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50、60年代是一个命运多舛的时代。 先来看看那时候人们的工资: 1956年国务院制定的工资标准中,从元帅到准尉,从国家元首到办事员共划分为24个级别,工资从45元到594元不等,级与级之间最多相差50多元,最少只相差5元。因地区类别不同(全国划分为4-11类),同级地方干部相差10-40元。 当时城市居民每人每月的平均生活费仅为八九元,三、四十元的月工资就能养活一个五口之家。 1958年教师领取工资单:72元 1955年工厂工人工资:27元 五十、六十年代工人的基本工资是:学徒工生活费18元,一级工33元、二级工40元、三级工48元、四级工56元、 五级工66元 、六级工76元、七级工87元、八级工99元。每个月27元工资相当于学徒刚满师,尚未被评上一级工。 再来看看那时候的物价: 1.大米0.23元/斤的价格,这是优质大米——“小站米”的价格;一般的南方粗大米是在0.13元—0.16元/斤之间。 2.当时的大多数的水果在0.1—0.3元之间。那时的国家级运动健将每天的水果费补助是0.2元,就是一个佐证。 3.小学的学杂费是每学期2.5元;中学的学杂费是每学期5元;大学不收学杂费,按家庭计算,如果人均收入低于30元,则每月发给大学生18.5元的助学金。 4.冷饮价格:小豆、红果冰棍每支0.03元,奶油冰棍0.05元,雪糕0.1元;汽水每瓶0.15元;冰激凌0.25—0.3元。 5.服装是一身棉布制服15—18元,一身运动服大约也是这个价格。 6.小儿书薄厚不同一本在0.03—0.25元之间。 7.纯毛澳毛毛毯80元。 8.香烟价格:大中华(带过滤嘴)0.72元盒、大中华0.6元一盒;红蓝牡丹0.49—0.51元、群英0.47元、红金0.33元、飞马0.28—0.3元、战斗0.2元、春耕0.11元;还有一毛找的,即0.9分。 火柴0.02元一盒。 9.餐饮:10元吃一桌大餐。茅台酒8元一瓶、五粮液5元一瓶、汾酒和西凤酒是2.5元一瓶。 10.锁具:普通挂锁0.15—0.3元,三排密码锁0.28—0.32元。 所以十块钱在当时能买到什么呢? 1. 78斤大米 2. 50斤苹果 3. 中学一年的学杂费 4. 100根雪糕 5. 13盒大中华香烟 6. 5000盒火柴 7. 一瓶茅台 8. 两瓶五粮液 9. 四瓶汾酒 10. 66把挂锁 根据通胀率来算的话,1960年代的10块钱约相当于现在的500元 现在的500元能买多少东西呢?
|
|
来自: 古董花瓶ap1rmc > 《建筑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