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乱大治,乱不等于治

 五湖四海董庆银 2019-11-22

反者道之动,反者很太极,随正者的强大而强大。虽然表现为反者,同时也是正者,因为反者要消灭的正者,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它在阻碍新生事物的出现与发展。

世界的一切都是依条件而变化,正与反也不例外,看看太极图,哪是上?那是下?阴阳循环,阴阳平衡,无始无终。

大乱大治,乱不等于治

我国传统阴阳八卦图

一、大乱大治的表现

我国封建社会的朝代更替体现着大乱大治的普遍规律。春秋战国和秦末持续了约568年的征战挞伐,折腾得民不聊生,汉朝的建立,实行的是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政策,刚好适应民心,出现了空前的繁荣的“文景之治”。东汉虽然出现了“光武中兴”,但与文景之治还是差一截。

大乱大治,乱不等于治

汉高祖刘邦

从汉末黄巾起义开始,经历三国、两晋、南北朝(184年到489年),共305年。是我国历史上最大,最深刻,最混乱的大分裂,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其后,促成的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隋唐。

辽宋夏金是我国分裂与国家对峙时期,持续时间达372年,因为实力基本相当,竞争激烈而持续时间长,所以,军事技术的发展得到重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个是在宋朝完成的。

元明清统治630年,是我国大一统时期,也是发展失去动力的朝代。我国领先世界的经济,文化,科技逐渐走向没落。

二、大乱大治的内在运行

春秋战国和秦末568年的征战攻伐,表现形式是灾难,是大乱,它对社会的推动力是通过西汉的大治表现出来的。

大乱大治,乱不等于治

西汉疆域图

东汉建立之前,只是土地兼并严重,王莽试图通过改制扭转西汉王朝的颓势,由于手段不高明,适得其反,引起了社会动乱,其中绿林赤眉起义规模较大,但当时的人们并没有挣扎在死亡线上,社会动乱的间不长,才十几年,烈度较低。所以,动力有限,除了光武中兴,并没有大的辉煌。

大乱大治,乱不等于治

王莽改制

三国两晋南北朝产生的痛苦远大于春秋战国时期,汉族,五胡交叉统治,秩序大乱,人们受到的痛苦是最大的,推动力也是最大的,隋唐把封建文明推向顶点。

辽宋夏金是国家势均力敌的长期对峙,战争烈度比战国时期要大,要复杂,时间更长。对军事技术的推动无与伦比。

三、乱与治的关系

乱与治虽然具有因果关系,但乱提供的动力,必须通过治表现出来,要不然,一直乱下去是没有意义的。一般来说,乱是对旧的统治秩序的反抗,是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而引起的人民的反抗,当然,一旦这把火点燃,形形色色的势力都会加入,直到强势一方取得全国统治权,结束动乱,颁布新政策。无论谁取得政权都会正视现实,都会总结经验教训,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思想的,制定经过改良的新政策,能够取得明显的有益效果,这就是治,能够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这是大治。乱的本身不是治,治是乱的推动的必然结果。大乱之后往往涌现出杰出的政治家,使社会出现复兴的大好局面,但数量不多,有刘邦,朱元璋,李世民,杨坚,康熙等。

有的会打天下,不会治理天下,大乱的动力作用就打了折扣。比如,秦朝统治者,李自成,元朝统治者等打天下一流,治天下三流。

大乱大治,乱不等于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