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惠州一小学屋顶变农场 培育出一门校本课程

 hj20 2019-11-22

平南小学是一个围合型校园,除了运动场外没有更多的运动场所,两年前校领导在与家委会沟通时,共同想到要利用学校教学楼的露天楼顶上,将遮荫隔热层泥土认真清理一下,改造成一个可以种菜种花的农场。这也是目前惠州唯一一个校园空中农场。学校根据自己的教学理念,将它命名为“尚美农场”。

农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今天来到平南小学,发现这个农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2000多平方米的楼顶在防水层上面还有一层砖,农场划分为育苗、种植区,种植区还分不同的蔬菜种类,尤其是还有墙边靠着一排排的立体无土种植蔬菜设施,并配备有肥料发酵、喷灌喷头等喷现代种植设备。拔下杂草和废菜后可以通过粉碎机粉碎再放入大桶中发酵,就是最好的种菜肥料。

为了照顾学生学习与锻炼双结合,学校定下每周三下午为孩子们的劳动课时间,每到周三,都会安排一到两个班到农场体验农作,让校园里的孩子们可以足不出户体验一回种植蔬菜的乐趣。

记者看到,这时的楼顶农场菜地里还有过季老掉的蔬菜根,只有茄子、辣椒尚在生长,杂草也在乱长。老师们正指导孩子们将这些废菜根及杂草拔掉,收集到粉碎机边,由家长志愿者负责粉碎沤肥。

家长们齐心合力运泥土开辟成农场

别看现在农场生机勃勃,两年前这个天台曾经“杂草丛生”。平南小学林色章校长说当时考虑到学校学生活动空间少,课外生活体验也需要丰富起来,便想到利用学校教学楼顶空地开设“农场”。而平南小学的家长志愿服务队成为了开拓这片土地的“主力军”。

家长志愿服务队队长刘俊峰开玩笑说,那时候家长们来农场比自己上班还积极。一开始,楼顶空地上的隔热层只有原来建筑余泥,很多石块,杂草比人还高,土也硬邦邦的,根本不适合种植。于是,家长志愿者每天来农场帮忙除草松土,扛着农具和硬石块一遍遍上下楼,整整拣出了200多袋碎石碴运下来。

开始种植后,又遇到了土地贫瘠的困难,种下去的蔬菜瓜果非常不理想,无奈家长志愿者们只好把种出来的瓜果又埋回土地里,慢慢的充实土地的“养分”。

一位开汽修厂的家长平时收集了许多废弃的轮胎,他突发奇想,将这些废弃的上百个轮胎拿到了农场,说可以用它们来搞些农场新花样。于是美术老师教孩子们在一个个轮胎上画上漂亮的各式图案,如今这些旧轮胎在学生和美术老师的“装扮”下熠熠生辉,有的甚至还挂在围墙或柱子上,变成真正的“空中菜园”,轮胎里种出菜来了。

种菜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吃

更特别的是,每到收获季节,家长们一起与孩子亲自采摘,然后一起拿到校门口摆卖。

这其实是一种义卖。因为学校不是住宿学校,没有学生食堂,只有老师有一个小食堂,所以,老师们想吃上尚美农场的菜也需要买,或者学生、家长们甚至附近的村民都要买。由于蔬菜口感尚佳且无公害,常常被校门口接送孩子的家长及附近村民一抢而空。

刘俊峰告诉记者,之所以进行售卖,主要是培养学生们的公益意识,因为售菜得来的钱是作为善款,让孩子们一起进行捐赠,帮助更困难的人。

比如去年中秋,平南小学家长志愿者服务队与学生一起进行了一次慰问“低保贫困家庭”活动,走访了恺新家园、平南村、平南东升村,慰问了几家困难户。在慰问过程中,家长和孩子们体会到在尚美农场挥洒的每一滴汗水都特别值得,特别有意义,我们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让我们感受到了农场更重要的价值!

该校林校长说,在小学里开设这样的课程,更能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更容易培育孩子们爱劳动、讲奉献的意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