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到中年不如狗,只因未读苏东坡

 如水138 2019-11-21

苏东坡年少得志,刚过20岁,便金榜题名,高居榜眼;如果不是主考官欧阳修的自负和多情,苏轼就应当是那科的状元了!

当时担任副主考的是宋朝另一位文章大家梅尧臣,他读到一份答卷,高兴得手舞足蹈,欧阳修拿过一看,端详了一番,心念一动,以为是自家学生曾巩所作,害怕嫌疑,便把试卷拟为第二,拆开一看,欧阳修大吃一惊,原来竟然是苏轼。

人到中年不如狗,只因未读苏东坡

关于这次科考,还有一个小故事。

苏轼这份答案题目叫《刑赏忠厚之至论》,里面有一个典故“皋陶杀人,尧曰宥之”,主考官欧阳修不知典出何处,于是向苏轼请教,苏轼随口应答:“出自《左传》。”

欧阳修是一位严谨的学者,更是一位较真的文人,他回家之后,把三本左传翻了一个遍,也没有找到典故出处。

第二日,欧阳修不耻下问,但是让文坛名宿向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请教,多少还是有点讪讪然。苏轼知其隐瞒不过,带着自责的口吻说:“这个典故是学生自编的。”

欧阳修听了,顿觉释然,转而哈哈大笑,赞叹道:“年轻人把书读活,老朽自愧不如啊。”欧阳修那句“老夫当避他一头也”的感慨也就是在听了苏轼的这番话之后才发出来的。

人到中年不如狗,只因未读苏东坡

苏轼幸运远不止于此。随后苏轼参加的“制科”考试,高中第三等;那一年所有的风光都属于苏轼兄弟的,他的弟弟苏辙高中第四等。

有宋开国一百多年,只有苏轼得了一个第三等。第一等、第二等是为皇帝设置的,那是空缺的,最好的等次就是第三等。

当然,除了苏轼兄弟开心,还有一位同样开心,那就是朝皇帝宋仁宗,仁宗皇帝说:“朕为后世子孙觅得两位太平宰相啊!”后来,苏辙的确做到了副参知政事,即副宰相,而苏轼一生则蹭蹬多舛。

两次科场考试对于苏轼来说,不过是牛刀小试,根本无法展现这位中国文化集大成者的才华。

在散文方面,他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在诗歌方面,他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在词作方面,他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在书法方面,他被尊为“宋四家”之首;在绘画方面,他是中国文人画开创者之一。

人到中年不如狗,只因未读苏东坡

苏轼《获见帖》

诗、词、文、书法、绘画,样样皆是大师。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是苏轼的人生是否就从此开挂了呢?成为政坛上一颗耀眼的星星呢?

如果真的如此,那可能中国文华史上将缺少一位大师,可能会多一位才尽的江郎。

有一次,晚饭之后,苏轼抚摸着中年之后微凸的肚子对侍妾朝云说:“你说我这肚子里装得是什么,怎么这么鼓呢?”

朝云朗声应道:“相公腹内装得是一肚子不合时宜。”

苏轼听了哈哈大笑,这大笑声中,除了庆幸遇到知己朝云,更多的是人到中年内心的苍凉和无奈。

人到中年不如狗,只因未读苏东坡

苏轼所处的时代,群星璀璨,名人云集,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沈括……《水浒传》里那位枢密院太尉高俅还曾是苏轼的书吏。

当然,苏轼所处的时代最大的政治事件是王安石代表的改革派与司马光代表的保守派的“新旧两党”的斗争。苏轼的政治智慧永远没有他的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那么娴熟,他既不讨好旧党,也不献谄于新党,而是特立独行,超然物外,不问宠辱,只问内心,是一位真正的光风霁月、襟怀坦荡的君子。

苏轼从政40年,却被流放了33年,最高时,他做过中央部长、皇帝秘书,最低时,他做过县处级民兵副团长。

1079年,42岁的苏轼调任湖州担任知府,上任后,他例行公事,给皇帝上了一封感谢信《湖州谢表》,“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这封奏章差一点给苏轼引来杀身之祸。

人到中年不如狗,只因未读苏东坡

那位凭借《梦溪笔谈》流传后世的沈括在这起案子里扮演了不光彩角色,他与一班同伙从苏轼的诗文歌赋里寻章摘句,制造了当时一桩“文字狱”,因为案子最后发至御史台审理,因为御史台的案子是乌木做的,所以把这起案子又称为“乌台诗案”。

当时神宗皇帝雷霆大怒,竟然有人敢抨击新政,神宗这次无论如何要杀苏轼,以儆效尤。

关键时刻,曹太后叫来神宗,讲了一个故事:“那一年,仁宗皇帝高兴地对本宫说,今日我选了两个宰相之才——苏轼和苏辙。我老了,用不着他们了,我要把他俩留给子孙们用。如今你不但不用苏轼,还要杀他。你怎么对得起死去的仁宗皇帝啊!”

神宗说:“那我就把他们都放了吧!”曹太后说:“不必都,只放苏轼一人就行。”苏轼就这样得救了。

苏轼拖家带口来到了黄州。到了黄州的苏轼立刻变得穷困潦倒了。他到黄州名为团练副使,实则是一位“看押”干部,是没有工资可领的,可是一家20几口人的生计就成了大问题。

于是,他去求见黄州太守徐君猷,徐君猷同情苏轼,于是给了50亩荒地,让他自给自足。苏轼带着一家人开始了垦荒种粮,这块地虽然贫瘠,但是足够大,种上粮食蔬菜,也可解决一家人温饱,苏轼万分感激这片城东门外的土坡,于是自号“东坡居士”。后世那个响亮的名号就是这段生活的一个印记。

人到中年不如狗,只因未读苏东坡

苏轼被贬黄州时,改善生活最好的食材就是猪肉。

北宋达官贵人是不吃猪肉的,因为猪肉腥骚,但是苏轼买不起羊肉,于是发明了猪肉的烹饪方法,他曾经写过一篇《猪肉颂》: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辰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这就是传世佳肴“红烧肉”的做法。苏轼一生除了发明东坡肉,还有东坡鱼、东坡羹等60多道著名菜肴。

美学家张世英说:“人生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审美为最高境界。”

所谓审美境界,就是要活得美,活得有意思。“人活着的意义在于享受生活,如果活得太实用太没趣,便失去了生命的意义。”这就是苏东坡的生活哲学。

人到中年不如狗,只因未读苏东坡

人到中年活的为什么那么累,有时候真的像条狗一样,生活的四周好像一道网,一道篱笆,把中年紧紧的包裹在其中,而扎起这道篱笆墙常常是自己的至交好友。

让苏轼最后命丧黄泉的,疯狂陷害苏轼的恰恰就曾是苏轼的好友章惇。章惇官拜相位,昔日老友苏东坡也成了他的嫉恨对象。他一脚就把苏东坡踢到了岭南惠州。

苏东坡到了岭南,并没有被岭南的穷山恶水吓到,反而又找到了一种美食:荔枝。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轼的快乐让宰相章惇很不快乐,于是再下贬书,一下把苏轼流放到了蛮荒之地儋州,也就是今天的海南。

后来,宋钦宗赵桓继位,罢免了章惇的相位,并派人传命召苏东坡返京。朝野上下一致认为老苏必定官拜宰相。苏轼才走到洪州,章惇之子就送来了书信,恳求苏轼为相之后放过他们父子俩。

苏东坡回信说:“轼与丞相定交四十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故无所增损也。”

人到中年不如狗,只因未读苏东坡

老苏有句名言:“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这就是苏东坡的社交哲学:知世故而不世故。他看透人性,宽恕人性;而又始终以“以赤子之心待人。

苏轼才华横溢,但是背后是他的豁达、率真、乐观,是拥有制造快乐的能力。他“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

苏轼在杭州做知府时,有一年,一个穷秀才冒苏轼之名在城里卖字画,被差役捉到府衙,苏轼问明原由,提笔在那穷秀才扇面上笔走龙蛇,然后告之:“一扇可卖十两银子。”

苏轼被贬黄州时,结识了陈季常。陈季常这个人什么都好,唯独怕老婆,苏轼写诗调侃他道:“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人到中年不如狗,只因未读苏东坡

老苏和名僧佛印是好朋友。有一次,他写信给佛印说:“我已修炼到八风吹不动,不贪婪,不嫉妒,不生气。”

佛印回信写了两字:“放屁。”

老苏气得半死,立马过江找佛印理论。佛印说了一句:“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老苏马上就懂了,乐得哈哈大笑:“我的修行还真是如放屁啊!”

老苏有位画家朋友叫文与可,特别擅长画竹,有“墨竹大师”之称。“胸有成竹”这个成语说的就是他。

一次,老苏写信威胁文与可说:“你不给我画竹的话,我就到处去乱画,并在画上写上你的名字。”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

杰克·伦敦说:“人应该生活,而不仅仅是生存。”即便坐销岁月于幽忧困菀之下,也要尽可能保留审美的人生态度和精致的生活艺术,活出人的样子。这就是苏轼!

世俗越粗糙,越需要热爱生命,好好地活着——这就是苏东坡的生活哲学,也应当是我们这些人到中年者的生活哲学。

人到中年不如狗,只因未读苏东坡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经》离我们太过遥远,佶屈聱牙,艰深难懂,而唐诗宋词则朗朗上口,好读易诵。几乎每一位学习写作的人没有不精研唐诗宋词的。

我认识一个作家,他当年走上文坛就是凭借一本《宋词三百首》,日夜揣摩,终得语言精髓;另一位自媒体作者,更是在写作之前,读了二年唐诗宋词,自媒体运营二年,粉丝已经高达473万!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唐诗宋词更是一个绕不开的考点

以高考为例,唐诗宋词占到的分值大约有11分。这11分基本上相当于数学高考试卷最后的拉分题,它是拉开分数档次的题目。

当然唐诗宋词的分值远不止于此,还有许多潜在的得分点。诗词阅读与文学类文本题是相通的,表现技巧、表达特色更是相通的;学习唐诗宋词还有就是提升语言的表现能力。

可以这样说,学生积累唐诗宋词基本上是站在学习语文的制高点上,它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打开语文学习的大门。

这是青衫君向各位推荐这本诗词日历的重要原因。(青衫君是高中语文教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