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很多人不会与人相处?因为除了诚恳,你还漏了这一点……

 曾仕强 2020-10-21

曾仕强公众号与您相伴2452戳上方蓝字关注

心不正,如果花样一大堆,便是玩弄权术。心正,就算花样一大堆,也称为艺术。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2000字,深度阅读需10分钟,受益终生|

在中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确十分复杂,几乎没人能逃得过这张无形大网。

那我们该如何维系这张网,换句话说,我们应如何对待他人?如何与他人相处才能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1

首要诚恳

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子路、子贡、颜回三人在一起谈论待人之道。

子路说:“别人待我以善意,我也用善意回应他;别人待我不善,我也用不善回应他。”

子贡说:“别人待我以善意,我也用善意回应他;别人待我不善,我就引导他向善。”

颜回说:“别人待我以善意,我也用善意回应他;别人待我不善,我仍用善意回应他。”

三人所持观点不一,于是去求教孔子。

孔子评价道:“子路所持的观点,属于不讲道德礼义的夷狄之间的做法。子贡所持的观点,是朋友之间应该有的做法。颜回所持的观点,是亲属之间应该有的做法。”

待人之道,首先要表现自己的善意,要诚恳。使大家对我们产生良好印象,才能进一步加深了解。

人性原本有善有恶,事实上也可善可恶。

人之初性本善一般人偏向性善自己抱持善意期待对方的善意回应,这样多半可以心想事成。

要知道中国人的交往是注重交互的,你对他好,他没有理由不对你好。

同理,如果一开始你就认定对方缺乏诚意,那对方是敏感的,一下子就能看出来,当然也就不会诚恳地回应我们,这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所以,待人首先需要诚恳。

诚恳是自古以来我们都推崇的美德,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不诚恳,就会变成尔虞我诈、钩心斗角,那还有什么意思?

2

诚恳之外,需要花样

人与人相处,有时需要“设计”一点小花样。如果仅用诚恳来感动对方,方式未免单一,也很难奏效。

而花样则是建立人际关系必不可少的润滑剂,可以减轻彼此之间的摩擦,促进互动。

当然,总是耍花样的人,很容易惹人厌恶,让人反感。若是完全没有花样,直来直去,也并不容易受人欢迎。

关键要看心正与否。心不正,如果花样一大堆,便是玩弄权术。心正,就算花样一大堆,也称为艺术。

艺术和权术只一字之差,但性质不同,艺术的基础是诚恳,否则便成为权术。不过,权术和艺术,从形式上、表面上看起来,几乎一模一样,以致很多人分不清楚,也看不明白。

有人把权术当作艺术,惹来很多反感。有人则把艺术看成权术,极力加以排斥,使得自己寸步难行,还被人视为不近人情。

我们不可以走极端,既不能盲目排斥花样,认为凡是有花样的都属权术,也不能心术不正玩弄权术,把别人当成傻瓜,自以为聪明地耍手段、玩花样。这两种态度都不得其法,对自己都没有好处。

我们不可以耍花样害对方,但是对待一些人,可能正常的方法行不通,有时就需要想点小花样。

比如,我们常说,请将不成,何不激将。激将法早已有之,即用恩威并施、刚柔相济的方法达到目的,运用得当,可以收到奇佳的效果。

对于自负的人,不妨使用反激的方法。有时,别人越是诚意请求,他就越发得意,不是托故拒绝,便是推三阻四,此时激将的要领,在于一切为他着想,例如担心他受害,恐怕他不能胜任,唯恐他受人摆布。激起他的自尊心,使他非要表现一下不可。

对于老于世故的人,可以采用正激的方法,比如,先把他捧得高高的,再暗示他此事非同小可,而且非他莫属,让他自告奋勇。这对于有能力而退缩一旁的人,效果奇佳。

这些小花样,我们不应该排斥,否则很难彼此和谐。

这些花样是人际技巧而非伎俩,与诚恳相待并不矛盾,而且还能锦上添花,因为你的出发点是好的。

3

遇到知己,贵在交心

我们好好待人的目的,是为了交到朋友,而且还要长久维系这张关系网。如何来互动维系呢?

朋友相交,贵乎交心,也就是说,知己朋友要心意相通、坦诚相待。有美德,应该替他宣扬;有缺点,要帮助他改正。

闻过则喜是一种美德,可惜能做到的人并不多,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意思是说,朋友有过错,要忠诚劝告,善意开导,如果对方不接受,那就要停止,不要去自取其辱!

当朋友有缺点或错误时,应如何处理?要先赞美他,然后批评他,最后再赞美他,这样他才乐于接受。也可以借用别人的话来批评对方。

譬如,“有人说你不近人情,但我的感觉并不是这样”或者“有人批评你偷懒,但我看你整天忙于工作”,这样就能够弱化批评的语气,让对方听得进去。

朋友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想改掉朋友的缺点,最好以身作则,让其耳濡目染,自己慢慢调整。

要谨防交友不慎,我们常常这样告诫别人,就是因为不好的朋友会给我们带来不好的影响。

我们把那些能带给我们好的影响的朋友称为益友,把会给我们带来不好影响的朋友斥为狐朋狗友。

然而,好人坏人很难分得清楚,所以我们有时候不得不制造若干假象,来掩盖实情。通常会让自己的眼光收敛一些不流露出真正的感情。

我们会很小心,有时把弱点装成优点,有时又要把优点装成弱点,因为防人之心不可无,在没有弄清楚对方意图之前或者知道对方根本就是不怀好意之后必须谨慎地保全自己。

如若一直诚恳待人,反而为人所害,势必让自己对诚恳失去信心,结果变成一个阴险奸诈的人,这样岂非害了自己?

明明是个中高手,却装成一窍不通;喜欢的东西,假装不喜欢;想要的东西,先让给别人;不想来偏说“要来”,说“不来”却来了。

中国人做事有时就是这样“遮遮掩掩”,虚虚实实,有很多变化。这是因为中国人的自保心理很重。

有些人因此说中国人骗来骗去,实际上中国人多数重视诚信,不过是因为亏吃多了,自然懂得遮遮掩掩的好处。

有时候我们并不骗人,只是暂时蒙一下,瞒一时,一方面明哲保身,一方面静观其变,考验这个人是否值得付出真心。

一旦认定值得,我们就会全心全意对待,以期长久保持友谊。

总之,与人交往,首先要表现出诚心,要诚恳,但是想要进一步加深了解,就要做一些适当的“设计”,以求交到知心朋友,并且发挥朋友的长处。

更重要的人,我们好好待人的目的是为了共同成长,所以朋友有美德,应该替他宣扬;朋友有缺点,要帮助他改正。

既帮助了别人,也提升了自己的声望,这样你身边的朋友会越来越多,人际交往也会越来越好。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汇编
好书推荐

曾仕强教授告诉你

如何搞好人际关系

点击图片了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