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定海路桥——维系了一代代人对定海桥的共同记忆

 镜花水月00039 2019-11-23

 定海路桥横跨复兴岛运河,西接定海路,东连复兴岛上的共青路。它建于1927年,如今已至耄耋。现在的定海路桥看起来平平无奇,车流稀疏。桥的一侧写着“定海大桥”四字,另一侧却已经被新钉上的“定海桥”三字覆盖,只能隐约看见原本的名字。定海路桥不再是维系市区和复兴岛的主要通道,但在“定海桥”上,维系了一代代人对定海桥的共同记忆。

一、慎昌的诞生

一、旧日辉煌:曾经的交通要道

▲定海路桥 铭牌

在建造之初以及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定海路桥是出入周家嘴岛(现名复兴岛)的重要通道。


最开始,定海路桥桥址所在地的附近是周家嘴滩地。后来,上海浚浦局在疏浚黄浦江时挖上来的淤泥堆积在滩地上,形成了一个长约3.5公里、平均宽约400米的“新陆地”。疏浚完成后,堆积在周家嘴的泥土原应由浚浦局运走,但运费不菲。于是,浚浦局在1927年向国民政府申请,买下这块土地的产权,并把浚浦局及部分下辖机构设在这里,得到了国民政府的批准。这块“新陆地”脱离周家嘴成了“岛屿”,当时被叫做“周家嘴岛”。为使这块“极佳之地,能尽其利”,浚浦局拨银7万两在此建造钢筋混凝土桥,即定海路桥,沟通陆地与岛,承担着当时的周家嘴岛(即现在的复兴岛)内外陆路交通的重任。

随着时间的推移,定海路桥似乎略显老态。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几次对定海路桥进行修理、保护,之后限载通行。但是,定海路桥的车辆通行吨位仅为10吨,终究不再能满足日渐增长的运输需求。1976年,海安路桥竣工,取代定海路桥成为连结市区和复兴岛的主要通道。

二、市井气息:外来移民、淮剧与“插蜡烛”

▲定海桥

然而,定海桥不止是曾经的交通要道而已。定海路桥建桥后,成为当地的地标,附近的定海路、波阳路交口处一带都被人统称为定海桥,这不是一个行政区域,而是约定俗成的划分。“定海桥”成为了这一片区域的区片地名,成为了充满着市井气息的词汇。


定海桥附近是工业区,工厂集中,需要大量劳动力,因此吸引了大量来自苏北的移民。他们在此聚集,发展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社区。他们身处上海,又在此处坚守与传承着家乡的文化,使它们在交点处融合、发展。20世纪初,从苏北逃难至沪的淮剧艺人韩太和、何孔德等,在离开号称“江北大世界”的杂演场子后,便在苏北人聚集的定海桥等地唱淮剧,工人们听闻熟悉的家乡戏曲,纷纷支持。通过在上海的苏北人民聚集区中的发展,淮剧在上海渐渐站稳脚跟,并发展出了“海派淮剧”。这也是他们在城市文化中留下的痕迹。


“定海桥”也是一批居民的共同记忆。据在白洋淀足球场晨练的老人们说,孩提时,常去定海路桥下捉螃蜞、游泳戏耍,高兴起来还会从桥上往下跳,虽说没有学过高台跳水,但是“插蜡烛”个个都是高手。

如今,有很多人离开定海桥,也有很多人搬入,现在的“定海桥”地区,约有一半人口是外来务工人员。直到如今,人员不断流动,“定海桥”还在城市的角落里生气勃勃。

三、定海桥在当下

▲定海桥互助社

如今的定海路桥已成为了文物保护点。与其它很多不可移动文物或有点年份的建筑的遭遇相似,定海路桥桥身上也被人涂写。据2014年的新闻报道,“定海路桥从引桥开始,白色的墙面立柱就被乱涂写占据了,有年轻人表达爱意的,也有小学生们信手写下的约定,甚至还夹杂着一些污秽的语言”。不过现在,这各种各样的涂鸦也被抹去了,没有留下痕迹,只在新闻照片中还可看到其存在。


当定海路桥被乱涂乱画占满时,有一群学生、设计师、艺术家们在对定海桥社区进行调查研究,并以此为主题进行真正的艺术实践。“定海桥”这一“坐落于上海当下,离散在上海之外”引起他们的无限兴趣。他们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行相关展览,成立“定海桥互助社”,从新的视角对这片社区进行反思。他们自外部的审视或许能够为定海桥在当下的境遇提供一些解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