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养老,互相取暖 据《“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显示,预计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特别是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使得“抱团养老”有了更多的可能。除了原有的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外,最近,我国多地老年人自发尝试“抱团养老”,也就是相熟的老同学、老同事、老朋友生活在一起,互相陪伴共度晚年生活的图景正走入人们的视野。 走进朝阳路的欣欣小区,一套位于二楼的三居室里,生活着四位老人,68岁的郭小瑞和冯桂芳、67岁的马志国和72岁的刘金兰,家里常会传出她们的欢声笑语。由于配偶去世、子女在异地工作等多种原因,几位老人此前都是独自生活。去年,大家商量决定“抱团取暖”共度晚年。在欣欣小区还加入了居家养老,居家养老分派了一系列的智能产品给四位老人,让他们自助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如血压、血糖、睡眠质量等等。数据会上传至平台,如数据异常会主动报警。居家养老的服务中心还可为老人提供定期的身体检查,可预订每日的营养餐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还可为老人上门提供服务,如换灯泡、换窗帘、洗被子等等。居家养老还可装上摄像头,在外工作的子女可实时通过摄像头查看到老人的生活状态。 (社村通智慧养老平台居家养老功能示例图) 几个好友一起烹饪着一日三餐,一起跳舞、唱歌、逛街、旅行,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冯桂芳说:“现在和几个老姐妹们在一块结伴,关键有一个精神需求,要有能说话的。孩子们也放心我们,有什么危险的事情发生,我们就按这个一键呼救,很安全。”有过摩擦、有过拌嘴,但这些都没过完一天就“翻篇”了,互相的陪伴比什么都重要。 冯大妈几个姐妹的居家养老让人羡慕模式,王大爷夫妻俩的晚年生活也不赖,在幸福之家的一楼尽头总能看见老人们在那聊天。那里生活着8位老人,70岁的梁国辉、68岁的黄志军夫妻、72岁的何德胜、66岁的王大金夫妻和陈胜利夫妻,他们曾经是同事、邻居、朋友。几年前,因为子女在异地工作、生活需要他人照顾等因素,商量着一起来到幸福之家。在养老院内养老,医生可在线上查看到老人的健康指数,通过智能设备,实现远程监测老人的健康。梁国辉说:“我们都需要人照顾,人老了行动不便,子女在外工作也不放心我们自己住,在这里,几个熟人住一起互相关照,互相照顾着,也像是在家里住着一样。” (社村通智慧养老平台机构养老平台构成示例图) 机构养老系统中涵盖接待管理、老人管理、服务管理、人事管理、床位管理、费用管理、库存管理、评估管理、统计分析、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涉及从接待到退房的所有流程。管理流程规范完善,从始至终,环环相扣;软件流程严谨完善,操作简单。家属可通过电脑或是APP清晰明了的看到老人每天的身体情况、护理情况、日常活动、各项消费及可用余额;还能查看老人视频、照片、进行在线充值缴费。 (社村通智慧养老平台机构养老家属APP、护工APP示例图[从左至右]) 无论住在欣欣小区的老姐妹们,还是住在幸福之家的几个老熟人,这些老年人都是自愿聚在一起,抱团养老是探索共度晚年的新方式,是时代的进步,也是物质生活到达一定程度后对精神需求的满足。抱团养老是人们在自愿的基础上自主选择的一种互助式的养老,在社会功能方面是对以前依靠家庭养老的一种弥补,在这些方式下,现今的智慧养老也利用“互联网+”,让养老服务行业更加的便捷、有效,让老人、家属更加的安心、舒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