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烟雨“长安”

 鹿渌 2019-11-29

西园文史·第16期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侯鸿鉴著《锡金乡土地理》记:离城二十七里有巨镇曰长安桥。由北城行十里外至荡头镇,复行五里曰寺头镇,更行十二里即长安桥镇矣。镇分东西两街,田亩肥沃,蚕桑颇盛。

巨镇长安桥为长安季氏世代聚居地,街镇为季氏所创无异议。然街镇始创形成确切年代,邑志等文献并无明确记载。不过围绕长安桥建街历史及变迁,坊间各种不同版本的秘闻掌故却层出不穷,如“季氏发迹五大横财说”、“建街诬告仿造皇宫说”等等。记得那时同村有一王姓妇人,笔者少年时就常于村头田间,多次听其有声有色述说长安桥典故。那妇人是个故事篓子,世代为村北“范氏大墓”(俗称“范老坟)坟堂屋坟丁。坟堂虽处偏僻,却是茶馆酒肆信息集散之地。听其诉说乡间口口相传、真假难辨的长安桥故事,足可以编场大戏。或也许本就是某折子戏文而来,未作考证。

街头传闻不足为信。藉近年兴起的家谱热,笔者赴上海图书馆,细查了清光绪十四年至二十一年(1888—1895)季春旭等纂修《季氏世谱》“锡山季氏宗谱”之“旋溪季氏卷”,长安桥街镇始创历史之谜终于有了答案。

“旋溪季氏家乘”关于长安季氏渊源及始创长安桥街历史,开宗明义有记:

“自宋太常公扈驾南渡占籍海虞,至八世宗源公生子六,长希宰公。阅四传至孟文公,避士诚之乱,与倪云林先生偕隐于蓉山,因卜居旋溪焉。旋溪者,古名也。其水自西北而东南,自东南而复回至西,是以名曰。”并称“长安桥龙脉起自西祠,前有水潭,流甚急,深一十有八尺,永无枯涸,之时环绕有致,名曰旋溪。”

            (长安季氏始祖孟文公)

季钫有文:“自高祖圣清公创建长安桥,后人咸称之焉。其地为锡金之介,有陡山、西高、芙蓉诸山环绕其间,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是我季氏聚居于此也。”

季圣清建长安桥街,与季氏及民间传说一致。至此,长安桥街始创年代即呼之欲出。

            (长安桥始创者季圣清)

查季圣清生平,其名庆尔,原名夷光,字圣清,雍吉公四子,例赠修职郎修选训导太学生,生于康熙十四年乙卯(1675)闰五月二十五日,卒于乾隆元年丙辰(1736)九月二十一日,年六十二。其父雍吉公康熙二十四年(1685)殁时,其尚年幼甫十一龄。诸子虑其少且业薄,欲迟与析产。其少年有志,慨然曰:“贫富命也!第虑无以为读书地。”遂弃举子业,专事生产,因天乘地,谨身节用,不数年家业隆起。购书籍,延师友,督课子孙,家居黎明即起。营油坊,织蚕桑,置田亩,迅为一邑首富。遂大兴土木,引太平港水域开掘直河筑“万安、宝安、长安”三座石拱桥,仿城制“九宫格”以直河三桥为中轴,聘香山匠人,建长安前街、后街,造气势恢宏的“崇素堂”、“绍衣堂”、“攸宁堂”、“保宜堂”等豪华宅第,留下“一宅跨二县”、“一浜三环洞”、“进浜十码头”、“三间一石沿”、“九间一屋脊”等千古美谈,使长安桥镇清初即一跃成为锡北闻名的“米码头”、“布码头”、“油码头”。

                   (古镇长安桥)

于此,长安桥街始创形成年代,推断约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至康熙五十四年(1715)之间。康熙三十九年(1700)季圣清其年二十五,苦心经营创业积累成巨富已属奇迹。康熙五十四年(1715)其年四十五,建街应不晚于康熙末。雍正二年(1724)析无锡为无锡、金匮二县,是以长安桥内河浜为分界,河西为无锡县,河东为金匮县,亦即说明此时长安桥街业已建设形成。

谨以此文纪念长安先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