑕疵,虽为时鄙。”又说:“至于兴会,则穹理造微。然工于仿效,劣于独断。”他的书法遗迹传世甚少,现在已经难窥全貌了。但元代欧阳玄的一段话值得我们玩味。欧阳玄说:“李公(李倜)谓其书态不同,此正柬之(陆柬之)妙处,近代米元章(米芾)书矫亢跌宕,世咸称其自创一法,乃不知其全学柬之《头陀寺碑》耳,元章秘而不言,以陆书少传于世也。”这段话是说米芾的书风,并不是他自己独创的,而全是从陆柬之书写的《头陀寺碑》中学到的,只是因为陆柬之留下的手迹很稀少,别人难以看到,所以米芾也就秘而不宣了。这说明陆柬之的书风除了《文赋》外,还有属“矮亢跌宕”的一路。

整理/豫石

《文化艺术报》 总第4283期 T01版

妙 技

○ 张国朝

传王羲之《书论》语:“夫书者,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意为书法有深奥玄妙之技法,非学问渊博、通达大志之人,是学不好的。书法乃读书人之事,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作为中国文化之精髓,书法自肇始以来,便一直被文化精英承递。子曰“士志于道”。书家,首先应为怀抱独立精神和高洁操守之“士”,更有敢于“弘道”之担当,正所谓“心有高标,方可致远”。

妙技者,正如钟繇所说:“岂知用笔而为佳也,故用笔者天也,流美者地也。非凡庸所知”。

“用笔者天也”。说明用笔之崇高、神秘,而不可力致。用笔是第一等技法,是书法之基础和前提,具有决定性意义。换言之,书法美的产生全在笔法,书法美本于用笔。与“流美者地也”对照,没有精妙用笔技法,就没有精美作品。卫铄《笔阵图》里讲:“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古代所谓“三端”,即文士笔端、武士锋端、辩士舌端;所谓“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三端”各有妙用,但用笔为先,“六艺”奥妙无穷,惟书为重。可见,用笔之于书法可谓天之大矣,否则也不会有相传钟太傅盗墓以求笔法的典故。

“流美者地也”。书法自古为小道,先贤的书作,是才情、学养、志向和品质的流露。纵观书史,青史留名的书家,哪个不是饱学之士?面对一件件传世经典作品,除了感官上享受玄妙之美外,更多的是文辞上给人的心灵触动。宗白华先生在《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中谈到:“笔蘸墨画在纸帛上,留下了笔迹,突破了空白,创始了形象……从这一画之笔迹,流出万象之美,也就是人心内之美”。“万象之美”、“心内之美”,都是“用笔者天也”所致。

“曲高和寡,妙技难工”。玄妙之技须从勤思勤学得来。相传钟繇临死时才把所得蔡邕笔法示于儿子钟会,并说,他精心研究书法三十年,于用笔方法尚未完全明白,自得到蔡邕笔法,方才悟出其中三昧。张芝以勤学闻名,据传家中衣帛,皆先书写而后染,临池学书,水为之黑。学书要学一手绝技、妙技,一下笔就能惊蛇走虺。诸如《庄子》中的“庖丁解牛”、“郢人斫垩”、“佝偻承蜩”等,都是绝技使然,令人惊叹。世上事物纷繁复杂,只要反复实践,掌握其客观规律,就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迎刃而解。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书道者,文字也,体势也,点画也,笔墨也,篇章也。须深谙此道,明察其理,寻乎其技。“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忆我学书之初,所见是通篇文章以及每个汉字,并不知所蕴含的技法,更谈不上掌握玄机和规律。“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学书三五年后,每每面对法帖,所见不再是一个个汉字,而开始关注点画的用笔、墨色的变化、字势和气韵等。“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经过数十年勤奋练习,现在临帖写字,基本上达到了遗貌取神,不再紧盯着每字每划,生描硬摹,而是执笔妙运,好像神差鬼使一般。自然依乎汉字点画特性,顺应毛笔使转天机,不丢不顶,不违不悖,游刃有余,悠然自得。以前总觉毛笔不好使,写不了多少字就得换,每次外出都要抱得一大堆毛笔回去。写不好字总在工具上找原因。实乃情理之中,意料之外。非笔之颓矣,不知使笔之理,未明点画之法度,违道而运,毛笔焉有不废之理?技肇乎道,由道进技,技进乎道,由技得道,往返生成,难言先后,亦不必究。

人之于书,岂有外于规矩?规矩入巧,得心应手,千形万状,顺露逆藏,肥瘦修短,轻重虚实,偃仰向背,粗细疏密,快慢疾徐,阴阳刚柔,浓淡枯润,如四时无形,潜寒暑以化物,莫测其迹,变化无穷。次乃从道进乎技,再由技进乎道。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书法需要妙技,需用高尚的情操与质量去书写,还需要对书法以汉字为载体的独特书写规律去探究,以致妙悟书法的自然美。言其质,抒其性,传其神,健全道德,升华人格。怀着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敬畏与热爱,从容进取,百折不挠,在做人、求知、从艺之大道上,演绎人生艺术,艺术人生。

(作者系中国书法家协会西部书界新秀系列高研班负责人)

《文化艺术报》 总第4283期 T03版

文化艺术报社

刊号:CN61—32

邮发代号:51—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