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汉唐紫砂壶今年适合上门收购吗

 博搜艺术 2019-11-22

紫砂陶刻艺术,一直被业界视为紫砂壶艺的姐妹艺术。从清代的“曼生壶”到现代的“景舟石瓢”,紫砂陶刻艺术已经发展了近两个世纪,在陈曼生、陈少亭、任淦庭等陶刻家和一大批隐居幕后为陶艺家捉刀“刻字先生”的努力下,紫砂陶刻在现代已成为紫砂陶中应用广泛的装饰方法。

  徐汉棠老人希望,能有更多的紫砂作品实物留给后人,传承紫砂艺术。

  1952年,徐汉棠20岁,而顾景舟已经是赫赫有名的壶艺大 师了。当年,徐汉棠欲拜顾景舟为师时,顾老出了个考题,让他制作一副紫砂壶专用工具“矩车”,如果达到要求,才答应收他为徒。当年的“毛头小子”徐汉棠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材料,但他硬是凭着几件简陋的刀、凿,精心琢磨完成了考核,得 到了顾老的认可。

  徐汉棠的外曾祖父邵云甫则是紫砂一代宗匠邵大亨的后裔。四个舅父皆为紫砂高手。其中,小舅邵全章水准极高,与顾景舟切磋甚密。这也是为什么徐汉棠能拜顾景舟为师的原因之一。

  “台 湾人曾说我的"汉棠盆",后 无 来 者。我只承认前半句,后半句让后人来验证。”徐汉棠说,“我想自己创办一个艺术馆,把这些作品放进去,一个都不能少。”

  古玩业买到了真品叫“ 捡漏儿”,卖东西的人是“ 卖漏了”。“铲地皮”:古玩行里有一种人,自己不开店,专到乡村收货,然后再卖给各店家,收藏家、行里人称之为“游击队”,也叫“铲地皮”,游击队收货出价都比较低。“拾麦子”则是指买者有眼而卖者不识,购买好货或指买到从内行人眼底滑掉的好货。“吃药”、“交学费”,指自己不太懂行受人骗,买了假货叫“高老八”或“八爷”。“走眼”、“打眼”指懂行的人买了“高老八”或“八爷”。“吃仙丹”指买了便宜货。“动过手”指老货坏了重新修补过的。“看不好”就是“拿不准”,实际心生疑虑又不便说破的委婉语。“埋地雷”:有许多人总认为从农户手中买的货不会有假,殊不知有些货是“游击队”有意给农民“ 埋地雷”的。“下蛋”,则专指复制品,以假充真卖给他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为上海盆景协会制作了250多种花盆。这些花盆大多小巧可爱,小的直径2~3厘米,大的也不过20~30厘米。他制作的花盆扬名上海,人称“汉棠盆”,有“收不到"汉棠盆",就不叫收藏”的说法。

  江苏省宜兴市蜀山镇,有“中国陶都”之称。徐汉棠就出生在这里,祖父徐锦森从道光年间开始制作紫砂,开设有“福康号”,产品远销南洋和东洋。

  紫砂收藏也存在“虚火”。“某些收藏家缺乏真 正的鉴赏力,他们要的是值钱的,而不是精美的;是时髦的,而不是独特的。艺术家的名字比作品的品质更重要人们是靠耳朵去欣赏视觉作品,致使仿作、伪作的恶劣倾向泛滥。”徐汉棠说。

  古董范围极广。从广义而言,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和外国制造、生产或出版的陶瓷、金银器、铜质器及其它金属器、玉石器、漆器、玻璃器皿,各种质量的雕刻品、家具、织绣、字画、碑帖、邮票、货币、器具等,都属于古董的范围。

  对待紫砂壶,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手工毕竟不是机器,无法达到十全十美。这就像谈恋爱一样,每个小伙子都想娶到公主,每个女孩子都想嫁给王子,但是实际上,人无完人,去接受那些存在的不完 美也是一种完 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