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参考消息特稿丨妈祖文化: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大量玄玄馆 2019-11-21

文/本报驻福州记者 孟昭丽 胡广和

一千多年前,福建莆田湄洲岛上的林氏家族诞下一名女婴,传闻她出生时天现红光,至满月一声不哭,故得名“林默”。林默自小生活在大海之滨,不但深谙水性,还精通医术,善观天象,以行善助人闻名乡里。她在二十多岁时因救助海难而牺牲,岛上居民遂自发立庙,将其奉为神灵,并亲切地称她为“娘妈”——这是当地人对家中女性长辈的尊称。后来,这一称呼逐渐演变成广为人知的妈祖,意为“娘妈之祖”。

      11月13日,湄洲妈祖金身在护送人员陪同下巡游湄洲岛。(魏培全 摄)

千年后的今天,这位伴海而生、因海而死的传奇女子仍然受到后世钦慕,被视为护佑出海平安的海上女神。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妈祖文化跟随华人的脚步跨越五洲四海,在46个国家和地区落地生根,信众多达三亿余人,宫庙超过一万座。

关于妈祖的出生地,学界尚存争议,但早期史料一致记载妈祖诞生在湄洲岛。南宋有诗云:“灵妃一女子,瓣香起湄洲。”意思是说有一位女子被封为灵妃,人们对她的敬仰始于湄洲岛。在从宋朝至清朝的数百年间,妈祖不断受到朝廷敕封,其名号从夫人、妃、后,直到天上圣母。但在民间,百姓还是愿意深情地唤她一声“娘妈”,渴望从她身上获得母亲般的慈柔庇佑。

妈祖精神以“立德、行善、大爱”为核心。现今流传的妈祖故事中,有着“善有善报”的感召,人人对妈祖敬而亲之,从不心存畏惧。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周金琰说,妈祖文化具有引人向善的教化功能,归根结底是一种兼容并包的传统文化。

正是凭借这种包容性,妈祖文化得以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向外传播。郑和将妈祖视为自己的心灵依托,开洋之前必先祭扫礼拜,所到之处无不建庙立碑。妈祖的美名远扬海外,成为维系中国与“海丝”沿线国家文化交流的精神纽带。

不仅如此,妈祖文化还在增进两岸友谊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0年前台湾渔船直航湄洲的故事至今让人动容。1989年,海峡两岸尚不能直航,200多名台湾民众分乘20艘渔船,冲破重重阻力抵达湄洲岛,开创了自1949年来两岸大型船队直航的先例。此后30年间,闽台两地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今天,在湄洲岛入口的醒目处可以看到,台胞进岛享受和岛上居民同等的门票全免待遇,这是湄洲人对“两岸一家亲”理念的朴素表达。

2009年,妈祖信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古老的妈祖文化焕发出蓬勃生机。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妈祖文化担负起促进中外民心相通的使命。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发挥妈祖文化等民间文化的积极作用”,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应运而生。妈祖文化跨越千年时空而不朽,在新时代开启了全新航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