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行书必须选对帖,一手漂亮的字全靠它,胡问遂实用简体字帖之二

 百尺杆头进 2019-11-23

前言:

申明:本文由清雅阁书画原创首发头条,图文版权归清雅阁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谢!


书法,本质上是线条变化和墨色变化的艺术,字符不过是载体而已。在当下的毛笔书法,主要是作为艺术形式而存在的,主要是美术表达的工具。艺术追求个性化表达的独创性,而不是共同性,所以文字符号的“通识性”不但是可以突破的,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是必须突破的。这时候楷就不一定是最佳的选择了。

在书法艺术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应该支持各种探索和创新,起码在书法符号的运用上,应该持有开放的态度,繁体简体都可以用,繁体和简体也可以混合使用,草体的写法只要能让大家辨认出来就可以,辨认不出来只要标示注明一下文字符号的意义,也可以。

行书存在的意义和特点

件好的书法作品有三条标准,即理法通达、笔力遒劲、姿态优美。古人云:“寓新意于传统,寄妙理于法度。”“神韵为上,形质次之。”一件好的书法作品,力求达到线条美、结体美、章法美、墨色美,神韵为上。

1、行书的笔法最为丰富;
相对于篆书、隶书、楷书较为单调的笔法,行书的笔法已经达到的千变万化的高度,王羲之留给我们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笔法极其丰富,不论是起笔、行笔、收笔,笔势、姿态各不相同,因笔生势,因势生形,故历代学书者笔法能得其一、二,已属难得。
2、行书的结字灵动多姿;
因为行书笔法的丰富性,笔与笔之间产生的奇妙的关连,这种笔势的变化造就了结字的千姿百态,而且自然得体。
3、行书的学习促进其他书体的提高;
我们知道,楷书易写的滞而呆板,草书易写得流而不稳,如果加强行书的学习,熟悉和掌握了行书笔法和字法的基本规律,楷书就可以写到灵动一些,草书也可以写得留而不滞,畅而不薄。

4、行书易识而灵动也让行书成为最易普及和大众最易接受的书体。

胡问遂实用简体行书字帖之二欣赏

  • 书法就是关于写字的法则规范。书,就是书写,法就是关于写字的法度和方法。写字又分实用写字和艺术书写。实用写字基本要求是规范、整齐、统一、工稳、简洁、清晰明了,共性容易认识即可。

写字过程保持笔头的圆锥形态也不可能。严格地说,只要笔一着纸,圆锥形态即遭到破坏。笔越下按,点画就越粗壮,笔毫也越平铺,此时笔头的前端呈现的形状是齐而不是尖;反之,笔越上提,点画就越细瘦,笔毫也越收拢,越接近圆锥形,但要保持笔头圆锥形态是不可能的。退一步说、即使真能做到保持笔头的圆锥形状,也如清朝吴育所说:“专用笔尖直下,以墨裹锋,不假力于副毫,自以为藏锋内转,只形薄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