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屋顶农场 | 200株巧克力草莓,春天能吃了吗?

 hj20 2019-11-22

自然,对于生活其中的我们来说,是一堂必修课。

于是,我们带领孩子们走进自然,亲手耕种,感受万物的生长。

但万物生长是一个长周期的过程,它需要我们用更多的耐心去对待。

所以,这一次,我们把“农场”搬进了学校——德普屋顶农场正式上线,在这里,孩子们全过程体验翻地、播种、锄草、浇水,最后迎来收获。

冬日的风有点冷,但这里却是生机盎然,各种小草野蛮生长。看来这块地的潜力不错呢!

进入耕作区,先要换装备。雨靴是劳作的好帮手,将裤腿卷进长长的靴筒里,就再也不用担心泥粘在裤子上了~~

还有同学自己准备了罩衣穿在校服外面,全面防护,可以无所顾忌地大展拳脚!

用泥土的方式,触摸泥土,那是我们对土地的尊重。

量身打造的学生版铁锹和锄头,大小适中,长短合适。

上面残留的泥土,是上个班级劳作后留下的战果。

铁锹

锄头

长满杂草的土地,不会有庄稼生长的空间。锄草是耕作的第一步。

细心的将躲藏在各个角落的小草拔掉。平日里在书本作业中挥毫的手,此时感受着泥土的厚实和小草的生机,那是对自然的感知和对另一种知识的学习。

03

My Work

0 1

在同学们的“围攻”之下,前一刻还野蛮生长着的杂草,瞬间被消灭得干干净净。

成长过程中,环境很重要。在这里,翻土必不可少。

用铁锹或锄头疏松土壤,让土壤之间的空隙加大,以便于更好的吸收水分和保存水分。对作物来说,也就有了更好的生长环境。

看看下面大家的姿势,是不是也是挺专业的呢?

一切准备就绪。种植马上开始!

冬天来了,大家都穿上了棉衣羽绒服,种子嫩苗也怕冷,那就一起给它们先铺床被子吧!

塑料薄膜,是植物界冬天最流行的羽绒被。薄薄的一层,就地取材地用土壤压住,防风保暖又保湿。

再用专门的竹块在薄膜上扎出直径六七厘米的小洞,顺着小洞,将要培植的苗株放进去,然后用土压紧实,种植就完成了!

种苗

WEND

05

种下的苗株大有来历:

一学生家长知道学生们要开这门课,专门从农场赠送了200株巧克力草莓苗。这将保证参加这门课的每个学生都能亲手种下至少一株草莓。

除此之外,对于“种什么”,老师们也是做足了功课。从成千上万的品种中,参考同学们的爱好,挑选出了56种作为栽培的对象。从同学们大爱的满天星、三叶草、牵牛花到菠菜、萝卜、油麦菜,品种齐全。

看到这里,如果你以为这只是一场“农耕体验课”,那就大错特错了。

这更是一场集科学、通识和生物三门课为一体的实验探究课程。

比如种草莓——

草莓种子和草莓苗株,在相同环境下,哪个更容易生长?同样的草莓种子(或苗株),户外种植和大棚内种植将如何影响它的生长周期?

这是对自然科学的探究,是对“植物生长三要素,阳光、水、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分析。

比如绣球花——

作为一种典型的酸碱指示剂的花,同样的绣球花种子在不同酸碱度的土壤中会开出不同颜色的花。通过调整土壤的酸碱度,由此控制绣球花的颜色。反之,可由绣球花的颜色,判断出土壤的酸碱性。

原来,各种颜色的绣球花,不是种子不同,而是土壤不同。

这是一个考验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的实验探究过程。

除了种植、探究,观察报告也是这门课中同学们必须要完成的内容。

双语科学老师刘晓娜是“屋顶农场”的主要负责人,她正在设计中英双语的观察报告表,“每周至少去观察记录一次,不同的探究项目,观察的内容和周期会有所不同,周期短的大概在一个月左右,周期长的会需要半年甚至一年才能得出结论。”

这是一个培养耐心、恒心,不断鞭策大家去坚持的过程。

植物生长,每个班乃至每个小组,合力浇灌、照顾属于自己的小田园。

这是一个协同合作,增强团队意识的过程。

还有对万物生长的用心感悟,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恩,对食物来之不易的体验……这些,都是我们要教给学生们的,通过这片屋顶的土地。

此外,在学期末或者收获季节,同学们还将带给大家这些

1、完成相应观察报告,通过画图,语言描述等方式呈现所观察到的植物的长势,实验操作,对照方式,分析结果,得到的结论等。

2、做Presentation的展示,分享在整个劳作过程或实验过程的收获和心得。

3、若成功种植得到大量蔬菜水果,将举办“德普农贸市场”,开展义卖活动,所得收入用于爱心助学或其他慈善活动。

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

作为学校,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给你找“支点”,以及培养你“撬动地球”的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