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菊集谱》史铸:一位在乱世中为菊集谱,孤芳自赏的文人

 昵称28795736 2019-11-23

01 “生平不详“的诗人,在战火中为菊花集谱

从小到大,我都特别喜欢野菊花,喜欢它们在秋天里泼辣辣地开满山野,黄灿灿的花朵一片又一片地占领荒芜的大地,给萧瑟的秋日增添无穷的生机。它的色、它的香、它的美都让我折服,我甚至还为它写过打油诗。虽然如今身在繁华,远离乡野,那首诗也早已随着时光,落在了尘埃里,我的心里却一直有一片承载着童年时光的野菊花。

翻遍书柜里的诗词,历代文人咏菊诗颇多,以野菊为题的却只有寥寥几首。其中唐代有王建、李商隐,宋代有苏轼、杨万里、司马光、易士达、史铸,除史铸有4首外,其余皆只1首。

这个偏爱野菊花的诗人,激发了我内心的求知欲,可他的人物简介,却只有寥寥几句:

“史铸,字颜甫,号愚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平不详。晚年爱菊,有《百菊集谱》六卷、补遗1卷,成于淳祐二年至十年(1242~1250),是一部关于菊花品种、种植栽培、故事典实、诗词文赋的集大成之作。”

这位“生平不详”的爱菊诗人生在南宋,《百菊集谱》是他晚年所著,成书于淳祐二年至十年(1242~1250)。这期间,南宋在孝宗、宁宗的短暂安定之后,开始陷入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阶段。

绍定六年(1233年),宋理宗赵昀(1224~1264在位)不顾大臣赵范“徽宗海上之盟”的警示,联合蒙古灭金,亲手打破了宋蒙之间的屏障,与蒙古赤膊相对。

端平元年(1234年)宋理宗又被灭金的胜利冲昏头脑,妄图趁蒙古战后撤退之机收复三京(西京洛阳、东京开封、南京应天府),于是他又一次作死地出兵河南,占领开封,进驻洛阳,史称“端平入洛”。蒙古看宋理宗居然开始抢地盘了,就回军南下,大败南宋,南宋损失惨重,国力严重削弱。

公元1235年,窝阔台又以南宋“不守信义、率先毁盟”为由,正式出兵,大举侵犯南宋。宋蒙之间延绵40年之久的战火,从此拉开序幕。

而晚年的宋理宗,日渐沉迷声色犬马,大兴土木,宠信奸妃,放任权臣,更加剧了南宋人民的水深火热。此后,南宋愈发衰微,君主也越发昏庸无道,直到1279年“崖山海战”失败后,陆秀夫背着8岁的小皇帝跳海而亡。

《百菊集谱》成书期间,正是蒙古二次西征之际(1241~1252),也是宋理宗昏聩误国、沉迷声色、横征暴敛的时期,战火纷飞、苛捐杂税让中原汉族百姓饱受摧残。

同时期的文人,面对山河破碎,君主昏聩,奸臣当道,民不聊生,大多以忧国忧民、思家兴邦为题材,抒发内心的忧患、悲愤和抱负。如文天祥的“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刘克庄的“夜窗和泪看舆图”、“神州只在阑干北,度度来时怕上楼”,吴潜的'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抖擞一春尘土债,悲凉万古英雄迹”……

而晚年的史铸面对山河破碎,只好同那些不愿与奸佞为伍的清廉之士一样,学“陶潜”隐居乡野。

他醉心搜寻各类菊花、菊谱,每得一本菊谱,就如小孩儿得到玩具一样开心,迫不及待地研究品读。

他耐心观察、细心甄别、遍访养菊行家,为菊花分门别类,记叙特征,为菊花撰文赋诗,九年间笔耕不辍,最终完成《百菊集谱》。

这部《百菊集谱》,与我国第一部菊谱《刘氏菊谱》相比,收录的菊花品种更多,更为详细。《刘氏菊谱》共记载35个菊花品种,而《百菊集谱》收录了131种。不仅如此,里面还收录了许多菊花相关的诗词文章、故事、杂说,以及种植等事项,可谓全面而广泛。

据《四库全书》记载:

“首列菊名品一百三十一种,附注者三十二种,又一花五名,一花四名者二种,冠于简端,不入卷帙。第一卷为周师厚、刘蒙、史正志、范成大四家所谱,第二卷为沈竞谱及铸所撰新谱,三卷为种艺故事、杂说、方术辨疑及古今诗话,四卷为文章诗赋,五卷即所增胡融谱及栽植事实,附以杜甫诗话一条,六卷为铸咏菊及集句诗,《补遗》一卷则杂采所续得诗文类也。书不成于一时,故编次颇无体例,然其罗可谓博矣。”

这乱世的战火和民不聊生,丝毫不影响这位隐世文人对菊花发自内心的喜爱和尊重,他将自己毕生对菊花的由衷赞美汇聚成121首咏菊诗,放在了《百菊集谱》的第6卷。从这些诗中,我们可以体味到他顺应天地自然、通透豁达的人生态度,也能感受到他深受陶渊明“菊隐”的影响,寄情于钟爱的菊花。

02 隐世而居,移情菊花,却难忘山河破碎的悲凉

自两晋陶渊明将菊花赋予“傲世独立”的人格后,“菊隐”便成为了众多文人骚客、名人志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世梦想,菊花更是成为“孤高傲世”、“安贫乐道”、“隐逸归园”的代名词。

史铸深受陶渊明的影响,并在咏菊诗中多处提到。如:

“陶公没后无知己,岁岁花开知为谁”

“ 篱下先生时得醉,余风千载出尘埃”

“ 归田谁是渊明兴,独绕东篱万事轻”

“ 陶家旧已开三径,直到如今迹未陈”

“ 陶令篱边常留宿,朝来满把得幽香”

“ 诗笔酒杯俱有味,亦同元亮旧生涯”

……

据不完全统计,史铸在他的咏菊诗中,提及陶渊明相关的词句多达40余处,可见他不仅爱菊,还深受陶渊明“菊隐”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他会同陶渊明一样,选择隐世而居的原因吧。

不过相比陶渊明,史铸对菊花的喜爱更为激进。

他将世间百花都看作庸脂俗粉,甚至觉得写它们都会玷污自己的笔。他在《百菊集谱》卷首自序中,这样写道:“云万物以节操为高,与春俱华、与秋瘁者,盈山满谷。骚人墨客歌咏乎,古今务以句语文辞相夸,尚是何足以浼(玷污、亵渎之意)吾之笔端乎哉。吾之所爱者,独菊。

可见他爱菊成癖,眼中只有菊花。

其实,这何尝不是他对国破家亡、君王无道的失望,对自己年老力衰,眼睁睁看着山河破碎,百姓困于战火和豪强重税,流离失所,却无力回天的一种移情。

身处乱世,他只能将自己的一腔热忱和悲悯,移情到“天姿高洁”、“威武不屈”、“不与草木同流”的菊花上,这其实也是对政治腐朽、强敌入侵的一种无声控诉,对国难民弱时民族英雄的一种颂扬,如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孟珙、王坚、余玠等。

他将菊花比作高人、贞洁之士:“……而菊也,方濯濯然独立于霜露之中,含曜吐颖,精采夺目……冷淡而耐久,潇洒而有远韵,正可比方高人贞士立于世……不为威武势力之所催屈者矣……生不与草木同流,死不与草木偕逝,可谓物中之英,百卉之桀然者也。

在史铸的笔下,菊花桀骜不驯,睥睨世间万物,独立霜露之中,虽然百花凋零,却能傲然独放,开出明媚鲜妍的花朵,“含曜吐颖,精采夺目”。它敢于对抗恶劣的环境,“不为威武势力之所催屈”,生死都不屑与“草木同流”。它“耐久”而“潇洒”,是“天姿高洁”的英雄。

他将菊花赋予丰富的人格化特征,其实是因为他虽然隐世而居,却仍然身怀民族大义,他希望整个民族像菊花一样,虽然身处残酷的时代环境,也能不畏强权,与侵略者抗争、与浑浊的政治抗争、与命运抗争。他希望国家早日实现和平统一,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他希望菊花一样的精神,能照亮民族的希望和未来。

这样的史铸,与苏轼《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其一》中的野菊何其相似:“野菊生秋涧,芳心空自知。”

03 看淡世事,种菊品菊,以菊香为伴,以菊药为饮,孤芳自赏

晚年的史铸寄情菊花,不闻世事,乐天达观,以种菊、赏菊、颂菊为乐。

他如菊花一般,虽然面对逆境,仍然乐观自在,不为外物所强,独自开放。

他醉心研究,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菊谱资料,其中不乏许多现在已经失传的菊花品种,对菊文化的贡献斐然,也成为后世考证菊花品种的重要参考资料。

☆ 种菊:

“春初种菊助盘蔬,益气轻身载旧图。”

“自种黄花添野景,几多光彩照庭除。”

白发老人在春天百花盛开的时候,独自锄草、翻地,种下喜爱的菊花。常年的劳作,让他身体康健如昔,心情也轻松愉快。秋天到了,百花都凋零了,但是庭前的菊花盛放,为萧瑟的院子增添了生机勃勃的活力,仿佛整个庭院都葳蕤生光。

这位老人即使老去,即使困苦,也不忘追求自己心中所爱,不忘努力地活出自己的精彩。好似野菊花,即使烧成灰烬,来年也会开得漫山遍野。韶华虽逝,生命却依然绽放如初,这大概便是看淡世事,怡然自得的隐士情怀。

☆ 品菊:

史铸在《百菊集谱》中撰写的咏菊诗,有50多个不同的菊花品种,如大笑菊、孩儿菊、九华菊、观音菊、金玲菊、酴釄菊、野菊、粉团菊、缠枝白、馒头菊等。他对每种菊花都采用细致的白描手法,辅以生动的形象比喻,赋予它们灵魂和人格。

比如《球子菊》:

“团圞(luán)秋卉出篱东,惹露凌霜衮衮中。

疑是花神抛未过,更教辗转向西风。”

圆绒可爱的球子菊,在寒霜中沾染了晶莹的露珠,露珠凝结微霜,球子菊好似花神抛出的绣球,在凌寒中翻滚,向着秋风傲然开放。

又如《淮南菊》:

“割脂簇蜡密成团,杰出东篱最奈寒。

加紫翻宜霜后看,料应惯见属刘安。”

第一句形容花瓣密密簇拥的样子,第二句写它耐寒的特性,第三句写它的开花时节,第四句通过典故写出它的籍贯,同时也暗喻了菊花的品行,如淮南王刘安一样不畏权贵、顺应自然天道,坚持做正确的事。

刘安不顾汉文帝独尊儒家的国策,坚持道家思想,制定轻刑薄赋、鼓励生产、善用人才、体恤百姓的政策,让淮南出现国泰民安的繁荣景象。

这样的品行,正是作者所行;这样的繁荣,正是作者所盼。

他写菊,从外貌到性格,再到生日,最后到籍贯和品行,仿佛写人一般,立体而有血肉。

再如《野菊》,史铸一共写了四首:

“一簇疏篱有野花,不应青女妒容华。繁英自剪无人插,只有黄蜂趁蜂衙。”

“塞郊露蕊疏仍小,瘦地霜枝细且长。 境僻人稀谁与采,马蹄赢得践余香。”

“熠熠溪边野菊黄,风前花气触人香。可怜此地无车马,扫地为渠持一觞。”

“野花无主为谁芳,酒熟渔家擘蟹黄。遇酒逢花须一笑,故留秋意作重阳。”

其中,“塞郊露蕊疏仍小,瘦地霜枝细且长”和“熠熠溪边野菊黄,风前花气触人香”,不仅写了野菊花的花形、香气、色彩,还特写了野菊花整株的外形特征,整个形象跃然纸上。虽然字句不多,白描的手法却可见一斑。

只有对菊花真切地钟爱,才会如此观察入微,将他所搜罗到的所有菊花,用白描的手法忠实地记录下来,给后世观瞻。

☆ 菊香:

史铸咏菊的121首诗中,对菊香的直接描写多达20余处。比如“香雾霏霏欲噀人”、“ 多少清香透入来”、“ 折来嗅了依前嗅”、“ 底许清香鼻观来”、“ 风从花里过一香”、“ 幽香深谢好风吹”、“ 逆鼻浑疑雪亦香”……

菊香不同于一般的花香甜腻,而是带着隐隐约约药香和苦香的独特香味,闻之沁人心脾。

李商隐曾在《野菊》中这样描写菊香:“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唐代诗人王建则写“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黄巢也写“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可见菊香其实是一种泠然的冷香,与它们开于苦寒的身世何其相似。但即便苦,它们带给人的却是耀眼的美,艳而不妖,自有一种清高藏在骨子里头,淡淡的冷香,不屑招蜂引蝶,却给人提神醒脑的感觉,更何况菊花本身便是一味良药。

这与史铸的处世风格是融洽的,身处乱世,自是苦不堪言,但垂垂老者却不甘成日囿于悲凉、郁结,他自顾自地研究菊花,喜欢菊花。人到晚年,他对功名利禄早已看淡,“料应识破荣枯事,独对秋风笑一场”。他只专心做好自己喜欢的事,不为外物所动,虽然平凡,却终究是历史长河中不可抹灭的一笔。

☆ 菊饮:

因菊花有清热解毒之效,中国自古就有“菊饮”一说,如“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野香盈客袖,禁蕊泛天杯”,“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

古代文人雅士视食菊饮菊为风雅之事。《西京杂记》曾记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司马光也曾作“菊花羹”,并大赞其味“芬馥逾秋兰”。许多文人雅士还编撰了菊花食谱,如“菊蕊冰糖银耳羹”、“滚油炸菊花卷”等。可见,菊花饮食文化历来已久,且颇受文人雅士青睐。

史铸也不例外,在他的咏菊诗中,亦有食菊、饮菊的诗句。如:

“不是餐英泥楚骚,重阳菊蕊泛香醪”

“ 且折霜蕤浸玉醅”、“ 幽香还酿客怀清”

“ 菊花有意浮杯酒”、“ 胜收芳蕊浮卮酒”

“ 酒面浮英爱芬馥”等。

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作者常酿菊花酒,自在逍遥,独自清高。

结语:

史铸虽不是名人大家,也不曾在乱世中引领民族大义,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颗凡星,但是他也有自己的孤高和遗世独立的处世态度。

他不与世俗同流,独自隐居,潜心研究自己喜爱的菊花。

他不为外物所强,无论环境如何,是否有人关注和赞赏,都只专心于自己的事情。

或许身处繁华世界的我们,也应学一学这样的处世之道,不论世事是否物欲横流、利益当先,我们只做好自己眼中正确的事,无愧于心,无愧于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