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准备看一篇文章,内容是关于在婴儿脑部 MRI 图像上进行灰质、白质、脑脊液分割。看了 abstract 后,打算先补一补MRI成像的知识。 参考资料: [1] 磁共振图像的基本术语 1. 磁共振现象含单数质子的原子核,例如人体内广泛存在的氢原子核,其质子有自旋运动,带正电,产生磁矩,有如一个小磁体(图1-5-1)。小磁体自旋轴的排列无一定规律。 ![]() 图1-5-1 质子带正电荷,它们像地球一样在不停地绕轴旋转,并有自己的磁场 但如在均匀的强磁场中,则小磁体的自旋轴将按磁场磁力线的方向重新排列(图1-5-2)。 ![]() 图1-5-2 正常情况下,质子处于杂乱无章的排列状态。当把它们放入一个强外磁场中,就会发生改变。它们仅在平行或反平行于外磁场两个方向上排列 在这种状态下,用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进行激发,作为小磁体的氢原子核吸收一定量的能而共振,即发生了磁共振现象。 停止发射射频脉冲,则被激发的氢原子核把所吸收的能逐步释放出来,其相位和能级都恢复到激发前的状态。这一恢复过程称为弛豫过程(relaxationprocess). 恢复到原来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则称之为弛豫时间(relaxationtime)。有两种弛豫时间:
2 .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的成像过程:与CT 相似,把检查层面分成Nx,Ny,Nz……一定数量的小体积,即 体素 ,用接收器收集信息,数字化后输入计算机处理,获得每个体素的T1值(或T2值),进行空间 编码。用转换器将每个T值转为模拟灰度,而重建图像。 ![]() 实现整个人体成像的步骤是:首先用数学方法将整个人体分成若干个体积单元、然后在每个体积单元内进行信号累加,从而得到一系列呈现不同灰度的体素。利用体素的灰度值可以构建由像素组成的图像
3. 正常颅脑的MRI图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