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历史与文物│母城的变迁——从江州到渝中

 细雨青衫 2019-11-21

母城的变迁——从江州到渝中

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主城高踞华蓥山余脉之上,长江与嘉陵江在此交汇形成半岛之尖。城在山上,城又处于众山之中。“山城”便成为这座城市最贴切的别名。

重庆历史悠久。渝中区是重庆的“母城”,见证了重庆城市发展的变迁,称谓上也经历了从江州到渝中的变更。据现存史料记载,从夏商周至明清时期,“母城”先后有四次大规模的修筑。

1.战国时期:张仪筑城

公元前316年,秦灭巴国后设巴郡,并在原巴都置江州县作为郡治所在,这就是《华阳国志·巴志》中所记载的“仪城江州”。但因仅有这四个字的记载,仪城江州的具体信息至今不为人知。有人根据考古发现推测,张仪所筑的江州城大约在今千厮门——小什字——东水门一线的北面,而且主要部分在山脊之东的长江一侧。

2.三国时期:李严筑城

建兴四年(226年)春,蜀汉“都护李严自永安还江州,筑大城” ,“更城大城,周回十六里,欲穿城后山,自汶江(今长江)通水入巴江(今嘉陵江),使城为州(洲),求以五郡置巴……造苍龙、白虎门,别郡县,仓皆有城”。李严计划扩大江州城并想凿穿渝中半岛后山的鹅项颈,使江州形成为三面环水的易守难攻之势,这个计划最终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李严修筑的江州城,城周围为汉制16里,约今7公里,南线大致相当于今朝天门以南起西南沿江至南纪门,北线约在今新华路、人民公园、较场口一线,面积约2平方公里多,约等于今天人们所习称的“下半城”,成为重庆城市发展的基础和母城区。

3.南宋嘉熙三年(1239年)夏:彭大雅筑城

蒙古大军压境,四川安抚制置副使兼知重庆府彭大雅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抢筑重庆城以加强重庆防务、巩固南宋西线防区。嘉熙四年(1240年)春,重庆城扩筑完成。对此,《宋季三朝政要》评价道:“彭大雅守重庆时,蜀已残破。大雅披荆棘,冒矢石,竟筑重庆城,以御利阆、蔽夔峡,为蜀之根柢。”此次筑城,出于防御需求,城西线由李严所筑江州城的半岛山脊线的大梁子移至今临江门、通远门一线,山脊线以北的大片缓平地带和原城西的制高点(今七星岗自来水厂水池区)已筑入城内,范围已较李严旧城扩大一倍余,初步奠定了明清重庆城的大致范围。

4.明洪武年间:戴鼎筑城

重庆卫戍指挥使戴鼎在彭大雅所筑的宋末城址的基础上,重新用条石修砌,“沿江为池,凿岩为城,天造地设”,这是重庆历史上第四次大规模筑城。据乾隆《巴县志》记载:“明洪武初,指挥戴鼎因旧址砌石城,高十丈。周二千六百六十七丈七尺,环江为池,门十七,九开八闭,象九宫八卦。朝天、东水、太平、储奇、金紫、南纪、通远、临江、千厮九门开,翠微、金汤、人和、凤凰、太安、定远、洪崖、西水八门闭。”清代对重庆府城垣的修整并未超过戴鼎所修筑的城墙范围,因此这次筑城确立了明清重庆城的范围,也奠定了今天重庆母城基础。

秦朝张仪蜀汉李严南宋彭大雅明代戴鼎的四次大规模筑城,是重庆城市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使得重庆城市空间范围不断向外延伸,初步奠定了重庆城市空间格局。进入民国后,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该区域城市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清代《增广重庆地舆全图》

《增广重庆地舆全图》是我馆收藏的一件珍贵文物,由晚清綦江人刘子如绘制。从地图上可以看到,古城中街巷纵横交织,会馆钟楼错嵌其间,整个主城半岛被17座城门包裹其中。

朝天门是17门中最重要的城门,曾是大夏国水陆运输的总枢纽,明末在此设朝天水驿,清代又设朝天路驿。此外这里还曾是迎接皇帝下达圣旨、接待王公钦差的码头。

如今幸存的古城遗址仅剩两处:位于城正东的东水门,因城门面对滔滔长江而得名。它曾是古城通往南岸,连接川东、沟通商旅的重要门户。

另一处是古城的后门——通远门,它屹立于城正西的七星岗和平隧道处,是17座古城门中唯一连通陆地的门户,曾是重庆通往成都古驿道的起点。

民国十年(1921年),重庆商埠督办杨森规划将江北县城一带发展为新商埠区,以新区建设为主,旧城(渝中区重庆古城)改造为辅。计划在重庆旧城城廓外修建两条公路,改造加宽城内街道,并整理城内明沟暗渠。后因杨森战败东逃宜昌,该方案中止。

重庆的市政建设始于1926年,时任重庆商埠督办潘文华在公署内设工务处专司市政建设,1927年成立市政厅后改为工务局,先后修建了中区干道、南区干道等道路以及平整施工通远门外广大地区的场地以扩展新市区,同时对旧城区加以改造。到抗战爆发前,该区域南区干道、中区干道等城市道路先后建成,沿江有了一些近代的码头设施,邮政电信、电力供应与路灯、自来水、公共交通等城市公共事业先后开办。20世纪30年代中期,城区由临江门、通远门、南纪门一线以东扩大到曾家岩、两路口、兜子背一线,面积增加约2倍。

抗战时期新发展的商业区——都邮街

全面抗战爆发后,重庆成为战时首都。随着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大量的军政、文化、教育单位和工矿企业迁渝。各迁渝单位租赁或新建房屋,城市迅速膨胀。各种简易房屋和厂房、工棚很快在旧城区、新市区的旧有空地上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上清寺、两路口一带迅速发展。这一时期,修建了两浮公路和市区三大马路,并以都邮街广场片区为重点对旧城进行道路体系改造,使得上、下半城形成整体,促进了城市中心地区由下半城向上半城的转移。

重庆市旧城新区已/未成公路略图(1935年)

古重庆城被分为上半城下半城,以今天的新华路为南北界,长江沿线从朝天门、翠微门、东水门、太安门、太平门、人和门、储奇门、金紫门、凤凰门、到南纪门为下半城;嘉陵江沿线从朝天门、西水门、千厮门、洪崖门、临江门、定远门、通远门、金汤门、到较场口为上半城。

下半城(上图灰色区域)因水路码头而兴盛,是重庆繁荣的发祥地,直至20世纪四五十年代都还热闹非凡,随后才逐步被上半城所代替。

1951年最新重庆市街道图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该区域的城市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行政范围不断扩大,城市面貌变化显著。

1950年6月,原重庆市第一区至第七区命名为第一区。1952年10月7日,李子坝、遗爱祠、黄沙溪划归为第一区管辖。

1955 年 11 月,第一区改称市中区。1995 年 3 月,大坪和化龙桥街道划入市中区,市中区正式更名为渝中区在城市建设方面,城区道路和对外交通建设有了飞速发展,市政公用事业明显改善,先后新建或改扩建了北区干路、捍卫支路、嘉陵新村公路、牛角沱嘉陵江公路桥、成渝铁路、两路口缆车、朝天门缆车、朝天门码头等交通设施,新辟了大田湾体育场、重庆市人民大会堂、枇杷山公园、劳动人民文化宫、少年宫、山城宽幕电影院等公共文化设施。

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渝中区城市发展迎来了新飞跃。解放碑商圈高楼林立、国际知名品牌纷纷入驻,大石化区域异军突起,历史文化街区积极建设,轨道交通发展迅猛,倾力共建“美丽半岛、幸福渝中”。

渝中区龙湖时代天街夜景

历史铸就了如今的渝中,这里不仅是重庆的发祥地,更是重庆母城文化的所在地。时代前进的浪潮让渝中持续焕发着光彩,而因为厚重历史文化的滋养以及历史记忆的灌溉,未来渝中的“风景”更值得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