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构筑物消防员初级-水喷雾与细水雾灭火系统

 泥土清香 2019-11-22

2017-06-01 11:15

一、水喷雾灭火系统。

(一)水喷雾灭火系统的作用。

水喷雾灭火系统是利用水雾喷头在较高的水压力作用下,将水流分离成0.2mm~2mm甚至更小的细小水雾滴,喷向保护对象,由于雾滴受热后很容易变成蒸汽,因此,水喷雾灭火系统的灭火机理主要是通过表面冷却、窒息、稀释、冲击乳化和覆盖等作用。在实际应用中,水喷雾的灭火作用往往是几种作用的综合结果,对某些特定部位,可能是其中一两个要素起主要作用,而其他灭火作用是辅助的。水喷雾灭火系统的防护目的有灭火和防护冷却两种。

(二)水喷雾灭火系统的设置场所。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414)以及《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规定,下列场所和部位宜设置水喷雾灭火系统。

1、高层民用建筑内的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充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室等房间。

2、单台容量在40MVA及以上的厂矿企业油浸电力变压器、单台容量在90MVA及以上的油浸电厂电力变压器,或单台容量在125MVA及以上的独立变电所油浸电力变压器。

3、飞机发动机试验台的试车部位。

4、钢铁冶金企业内的单台设备油量100kg以上的配电室、大于等于8MVA且小于40MVA的油浸变压器室、油浸电抗器室、有可燃介质的电容器室,单台容量在40MVA及以上的油浸电力变压器,单台容量在125MVA及以上的总降压变电所油浸电力变压器,总装机容量>400kVA的柴油发电机房,电气地下室、厂房内的电缆隧(廊)道、厂房外的连接总降压变电所〔或其他变(配)电所〕的电缆隧(廊)道、建筑面积>5O0㎡的电缆夹层,厂房外长度>100m的非连接总降压变电所〔或其他变(配)电所)的电缆挢架层数≥4层的电缆隧(廊)道,建筑面积≤500㎡的电缆夹层,与电缆夹层、电气地下室、电缆隧(廊)道连通或穿越3个及以上防火分区的电缆竖井,储油总容积≥2?的地下液压站和润滑油站(库),储油总容积≥10?的地下油管廊和储油间,距地坪标高24m以上且储油总容积≥2?的平台封闭液压站房,距地坪标高24m以下且储油总容积≥10?的地上封闭液压站和润滑油站(库),热连轧高速轧机机架(未设油雾抑制系统)。

5、天然气凝液、液化石油气罐区总容量大于50m3或单罐容量大于20 m3时。

(三)水喷雾灭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水喷雾灭火系统是由水源、供水设备、管道、雨淋阀组、过滤器、水雾喷头和火灾自动探测控制设备等组成,如图所示。系统的自动开启雨淋阀装置,可采用带火灾探测器的电动控制装置和带闭式喷头的传动管装置。该系统在组成上与雨淋系统的区别主要在于喷头的结构和性能不同,而工作原理与雨淋系统基本相同。它是利用水雾喷头在较高的水压力作用下,将水流分离成细小水雾滴,喷向保护对象实现灭火和防护冷却作用的。

二、细水雾灭火系统。

(一)细水雾灭火系统的作用。

细水雾灭火系统是指通过细水雾喷头在适宜的工作压力范围内将水分散成细水雾,在发生火灾时向保护对象或空间喷放进行扑灭、抑制或控制火灾的自动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灭火机理主要通过吸收热量(冷却)、降低氧浓度(窒息)、阻隔辐射热三种方式达到控火、灭火的目的。与一般水雾相比较,细水雾的雾滴直径更小,水量也更少。因此,其灭火有别于水喷雾灭火系统,类似于二氧化碳等气体灭火系统。

(二)细水雾灭火系统的设置场所。

现行国家标准《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414)对细水雾灭火系统的设置场所作了具体规定。

(三)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不同类型的细水雾灭火系统,其组成及工作原理有所不同。

1、泵组式细水雾灭火系统。

泵组式细水雾灭火系统由细水雾喷头、泵组、储水箱、控制阀组、安全泄放阀、过滤器、信号反馈装置、火灾报警控制装置、系统附件、管道等部件组成,如图所示。泵组式细水雾灭火系统以储存在储水箱内的水为水源,利用泵组产生的压力,使压力水流通过管道输送到喷头产生细水雾。

2、瓶组式细水雾灭火系统。

 

瓶组式细水雾灭火系统主要由细水雾喷头、储水瓶组、储气瓶组、释放阀、过滤器、驱动装置、分配阀、安全泄放装置、气体单向阀、减压装置、信号反馈装置、火灾报警控制装置、检漏装置、连接管、管道管件等组成,如图所示。瓶组式细水雾灭火系统利用储存在高压储气瓶中的高压氮气为动力,将储存在储水瓶组中的水压出或将一部分气体混入水流中,通过管道输送至细水雾喷头产主细水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