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运河镇向阳村就有不少玉器加工作坊,有一家名为老虎玉器店的老板姓赵,2010年,这位赵老板干了一件大活。他雇佣了22名工人,花了7个月的时间,做了一套玉凳、玉梳妆台的组合,样式是按照明代的老件仿造的,据说光成本就花了50多万。 这套大件没有让赵老板失望,之后被一位河北石家庄的“老王”买走,售价高达260万。但数月后发生的事情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原来当初的那套“梳妆台”竟摇身一变,被冠名为“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连同配套的“汉代玉凳”,一起出现在了北京拍卖会的现场,竟然还拍出了2.2亿的天价。几个月前才新鲜出炉的物件,突然就成了专家一致肯定的国宝级文物! 不过这套2.2亿的“汉代玉凳”,很快在收藏界引起质疑,因为对历史稍微有研究的人都知道,凳子最初是由西域的“胡床”慢慢演化而来,隋唐时才开始普及,汉代人都是席地而坐,哪里会有这种造型的凳子。就在大家围绕玉凳的真假进行激烈争论时,网上有网友爆料玉凳出自江苏邳州赵老板之手,记者辗转找到了那位赵老板,在舆论的压力下,“造假者”终于承认,是他自己做的。那“汉代玉凳”的鉴定者如何回应呢? “汉代玉凳”的鉴定专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国内著名的玉器鉴定专家周南泉,当记者问道:“现在,连造假的人自己都跳出来了,说就是他本人做的,您怎么看?”周南泉给出的回答是:“造假的人往往会吹牛,说这就是我做的。”并表示自己没有看走眼,坚称从质地、产地、沁色、工艺、纹饰、造型等多个方面鉴定,这是汉代玉器。不得不说,在被实力打脸的情况下,还如此“自信”,真是没谁了。这件“国宝”闹剧之后,鉴定专家和拍卖公司的信誉一落千丈,这也为不懂行的、搞收藏的“冤大头”们敲响了警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