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僧一道“夹住”贾宝玉却是为何?

 LOVE天使的外婆 2019-11-22

(2019-5-24)

《红楼梦》前八十回写了两个人出家,一个是第一回甄士隐,文本说,甄士隐拄了拐杖挣挫到街前散散心时,忽见那边来了一个跛足道人,口内念着《好了歌》,甄士隐遂将《好了歌》解注出来。那疯跛道人听了,拍掌笑道:“解得切,解得切!”士隐便笑一声“走罢!”将道人肩上褡裢抢了过来背着,竟不回家,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

另一个是第六十六回柳湘莲,文本写,柳湘莲出门无所之,昏昏默默,自想方才之事。原来尤三姐这样标致,又这等刚烈,自悔不及。湘莲警觉,似梦非梦,睁眼看时,竟是一座破庙,旁边坐着一个跏腿道士捕虱。湘莲便起身稽首相问:“此系何方?仙师仙名法号?”道士笑道:“连我也不知道此系何方,我系何人,不过暂来歇足而已。”柳湘莲听了,不觉冷然如寒冰侵骨,掣出那股雄剑,将万根烦恼丝一挥而尽,便随那道士,不知往那里去了。

我们再来看看高鹗是如何写贾宝玉出家的,第一百二十回文本:

一日,行到昆陆驿地方,那天乍寒下雪,泊在一个清净去处。贾政打发众人上岸投帖辞谢朋友,总说即刻开船,都不敢劳动。船中只留一个小厮伺候,自己在船中写家书,先要打发人起早到家。写到宝玉的事,便停笔。抬头忽见船头上微微的雪影里面一个人,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向贾政倒身下拜。贾政尚未认清,急忙出船,欲待扶住问他是谁。那人已拜了四拜,站起来打了个问讯。贾政才要还揖,迎面一看,不是别人,却是宝玉。贾政吃一大惊,忙问道:“可是宝玉么?”那人只不言语,似喜似悲。贾政又问道:“你若是宝玉,如何这样打扮,跑到这里?”宝玉未及回言,只见舡头上来了两人,一僧一道,夹住宝玉说道:“俗缘已毕,还不快走。”说着,三个人飘然登岸而去。贾政不顾地滑,疾忙来赶。见那三人在前,那里赶得上。只听得他们三人口中不知是那个作歌曰:

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

谁与我逝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

贾政一面听着,一面赶去,转过一小坡,倏然不见。……

比较三人出家的描写:一个“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一个“随那道士,不知往那里去了”,一个“一僧一道,夹住宝玉说道:‘俗缘已毕,还不快走。’”贾宝玉出家的情形与甄士隐、柳湘莲差别太大了,可谓天壤之别!

贾宝玉出家的时机,在他和贾兰参加乡试考完离场之后,贾政扶贾母灵柩到了金陵安葬毕返京途中。

“一僧一道,夹住宝玉”何意?“夹住”就是“架住”、“绑架”,体味“俗缘已毕,还不快走”,就是僧道二仙“绑架”了宝玉,强迫他出家。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自古哪有“绑架”人出家的?《红楼梦》中人出家都是自愿的,妙玉带发修行,只为“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清虚观张老道土出家俢道颇有故事性,因为年轻时婚恋受挫,自愿当了荣国府二代国公贾代善的替身,曾经先皇御口亲呼为“大幻仙人”。贾府四姑娘“独卧青灯古佛旁”,是因为“勘破三春景不长”。贾宝玉是“有宿慧的”,早在第三十回宝黛生气时,宝玉就说过:“你死了,我做和尚。”第三十一回这话宝玉又说过一次:“你死了,我做和尚去。”可见宝玉出家绝非头脑发热,无须“夹住”。

再说了,宝玉被“夹住”时所唱的歌词也有问题。“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这的确是“通灵宝玉”的归宿,但为时尚早。第一回甄士隐听只听道人说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那僧道:“最妙,最妙!”“三劫后”处有甲戌眉批曰:“佛以世谓‘劫’,凡三十年为一世。三劫者,想以九十春光寓言也。”推算红楼人物年龄,贾宝玉可活到七十多岁,此时距“归彼大荒”应还有五十余年。到那时,下世造历幻缘的“一干风流冤家”尚在人间的,恐怕只剩宝玉、湘云、惜春、巧姐四位了。

贾宝玉参加乡试离场之后出家,这也太突然了,有违逻辑,也有违因果。贾宝玉出家的原因,既有情感方面的,也有政治方面的。情感方面的原因与张道土有些相似,所以作者设置了个目回名之曰“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政治方面的原因就是贾雨村撺掇权贵(松樵认定是朝中兕派势力之首忠顺亲王)制造的“通灵宝玉案”。

研读者们往往误会,以为贾宝玉情感遭受打击仅仅是指林黛玉魂归离恨天,“木石姻缘”成梦幻——这无疑是最主要的,此外还有一大串女儿遭受荼毒,令他心碎肠断。第二十八回开篇写道:

话说林黛玉只因昨夜晴雯不开门一事,错疑在宝玉身上。至次日又可巧遇见饯花之期,正是一腔无明正未发泄,又勾起伤春愁思,因把些残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伤己,哭了几声,便随口念了几句。不想宝玉在山坡上听见,先不过点头感叹;次后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山坡之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既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欲为何等蠢物,杳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使可解释这段悲伤。

如果说此处还只是宝玉的意想,那么到了第七十八回宝玉的意想便多变为事实了。文本写道:

宝玉自立了半天,别无法儿,只得复身进入园中。待回至房中,甚觉无味,因乃顺路来找黛玉。偏黛玉不在房中,问其何往,丫鬟们回说:“往宝姑娘那里去了。”宝玉又至蘅芜苑中,只见寂静无人,房内搬的空空落落的,不觉吃一大惊。忽见个老婆子走来,宝玉忙问这是什么原故。老婆子道:“宝姑娘出去了。这里交我们看着,还没有搬清楚。我们帮着送了些东西去,这也就完了。你老人家请出去罢,让我们扫扫灰尘也好,从此你老人家省跑这一处的腿子了。”宝玉听了,怔了半天,因看着那院中的香藤异蔓,仍是翠翠青青,忽比昨日好似改作凄凉了一般,更又添了伤感。默默出来,又见门外的一条翠樾埭上也半日无人来往,不似当日各处房中丫鬟不约而来者络绎不绝。又俯身看那埭下之水,仍是溶溶脉脉的流将过去。心下因想:“天地间竟有这样无情的事!”悲感一番,忽又想到去了司棋、入画、芳官等五个;死了晴雯;今又去了宝钗等一处;迎春虽尚未去,然连日也不见回来,且接连有媒人来求亲:大约园中之人不久都要散的了。纵生烦恼,也无济于事。不如还是找黛玉去相伴一日,回来还是和袭人厮混,只这两三个人,只怕还是同死同归的。想毕,仍往潇湘馆来,偏黛玉尚未回来。宝玉想亦当出去候送才是,无奈不忍悲感,还是不去的是,遂又垂头丧气的回来。

“园中之人不久都要散的”,这是一定的,但云“只这两三个人,只怕还是同死同归的”,就想错了——后来事态的进展证实了宝玉的想法彻底错误——“玉带林中挂”,“堪叹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回顾前面,宝玉在情感上曾两次遭受沉重打击。一次是秦可卿死亡,第十三回说:宝玉“如今从梦中听见说秦氏死了,连忙翻身爬起来,只觉心中似戮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声,直奔出一口血来。”一次是金钏儿跳井而死,第三十三回说:“宝玉素日虽是口角伶俐,只是此时一心总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此时也身亡命殒,跟了金钏儿去。如今见了他父亲说这些话,究竟不曾听见,只是怔呵呵的站着。”

林黛玉魂归离恨天在八十回以后,但绝对不会像高鹗所写的那样,林黛玉之死与薛宝钗之婚同时进行。林黛玉之死一定在先,林黛玉死后,天上掉下个大会馅饼,薛宝钗方有机会与贾宝玉成大礼。很遗憾,二宝婚后,宝玉叹曰:“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终身误”误了谁的终身?既误了宝钗的终身,又误了黛玉的终身,更误了宝玉的终身。

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与乾隆帝“此(《红楼梦》)盖为明珠家事作也”之论高度保持一致,一脚踢开第五回判词及配画和红楼梦曲子,全力“颂圣”,“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因而交了两百多年鸿运。孰谓不信,但要看程伟元、高鹗真名实姓,而曹雪芹却扑朔迷离就明白了。世易时移,随着学界对后四十回质疑声的不断高涨,两种声音应运而发,一曰“《红楼梦》后四十回是曹雪芹作品,不是续写”,一曰《红楼梦》乃“曹雪芹著、无名氏续”。高鹗的运气真好!

松樵认为,中国古代小说在续补刊刻甚至作伪时,拿“古本”或“购自冷摊”相标榜,是很常见的事。“程本”序中确实说过,后四十回为历年搜集所得,程高只是整理者。新版《红楼梦》拿“程本”序中的这个说法来否定高鹗续书,将续作者变为“无名氏”,未必有理。其一,“历年搜集所得”实属游戏规则,可信度几乎为零;其二,“程高只是整理者”之说意在强调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一脉相承,系同一作者;其三,解释不了为何程伟元、高鹗真名实姓而曹雪芹却扑朔迷离。

根据第十八回元妃所点的四出戏——《豪宴》、《乞巧》、《仙缘》、《离魂》,贾府败于汤勤式人物贾雨村制造的“通灵宝玉案”,这正是贾宝玉出家旳政治原因。《红楼梦》中所出现过的宝物,或贾家所收藏的宝物,惟“通灵宝玉”可与《一捧雪》中“一捧雪”玉杯相类比。元妃死后,“因嫌纱帽小”的贾雨村,撺掇权贵——朝中兕派势力代表人物忠顺亲王,向贾家索要“通灵宝玉”,贾家百计千方保护,但屡被贾雨村识破。

第一出《豪宴》处有庚辰双行夹批云:“《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第二出《乞巧》处有庚辰双行夹批云:“《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第三出《仙缘》处有庚辰双行夹批云:“《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第四出《离魂》处有庚辰双行夹批云:“《牡丹亭》中伏黛玉死。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长生殿》何以伏元妃之死?我们知道,《长生殿》说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唐玄宗在西逃路上,“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唐玄宗无可奈何,处死了杨贵妃。贾元春的判词云:“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虎兕相逢大梦归”是语带双关,其一,元妃死亡的时间;其二,元妃死亡的原因。从本义上说,“虎兕”是指虎和兕两种猛兽,兕是指犀牛、野牛。在天干地支里,牛和虎是第二、第三地支丑与寅;在十二时辰记时法里,丑时为凌晨1 时正至 3 时正。寅时为凌晨3时正至5时正。也就是说,元妃的死亡时间是“虎兕相逢”的凌晨3时正。元妃死亡的原因,是因为以太子为首的虎派势力失势了,以忠顺亲王为首的兕派势力崛起了,他们以武力逼宫,要求废黜元妃封号,处死元妃。无可奈何,遂于丑时末寅时初赐元妃一张弓,令其以弓弦自缢。

由是,元妃之死和“通灵宝玉案”, 都与以忠顺亲王为首的兕派势力紧相关连。

《一捧雪》中的汤勤与《红楼梦》中的贾雨村十分类似,都是忘恩负义的中山狼,这正是元妃点《豪宴》(《一捧雪》第五出)的苦心所在。《豪宴》戏中演戏,演的正是新编传奇《中山狼》。

《一捧雪》中有一出“莫成代戮”,莫成何许人也?莫家忠义之仆人,长相酷似主人莫怀古。《红楼梦》作者为什么构思甄宝玉与贾宝玉性格和长相一样?根本原因就是为了让甄宝玉先行出家得道成仙,受僧道二仙委托送玉,点化贾宝玉出家,自己则充当贾宝玉替罪羊。这正是元妃戏点《仙缘》的真谛——何仙姑也是委托吕洞宾化度扫花人卢生的。

“通灵宝玉案”之初,贾宝玉曾避祸走他乡,期间林黛玉遭遇乃舅贾政不称意指婚,遂于大观园桃林自缢,即判词所谓“玉带林中挂”。 《牡丹亭》原著中没有《离魂》一出,庚辰双行夹批提到的《离魂》是《牡丹亭》的昆曲演出本,这一出在《牡丹亭》原著中是第二十出《闹殇》,写杜丽娘去世,所以批语说“伏黛玉之死”。杜丽娘死前记起一事来:“我那春容,题诗在上,外观不雅。葬我之后,盛着紫檀匣儿,藏在太湖石底。”这是何意?“有心灵翰墨春容,倘直那人知重。”“那人”便是梦中情人柳梦梅,林黛玉自缢时何尝不是记挂贾宝玉呢?

综上,八十回以后故事情节,都在元妃所点四出戏的隐伏之中。

贾宝玉出家之时,带走了三件宝物——“通灵宝玉”、金麒麟、一股金簪。因为甄宝玉充当贾宝玉替罪羊,薛宝钗“钗于奁内得是非(待时飞)”,为证清白,以另一股金簪自杀,即判词所谓“金簪雪里埋”,判词配画所谓“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