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姑妈(TAKUMAR)的由来(转)也来了解一下宾得的历史

 qdongh 2019-11-22
      宾得公司作为日本第一家生产单镜头反光相机的企业,一直对单反情有独钟。其单反战线从110片幅、135片幅、645片幅到67片幅,不但在日系当中独此一家,世界上也绝无仅有。照相机是光学与机械(现在还要加上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纵观世界相机发展史,机身和镜头的发展是相辅想成的,优秀的相机厂商也是光学工业巨人。Takumar镜头作为宾得公司的开山之作为宾得相机日后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Takumar镜头的巅峰时期是上世纪6、70年代,那时我国正处于与世界的隔绝时代,所以对那时期的光学工业成果了解很少。当时的Takumar镜头外观采用金属电镀豕ひ眨越够贰⒐馊啡拷鹗艋庸す龌ǎ靠潭炔捎每套止ひ眨诓康鹘雇俺奶撞捎貌灰妆湫蔚幕仆牧稀U庑┰炀土薚akumar镜头无与伦比的手感,Takumar镜头的调焦手感犹如黄油刀在黄油中划动的感觉,用油润来形容是最为贴切了。
以下内容根据外网资料综合而成,有不对之处,请指正。

先说说Pentax 公司的身世
现存资料上记载的有多个不同版本。根据宾得公司官方网站上说法。Asahi Kogaku Goshi Kaisha 公司成立于 1919 年,为了好记,就说二十年代吧。开始为别家生产非常简单的电影放映机。1930 年代初期开始为 Chiyoda Kogaku Seiko K.K( Minolta 前身)和 Konishiroku Shashin Kogyo K.K. (Konica 前身)的早期中片幅直视式取景相机生产光学镜头。1935 年公司总裁松本三郎 Saburo Matsumoto 从德国买回了一台 Reflex-Korelle 6x6 的中篇幅单反相机来做研究。他当时认为单镜反射式相机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要发展 35mm 的单反相机和 Leica 和 Contax 的旁轴竞争。他的想法被后来的 Kine-Exakta 单反相机的推出所验证。但他自己想进入单反领域的计划由于战争而不得不搁置一旁。
战争时期公司和军方所有的三菱旗下的 Nipon Kogaku (Nikon 的前身)一起为日本军方生产光学产品。战后公司被勒令解散。1948 年成立新的 Asahi Optical Company,即后来在单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旭光光学公司,松本三郎依然担认总裁。
战后世界的 35mm 相机市场还是被德国的旁轴所垄断。日本还有 Canon, Nikon 和 Yashica 模仿 Leica 和 Contax 的旁轴系统也开始火了起来。中片幅相机也由 Mamiya 带领很快发展壮大。但松本三郎依然认为 35mm 单反相机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尽管当时他的公司的业务才只恢复到生产民用望远镜和继续给他人生产光学镜头。此间旭光公司在镜片镀膜方面有长足的进步。为后来的 SMC 镀膜奠定了基础。
1949 年,松本三郎决定开始实现要做出日本第一台 35mm 单反相机的夙愿。他终于请到了机身设计师吉田信行 Nobuyuki Yoshida 和镜头设计师铃木良平 Ryohe Suzuki (Takumar 镜头的设计者)一同投入单反相机的设计和开发。项目小组以 Reflex-Korelle 为结构基础,Praktiflex 为整体参考蓝本进行设计。

1950 年,Asahiflex I 诞生。
它使用了 37mm 螺丝接口的设计。快门 1/25s – 1/500s。X 闪光灯同步。采用了腰平单镜反射式取景器,但旁边还加上了一个旁轴式辅助取景窗。那个时候的单反还没有五棱镜校正眼平取景式的,所以和我们现在看到的不一样。它的反光镜不是回落式的,用起来不摄影师不知道是不是拍下了正确的瞬间。
标配 Kogaku Takumar 50mm f3.5 全手动光圈,又叫预设光圈镜头。这个时候相机和镜头之间没有任何的联动。拍摄的时候要用手把光圈收缩到实际用的光圈。明显的标志是镜头前端的两个光圈环。配套的镜头中最被现在人抢手的要数 58mm f2.4 和 83mm f1.9。
关于Takumar镜头名字的来源
“Takumar” 名字这个名字来源于20世纪五十年代旅居纽约的日本摄影大家、画家Takuma Kajiwara,他也是柯达远东公司创始人George Eastman的私人朋友。据说Takuma Kajiwara参与设计了早期的Takumar镜头
Asahiflex I与Kogaku Takumar 50mm f3.5


1957 年,Pentax 诞生,镜头接口改为M42。
这台机子名 AP,即 Asahi Pentax 的缩写。它采用了全新的机身和设计。这又是一个划时代意义的相机。这些新设计奠定了后来整个世界的单反相机发展的标准,其中主要包括:
在日本第一次使用固定五棱镜眼平式取景器。取景器采用了最新的光学加工工艺,是当时最明亮和放大倍率最高的。单镜反光相机 SLR 开始是没有五棱镜的俯视取景式的。由于反光镜的作用,眼睛从取景器中看到的是左右颠倒的影响。为了校正到和人眼睛看到相同的影像,在 1949 年 Zeiss Ikon 的 Contax S 第一个开始使用五棱镜设计。但大多数厂家把五棱镜眼平取景器当做俯视取景的附件的使用,所以开始的五棱镜都是可以更换的。宾得第一个在日本把五棱镜做成了固定式的,因为它的机子小,拿起来眼平取景相当方便。所以这个设计就成了后来的单反相机行业中各家的效法,并且一直沿用到今天。
第一次采用 Praktica 的 M42 螺口设计。最重要的考量是当时德国的 42mm 罗口镜头在单反市场中占有率已经相当高。其实当时世界上也就不出两三个单反品牌而已。另外一个原因是前面的 M37 螺口设计太小,要想将来让镜头和机身有联动就必须增大口径。
第一次使用快速过片手柄。前面两台过片都像老莱卡一样要用手拧上几圈才行。费力费时间。
机身体积稍微比前面的型号高了一点,但依然小巧。这个机身是个常青树,一直用到 70 年代的 K 系列截止。机身前脸上依然使用慢速快门控制旋钮。快门速度 1 -1/500 秒。其他规格同前一台。要特别记住这个机身还是没有使用自动光圈镜头的设计。所以他的反光镜箱下部还是什莫都没有。
标配镜头增加了 Takumar 55mm f2.2 和 58mm f2。由于这台相机还是没有任何与镜头的联动光圈机构,和这台相机配套的 M42 口 Takumar 镜头是预设光圈镜头。所以 M42 口的 Takumar 也有预设光圈的镜头。之前的 M37 口 Takumar 都只有预设光圈镜头。
第一台M42镜头接口的Pentax相机AP


1958 年,Pentax K 诞生,Auto-Takumar出现。
开始采用半自动光圈镜头,机身和镜头之间有了联动。镜头尾部多出来了收缩光圈用的顶针。在此之前的 Takumar 镜头都是全手动光圈。第一次快门最高速度到 1/1000 秒。此机只生产了一年,共 21500 台。机身有黑白两种。
此机又是一个里程碑。当然它不是史上第一台镜头光圈和机身联动的单反,但它是第一台和快门联动的单反。也就是当快门开启时,光圈会自动收缩到设定大小。使用起来快捷多了。
镜头名字变成 Auto-Takumar。最明显的不同是尾部多了一个半圆形的光圈锁疙瘩。俗称疙瘩头。还有镜头前端的光圈环只剩下一个了。
Pentax K及Auto-Takumar 55mm f1.8


1960 年,Asahi Pentax S3/H3发表,采用Super-Takumar镜头。
第一次应用自动光圈联动设计。镜头名称改成 Super-Takumar。光圈环改到了镜头尾部,那个疙瘩变成了小的自动和手动切换开关。整个镜头改成全黑色。镜头镀膜也进步到多层,但还没被称为 7 层的 SMC。
Asahi Pentax S3/H3及Super-Takumar 55mm f1.8


1964 年,Asahi Pentax Spotmatic发表。
Asahi Pentax Spotmatic简称 SP。这又是一个单反历史上的里程碑。它装备了最成功的 TTL 透过镜头内置式测光系统。从此用户不再为如何设定光圈和快门速度来得到正确曝光而发愁。当时的广告词:Just Hold a Pentax! 你只要拿起宾得!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你手里拿着宾得相机,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可见当时宾得多牛!
同时发表了Super-Takumar 50mm f1.4。这支镜头初始设计是8片7组,1966年宾得公司出现了一位强者——高桥泰夫,将这款镜头修改为7片6组。这一设计成为直到今日四十余年来,双高斯设计的标准。
高桥泰夫也发明了最早的,Ultra Achromatic镜头,完全使用萤石和石英组成。蔡司在70年代和宾得公司开始合作,包含Distagon、Planar等等。现代名镜都有高桥泰夫的影子。
Pentax Spotmatic及Super-Takumar 50mm f1.4


1971 年,Asahi Pentax Spotmatic SPII发布,Super-Multi-Coated Takumar 镜头诞生。
Super-Multi-Coated Takumar 系列与Asahi Pentax Spotmatic SPII一同发布。Super-Multi-Coated Takumar 简称 S-M-C Takumar。这就是著名的 7 层镀膜,当时最先进的镀膜工艺之一。镜头的透射率达到前所未有的境地。这也是当年以镀膜技术作为卖点的第一次。可见宾得公司的市场技术当年也很厉害。后来的著名的富士 Fuji EBC 镀膜和 Contax T* 镀膜也不逊色或者更好,但消费者就没有像对 SMC 那样印象深刻了。
另有一种说法是:这种镀膜技术是由美国公司OCLI(Optical Coating laboratories .Inc)发明的。最初使用在NASA登月计划的太空装备上。宾得公司从那家公司获得专利许可。这很有可能是美国Honeywell公司促成的,因为当时Honeywell公司是宾得相机在美国的代理商。Honeywell公司是一家电子类的高科技企业,产品门类很广,从空气净化器到导弹导引头都有生产,当时也是NASA登月计划的主要参加者之一。
Super-Multi-Coated Takumar 50/1.4


1972 年,Asahi Pentax ES,出现SMC Takumar镜头。
世界上第一台光圈优先式全开光圈测光自动曝光相机。ES 意为 Electrical Spotmatic,即电子 SP。镜头改为 SMC Takumar,对焦环第一次使用橡胶外皮。除了部分S-M-C Takumar镜头改为SMC Takumar镜头外,大部分S-M-C Takumar镜头仍然继续生产,一直到1979年停产。
SMC Takumar 50/1.4


Super-Multi-Coated Takumar与Super Takumar的区别。
下面以35/2这个镜头为例进行讲解。

从这张图片,我们可以看到两支镜头的前压圈上的文字是不同的。而且镀膜的反光也不同,可以明显看到S-M-C镀膜反光小,镜片看上去深邃。

镜身没有什么区别,对焦环、光圈环、刻度都是一致的。

在这张图上左边是Super Takumar,右边是S-M-C Takumar。我们可以看到S-M-C Takumar比Super Takumar多了三个东西。图片上1是做什么的我也不知道,2是A/M切换顶针,不按下这个顶针A/M切换钮是扳不动的,3是光圈随动杆。这些改变都是当时为了配合全开光圈测光和后来的光圈先决曝光所设置的。
由于后期的Super Takumar与S-M-C Takumar基本一致,有人会把S-M-C Takumar的前压圈装在Super Takumar镜头。如果看到前压圈是S-M-C Takumar,但是后面没有这些突起,就要小心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