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简单、平和的中医治疗方法,只需要一根手指

 为什么73 2019-11-21
本文导读 

答摩邀请京城中医导引名家傅家的公子傅弘老师,来聊聊大家学习中医的共同疑惑:针刺、艾灸、刮痧、中药等各种中医治法有什么不同?而几近失传的中医导引术是怎样的疗法?效果好吗?

点击下方音频,您可以边听边看文字。长按文末海报识别二维码,即可免费收听傅弘老师的最新直播《学中医必经的三个阶段,你在哪一阶?


▲点击收听音频,以下为文字版

大家好,我是傅弘。今天直播的主题是:不同的中医技法对于经络穴位的认知有哪些不同。我也会从我的角度说说如何把这些中医技法学好。

四种技法特点对比

针、灸、药、砭(刮痧)

1.针-重穴位间的配合

针法,重穴位间的配合。

可能是因为導引按蹻不能用太多穴位的特性,我是比较建议针灸用尽量少的穴位。因为用的穴位越多,穴位就越不是穴位,而变成了体系中的一个节点。

就好像一个人是独一无二的,在一个三口之家中大家会去了解他的习惯、脾气、优点和缺点,但是当他走出家门,从一个国家的角度看一个人,那么他就只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一份子,社会机器中的一个节点。

当然了,如果能把很多个穴位统筹好也是一件很厉害的事情,就好像统兵打仗,一个将领能统筹的兵越多代表这个将领就越厉害。

就好像当年刘邦同韩信聊起这个话题,有「韩信用兵,多多益善」的典故,代表韩信用兵很厉害。

刘邦问韩信:「我能带多少兵呀?」

韩信说:「不过十万兵。」

刘邦又问韩信:「那你能带多少兵呀?」

韩信回答:「我带兵多多益善。」

刘邦听完就笑了:「多多益善,何为我禽(擒)?」

韩信赶紧说:「陛下不是会用兵,是会用将,我的技能能学习,陛下的技能是天赐的,学不来。」

当然了,穴位是有限的,并不能真的多多益善,就算把三百多个穴位全扎上也不能把死人扎活喽。通常能把两三个穴位的组合把握准确就已经很厉害了,而且很多病也已经可以治愈了。

只要是看过医书里面穴位歌诀的朋友就清楚,一般的歌诀最多也就是两三个穴位的组合。就好像咱们在《穴位密码》中《列缺》那一节,就会说:「气刺两乳求太渊,未应之时寻列缺,列缺头痛及偏正,重泻太渊无不应。」说了这么多也就是列缺和太渊两个穴位的组合。

通常有两三个穴位的组合就可以治疗一个症状,就算是需要同时治疗多个症状也需要一个统一的治疗思路,简单的来说就是需要发散的时候不能用收敛的穴位,需要提气的时候不能用降逆的穴位。

而且现在很多患者去扎针灸的时候,老喜欢让大夫给他多扎几针,感觉多扎就能好的快点,真不是这样,有时候扎多了反而会影响气血的运行。没有这么占便宜的,又不是去菜市场买菜,买了五斤白菜非要再多送根葱,不能这样哈。

2.灸-重脏腑与气血功能

灸法重身体各脏腑与气血的功能,而难生津治燥。

艾灸的特性太突出了,其实能说的地方反而不多,只要能理解各个脏腑的功能,并找到可以表达这个功能穴位就可以发挥艾灸八成的功效了。

大家在学习艾灸的时候可以多注意气血与脏腑的功能,并找到对应的穴位,也就是因为艾草的功效过于突出,所以有时学员们很容易忽略一个问题:现在所产生的功效到底是艾草的,还是穴位本身的?搞清楚了这个问题也许大家艾灸的水平就能更上一层。

3.药-重药气与脏腑的影响

药法重药气与脏腑的影响,而难通经络治细节。

大家都知道,药材也会归经,入脏腑,其实都讲究一个同气相求。

同气相求在用经络穴位的中医方法之中,可以代表同名经络之间的气血关系,比如胃经和大肠经同为阳明经,两者就会相互影响。

有时候足阳明胃经的病就可以通过手阳明大肠经去治疗,相反手阳明大肠经的问题也会受到足阳明胃经的影响。这是用经络穴位的治疗方法。

而中药之中也讲究同气相求,指的是利用药气和身体的共鸣。比如:

叶子类比较轻灵的植物部位多是治表症,

树皮类的药材多是固表,止汗的。

根茎类的药材多是固本培元的,

中空的药材多是通气,利水的。

这就是中药里面的同气相求。内服药当然不用考虑具体穴位这种细节,但是外用药可以考虑呀。我们就专门做过这样的一个项目,为每个穴位设计一个药方来还原这个穴位的功效,然后把这个药方贴在穴位上,就可以激活穴位的功效。用的也是同气相求的原理。

4.砭-重表里关系

砭法重表里关系,难收敛气血与调整五脏关系。

砭术是中医所有技法之中我个人研究最少的一种,但并不代表砭术不好用,反而在我看来是所有中医技法之中是驱邪最好最直接的一种,不管风寒暑湿燥火那种邪气,无论是藏在皮、肉、筋、骨、脏腑的邪气都能驱散。

这是非常厉害的方法,只是需要使用者能真正找到这些邪气,不然只能误伤正气。就好像你有了最快的刀,最锋利的剑,但是一剑挥出,自己人倒下一片,但是敌人毫发无伤。多尴尬。

導引按蹻的简单与困难

先看看《黄帝内经》上对于導引按蹻的记载如何。

它得困难在于需要太多的理论知识,需要考虑脏腑、气血、经络、邪气、节气、环境等诸多因素,最后选定一个穴位治疗。

简单来说,導引按蹻是一个十分注重细节的中医技法,先找到了症状所对应的脏腑,然后思考这个脏器和其他脏器间的关系寻找破局的突破口,最后确定经络和穴位。这一系列的思考过程是導引按蹻最难的地方。

同时对于学习中医来说,導引按蹻又是非常友善的,因为每一个穴位的使用,都不仅是理论,而是一种感受。通过一个穴位去感受身体有哪些变化,再去研究中医理论时就会更加容易把理论和感受联系起来,从而对于原本空泛的中医理论具有感受性的理解。

導引按蹻对于穴位的认知

導引按蹻对于穴位的认知,就是每一个穴位就是一个知识点。对于知识点咱们要去学习它、感受它、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人物、身体状况下,去压榨、去挑战穴位的每一丝的功效。

当你学会了这条经络上所有的知识点,那么你就学会了这条经络,学会了这条经络,就学会了这个脏腑。五脏六腑都学会了你就已经是大师了。所以说,穴位就是在医学这条路上的阶梯,每学一个穴位就相当于在这条路上多走了一步。

盲人摸象的成语大家都知道吧,这个成语在我看来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只是一种学习方式。世间的真理和人体的奥秘是摸都摸不到的,对于我来说,穴位就变成了一个支点,我相信只要坚持摸下去总会摸清楚的。

北方这边喜欢玩核桃文玩的人,都会用一个字:盘。盘核桃,摸清对方底细是盘盘道。按蹻就是一个盘道的过程。

先是学穴位,有了穴位的基础自然就会过度到中医理论,五脏五行关系,脏腑功能,气血精津神之间的关系,五运六气……也许每个人学习的顺序不同,不同也无所谓,总之兜兜转转都会把这些知识学完。

这些知识拼凑起来,说白了就是生命的运转规律,也就是生命之道。

導引按蹻过程中的感受

通常在導引按蹻过程中会出现的感受是酸麻胀痛,凉热风湿。酸麻胀痛是四种不通,凉热风湿是邪气排出时的感受。

当然也会有很多不常见的身体反应,什么睡觉、打嗝、放屁、闹肚子、抽筋,千奇百怪,希望大家不要被这些奇怪的反应吓住,也不要执着这些感受,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多去思考一下其中的医理,这也是认识自身的一个过程。

導引按蹻的操作方法

導引按蹻的操作方法是用手中指(家传方法讲究用中指)的指尖附近点按住穴位,要领为:轻、静、向。

《黄帝内经》中记载中医的这五种方法是按照东南西北中这五个方位来阐述的。

而導引按蹻在中央,从五行上来讲,中央为土。厚土有承载之功,运化之力。導引按蹻也是这样,它未必是最强的中医技法,但是它是最中庸平和的方法

由此观之,五行之土,所以居水火木金四者之中,而其为用,则在四者之间也。此为土之运化之道也。

孟子云:「得道者多助。」既得道,導引按蹻可为助,针灸砭药皆可为助,一通百通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