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洪宪瓷图片怎么鉴定估价?

 景德镇的瓷 2019-11-22

  资本参与房地产热情非常高,但是如果深层次地参与房地产你就发现,你仅仅买了房子是行不通的,房子里如果没有书画艺术品它就缺了灵魂。现在,富人们选择了艺术,未来,富有的也将是懂艺术的人。未来一个广阔的市场就是艺术品的消费市场,是因为大家都有自己的非常温馨的房子,于是乎他必须有一个能够与这个房子相匹配的艺术品;有多少钱的房子应该匹配多少钱的艺术品!书画收藏会使你变得富有!

  洪宪瓷在“洪宪”短暂时期,这些瓷器受众人喜欢,它的胎细、绘画工艺都制作优异,特殊在名目上有篆书和楷书,色泽红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珍藏价值。前年在国内拍卖会上一只“瓷”《粉彩荷塘蜻蜓蒜头瓶》高28厘米,价为10780元;《粉彩花卉纹花盆》一对,直径16厘米,价为154000元;《粉彩花鸟纹瓶》一只拍卖价为55000元。

  曾经的拍场上,明清瓷器市场行情甚好,高价频出,瓷器则一直在其死后充当低调配角。不外近两年,瓷器一直攀升,渐受青睐。2011年,在纽约苏富比春拍上,一件仿乾隆霁蓝描金开光粉彩花卉纹双耳瓶以约1.098亿元,这个价位在瓷拍卖里照旧,震惊海内外。

  瓷、洪宪瓷、新粉彩瓷和生涯日用瓷,是瓷的四大品种。仿制雍正、乾隆时期的瓷器惟妙惟肖,险些难辨真假,约1.098亿元天价就发生于此。洪宪瓷也是近代瓷器珍藏家们所追捧的稀世珍品,为袁世凯定制的以“居仁堂制”为名的瓷器,其烧造质量并不亚于历代官窑。据业内人士先容,这批瓷器只做了6000余件。而初期的“珠山八友”,以瓷入画,用胎作纸,在瓷板上彩绘,缔造了秀美而大气的新粉彩。粉彩瓷板画罗致了中国文人画的营养,所绘形象无不细腻绝伦。

  专家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精品瓷器还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它虽会随着行情的优劣而升沉,但比起已炒到高价位的字画等艺术品,没有泡沫可挤压,从恒久看,仍处于上行通道。

  明代永乐、宣德、清代康熙的江西瓷器的胎釉各具特色。永乐时期白釉最负盛名,釉质肥厚,润如堆脂,纯白似玉,釉面光净晶莹;胎色纯白,胎质细腻,并且有厚薄不均现象。如在强光下透视可以看到胎釉呈一种粉红、肉红或虾红色的倾向。这一特征,是其它瓷器中所没有的。明代宣德年间,与明永乐年间时间虽近,但瓷胎釉色却迥然不同。同一器皿,永乐胎厚,宣德太薄。宣德时大件琢器底部多无釉,露胎处常有红色点,俗称“火石红斑”,还有铁锈斑点。

  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改国号为“洪宪”。他只做了八十三天的夭折天子,却留下了一批瓷器史上品质的瓷——洪宪瓷。

  1916年头,袁世凯委派庶务司长郭葆昌(字世五)赴江西监烧洪宪御瓷。为了这批瓷器,他破费了140万大洋,折合白银约为一百万两。据郭葆昌的外孙马常先生回忆,这批瓷器约有四万件,也有纪录称只有六千件。岂论四万件照旧六千件,分摊到每件瓷器上的成本都是很是高昂的。据清史档案纪录,乾隆时期,景德镇御窑每年要上交瓷器四到五万件,而朝廷一年拨付的用度才三万两白银。洪宪瓷云云不计工本,虽然备极细腻,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也可以算是官窑瓷器。

  鉴别胎质主要是观察底足。一般来说,元代瓷器底足多露胎而且胎质粗糙;明、清瓷器有款者底多挂釉,清朝中叶以后则露胎者渐少。但无论任何时代器皿,在圈足的边缘或口边露胎之处,大都可以看出火化的特征。如元代瓷胎多粗涩而泛火石红色,明、清瓷器则比较洁白细腻,很少含有杂质,看不见火石红色。这主要是原料本身质量改变的结果,以及制作方法和火候的不同所造成。从而也自然形成了早晚,真伪之间的一条分水岭。总之,辨别胎釉既要用眼来辨其色泽、厚薄、片纹、气泡,也要用手摩以别粗细,用指扣敲以察音响。必须耳、目,手三者并用。

  郭葆昌赴江西后,先为袁世凯督烧“居仁堂”款的瓷器。同时,他还为北洋军阀徐世昌(署“静远堂制”款)和曹锟(署“延庆楼制”款)各烧制了一批瓷器。主要有陈设瓶,杯、盘、碗等日用瓷以及成套的餐具。胎质细白而轻盈,釉面皎洁,器型细腻,少有大件。这几批瓷器是同时烧造的,但由于用途差异,威风凛凛威风凛凛虽然类似,也不完全一致。

  古董并非越老越值钱。民国赵汝珍《古玩指南》中谓:“误解者以为古玩之可贵,只在年代,凡古物即可贵,而愈古愈可贵。其实皆非也。”又说:“古玩本质之精妙,做工之精良,后世所不能仿做者。”物以稀为贵,物以珍为贵。有些古玩当时就已珍贵了,如宋代五大官窑,官、汝、哥、钧、定窑瓷,有“宁要官钧一件,不要庄园一片”的美誉。明清官窑有御陶官监制,胎质、颜料、样品要皇帝御批方可制作,而多余品一律毁掉,严防流入民间,且时、工、胎、料、材不计成本。而存世较多且做工粗糙的久远汉代生活所用之陶器到现在也不怎么值钱,还比不上一件晚清官窑瓷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