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原:“三集中”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昵称52776266 2019-11-22

规模化经营带动村集体

每年平均增收约5万元

记者从平原县了解到,从2017年起,该县历经探索寻路、示范引路、推广拓路三个阶段,加速一二三产融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闯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

“发展思路是走规模发展之路、举绿色生态之旗、供优质高端产品、筑城乡融合高地;发展路径是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社区集中。”平原县委书记王洪霞对记者说。

时间回到2017年5月18日——平原县前曹镇郑庄村“两委”大院内,连续7个夜晚灯光亮至深夜。一场“农村改革”,悄然发轫于这个普通的小村庄。

随着年轻人进城务工、居住,郑庄种粮主力军加速流失、弱化,村里党员和村民都在思索一个问题——地,将来由谁种?平原县、乡也在破解一个问题:如何增强农村党支部服务功能,增加村集体收入。 

问题是改革的动力,也在凝聚变革的合力。经过多次波折和磨合,最终郑庄村在全县第一个走上了党支部领办创办土地合作社之路,平原县第一个合作社章程在这里产生,第一个合作社理事会在这里成立。

剖析平原县乡村振兴“郑庄模式”,它的核心就是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它的特征就是农村党支部主导,它的亮点就是打破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模式。“没有土地的规模化,就没有农业的高效现代化。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农业大县推进乡村振兴,最根本、最现实的路径就是发挥土地优势,做好土地文章,打破‘一家一户’土地分散经营模式。”平原县委书记王洪霞说。

平原把乡村振兴的第一步落在土地规模经营上,背后有更多的现实考量,平原县委副书记孙丰勇说:“平原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最大的资源是耕地,而最大的瓶颈也是耕地——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制约了现代生产,粮食主产区乡村振兴,首先要在土地规模经营上做文章,让包袱变财富,让土地生金银。”

2017年以来,平原把发展土地规模经营与夯实基层党建,党支部领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结合起来,稳妥推进农村党支部领创办工作,探索了三种模式:领创办 龙头企业的桃园模式,领创办 田园专业合作社服务的王杲铺模式,领创办独立面向市场的郑庄模式。目前,全县累计成立党支部领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236个,流转土地16万亩,带动村集体每年平均增收约5万元。

博士硕士主动下乡村

破解农业现代化瓶颈

距郑庄村15公里的桃园街道,另一种尝试也在进行。

2017年6月,山东鲁望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向桃园街道提出,希望能给他们流转出上万亩成方连片土地搞现代农业。9月,桃园街道发动22个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将2万亩土地以入股的形式,集中流转给了该公司。

土地规模化种植带来的变化是多方面的。

今年29岁的何石宝是西南大学的农学硕士,尽管导师帮他介绍了在城里的工作,可看到“平原县有良田百万”的招才宣传时,他心动了。

2018年5月面试的那天,何石宝看到了在地里忙活的平原县鲁望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孔繁涛。成千上万亩流转土地展现的现代农业的未来,让他激动不已。除了每月6000元的工资,县里还有人才补贴,最终他决定留下来。两个月后,他的妻子、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的许幸来了,农学硕士董善辉、孟程程也来了。他们带来了现代化种植理念和技术。

2019年开始,这些硕士们当起了农场主,每人负责1000亩地。桃园街道计划再用3至5年的时间,通过“领办创办 各类规模经营主体”的模式,对全街道8万亩耕地全部实施规模化经营。

平原县顺势而为,于2018年11月19日举办了“携手‘强企名校’开发共建百万亩绿色农业生产基地研讨洽谈会”,由146个企业、合作社组建的“平原现代农业产业联盟”揭牌成立。先后与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等25家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建立“科技小院”项目,与青岛农业大学合作建立“两院一基地”,与省科技厅共建了“农科驿站”。67名博士、硕士领衔的农业专家团队在平原当起了“田把式”。

土地产业人口“三集中”

打造乡村振兴桃园示范区

土地集中起来,要交给谁去种?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要往哪里去?平原乡村振兴的第二步就是要解决“人”的问题,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平原打造乡村振兴桃园示范区,按照“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街道驻地集中”的原则,建设“三大功能区”。

在今年德州市上半年协同发展督查评议现场会上,德州市委书记陈勇充分肯定了平原县的做法,指出“平原县以产业思维抓乡村振兴,通过与山东土地发展集团、鲁望公司合作,建设桃园示范区项目,撬动村庄整合、土地流转,一次性拆迁13个村庄,置换出1900多亩增减挂钩指标,值得学习借鉴”。

“通过农村党支部领创办,打破了‘一家一户’土地分散经营模式,平原走上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建设桃园示范区,改变了‘一村一落’人口分散居住格局,平原创建人口有序集中居住布局。”平原县委副书记、县长袁志勇说。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率先突破,平原把突破口定在桃园示范区,为平原乡村振兴闯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子。

以党支部“领创办”为抓手,推动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2017年6月份,平原县被列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桃园街道办事处率先完成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推动土地规模经营夯实了坚实基础。通过实施党支部领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桃园街道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土地集中起来,实现规模经营。目前,全街道已有34个村庄成立了党支部领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4万亩土地流转给山东鲁望集团,50%的土地实现了规模化经营。

以携手“强企名校”为手段,推动产业向现代园区集中。桃园街道办事处把能够实现规模化经营的8万亩现有耕地,集中打包对外宣传推介,规划建设了畜禽加工、粮油加工、果蔬加工、农副产品仓储物流等“五大核心区”,将优质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目前,该项目已与中国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省科技厅建立合作关系。下一步,鲁望集团逐步发展“千亩地 万头猪 智慧管理”的现代农场,打造“土地集约经营、产业深度融合、种养加循环、农工商齐发展”新模式的示范基地。

以土地增减挂钩政策为保障,推动人口向街道驻地集中。2018年,平原县被列为全省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县,桃园街道与山东土地发展集团合作,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资金,在街道驻地统一规划建设110万平方米的小高层住宅区,项目旨在“为父老乡亲造生态宜居的心仪住所,为子孙后代留下可以传承的美丽村落”,将54个村庄分期分批实施拆迁,引导人口向驻地集聚。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 吴绍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