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死人的眼睛里真的存留死之前的影像吗?法医尸检时候看死者双眼目的是什么?

 书山居士 2019-11-22

谢邀!

死人的眼睛里真的存留死之前的影像吗?

咦!现在还有人“惦记”着这个“古老”的传言呢。

至今还清楚地记得,童年时对这个说法那是深信不疑的,并由衷感慨“天网之恢恢”(虽然当时还不知道这个成语),犯罪分子无处遁形。

直到,后来学了医学,真正了解到视觉的形成原理和过程,才帮助解开了这个埋在心底多年的“童年之谜”。

视觉形成,并非老式感光底片照相摄像机模式,更像今天数字成像模式

我们知道,早期的照相机和摄像机原理是是使用涂上感光材料的胶片,

照相时感光底片接受不同照度光线曝光,然后使用定影和显影液处理,成为感光底片。

再然后,将底片上的影像扩印在照片纸上,就成了纸质照片。

如果人眼睛的成像原理与老式照相机相同,那么,死亡的时候的确有可能存留下死亡瞬间看到的影像。

然而,事实上,我们的视觉形成并非感官底片模式,而更像今天的数字成像设备模式。

光线通过眼睛前部的角膜,瞳孔,经过角膜和晶体聚焦过的光线穿过玻璃体,最终投射到眼底的视网膜,

视网膜是眼睛感光和换能的关键部分,由几个(细胞组成。

其中色素层的作用是帮助形成类似照相机存储胶卷的暗盒,创造感光条件。

视网膜负责感光的是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通过视蛋白质的光化学效应将光子的能量转换成生物化学能。

并最终在神经节细胞转化成动作电位电能,这种动作电位信号经过编码成为神经信号密码,再经视神经这一高速公路传递向大脑。

就是说,眼睛的视网膜虽然具有类似老式相机的感光作用,却不存储这种感光信号,而是“马不停蹄”地由多种功能细胞将感光信号转换成经过编码的神经电信号。

眼底也没有任何结构来存储这种神经信号,而是直接通过视神经将这种密码信息“毫无保留”地报告给上级部门。

这种神经信号经过丘脑(丘脑是外周感觉传向脑中枢信息的检查和整合站)外侧膝状体的检查、整合,传递到大脑枕叶视觉中枢,在那里经过解码才形成视觉。

这种视觉感觉还需要与来自其他脑区的信息的整合才能形成视觉知觉,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

视觉知觉,跟其他信息一样,经过涉及记忆有关的功能区(比如海马区)的处理和再编码,有的没有被注意到而被直接过滤掉;有的虽然形成短期记忆却转眼就被放弃;只有其中很少部分,尤其是经过反复学习和内部回放的信息才能转化成长期记忆,在后来有可能被回忆起来。

这样看起来,我们的眼睛,充其量也不过就是网络视频系统的终端摄像机,并不负责存储任何信号,只能将光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神经电信号实际上也是一种数字信号),经过光缆(视神经)传输到信息处理中心(枕叶视觉中枢)。视觉中枢的作用也仅是负责解码,并不存留信息。解码的信息经过进一步处理,有的被直接过滤掉,其他被传输到“内存”中暂时存储(短期记忆)。内存中的信息,只有很少部分能经过进一步编码存储进硬盘(长期记忆)。

如果人的死亡等同于电脑的断电关机,虽然不能从网络摄像终端的眼睛,或者信息暂存的内存(短期记忆)内找到死亡前瞬间的信息,至少可以从硬盘(长期记忆)中华找到。

而且,即使是活着的人,人类目前也没有能力从脑记忆中“取得”任何信息,遑论还要按照严格时间顺序来获取。

重要的是,人的死亡实际上等于整个电脑网络系统的完全崩解,最终不会存留生命期间任何信息。

因此,死亡后不仅是眼睛不会存储死亡之前的任何信息,脑内也不会。

“死人眼睛里存留死之前的影像”之说,或者反映感官胶片照相机时代人们对视觉形成的一种感性类比,虽然是错误的,但还是蛮“形象”的。

目前的网络数字流体视觉信息年代,还这么想就太落伍了。

现在视频监控无处不在。出事了,没有人指望从监控摄像头(相当于眼睛)去找监控视频信息,就显得太傻了吧。

法医尸检时候看死者双眼目的是什么?

法医尸检主要是从尸体寻找与法律责任相关的死亡原因信息,需要全面检查,并由尸检摄影师对可能有用的信息全部拍照留存作为证据。

尸检眼睛部位的检查,当然也包括全方位各种检查,重在于包括眼睛颜色(与身份信息有关),眼睑检查(僵硬度与死亡时间有关),眼结膜有没有出血(与死因和死亡时间有关),瞳孔大小和性状(与死亡时的状况和死因有关)。

然后,使用检眼镜进行眼底和玻璃体检查。

重点关注玻璃液的浑浊度,并吸出玻璃体液体保存,进行毒理学和生化分析——这些都可能与死亡时间,和死亡原因有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