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9岁,单身失业,没房没车:豆瓣评分9.1的治愈神剧,温暖了多少大龄女性

 芍药美学笔记 2020-07-08

芍药身边有几个朋友,每次聚在一起,讨论的问题总逃不开辞职和催婚。这两座大山不只压在80后90后肩上,连95后也开始进入被催婚的行列。
 
这群人大致分三派:恨嫁的,恐婚的,独立的,但社会对她们只有一个标签「大龄剩女」,太不公平!
 
今天芍药不是要来说这么沉重的话题,而是来推荐剧的,这部剧表演夸张,又搞笑又好哭,希望每一个被工作和婚姻困扰的人看完后都能与自己和解。
{ 芍药姑娘 Vol.1351 }
x
隐居生活
39岁,没房没车没老公没小孩,甚至连工作也丢了。

 
这是台剧《俗女养成记》女主陈嘉玲的人物设定,没有主角光环,没有台湾偶像剧一贯的玛丽苏剧情,她真实、平凡,像每一个在大城市打拼的自己。

但她可能比我们还惨,奋斗了近20年,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的人生好像一事无成,动弹不得。」

 
先说事业,哦不,她没有事业,只有一份糟糕的工作。
 
39岁的陈嘉玲是一家公司,
董事长的特助。
表面是特助,实际上干的是丫鬟的活,
不仅是工作助理,还是生活保姆,
要替老板娘监督老板的一日三餐,
还要为老板的小三服务。
公司新人不待见她,
觉得她是老好人。
老板不认同她的价值,只是一味差遣,
就连夸她也是:
「24小时便利店,随叫随到。」
 
再来说说爱情,谈了4年的男友,与其说是老夫老妻,不如说是室友。
 
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
发现婆婆强势到可怕,
妆容穿搭要按照婆婆喜欢的样子来,
要求她结婚后不能工作要回归家庭,
甚至连婚纱都不能自己做主。


令人难过的是,
男朋友是个妈宝男,
面对这一切,他只有一句话:
「我妈都是好心。」

最惨的是,去参加前男友的婚礼,发现所有人都过得比自己好,还喝醉酒出洋相。
 
喝醉了的陈嘉玲,
抱着新娘耍酒疯,
被同学嘲笑:「20岁喝醉是可爱,
40岁啊,可怜!」


受到刺激的陈嘉玲,
借着酒劲当晚就向男朋友求了婚。


如果陈嘉玲忍一忍,只要结婚,她或许就能过上世俗眼中「正确」的生活。但她没有,带着一丝冲动,一丝倔强,炒了老板,甩了男友。
 
工作没了,婚也不结了。按照正常的偶像剧逻辑,这时候该出现一个高富帅拯救女主了,然鹅,并没有在台北失去一切的她,跟着弟弟回到了家乡,在那里,她找到了人生的答案……


大龄单身不是错,是不将就
 
陈嘉玲从台北回家,在车上哭着对弟弟说的一番话,道出了所有单身女性的心酸:
 
「我能够做什么,我年纪大了,我没有力气谈恋爱了,要花多长的时间,去遇到一个人,然后建立一段关系;我已经40多岁了,没有公司会栽培我,我也没有办法转行了,我能做什么?」

 
真正让陈嘉玲焦虑的不是失恋、失业,而是大龄单身又失业。

但她所面临的状况不是被迫的,而是自己的选择,她选择放弃一个婆婆妈妈的男人,选择放弃一份屈辱的工作,选择开始一段全新的人生,这是不将就!


再回头看看我们身边,芍药认识一个朋友,30岁时害怕孤独终老,匆匆忙忙就嫁了,结婚不到两年,大小矛盾不断,最终走向了离婚。
 
年龄,是社会强加给女性的标签。为什么30岁就是大龄剩女?为什么男人40一枝花,女人40就是豆腐渣?40岁,除了眼角的鱼尾纹,明明更有阅历更有钱,凭什么被贬低?!
 
前段时间,刘雯在综艺节目《奇遇人生》中袒露,自己没有谈过恋爱,一时间,铺天盖地的热搜来了,人们在这件事上加了一个年龄的设定——31岁。

 
似乎不论你多么优秀,一旦到30岁没有结婚,就会被认为是个loser。

可明明,刘雯那么优秀,她是找不到对象吗?爱慕她的人大概可以站满T台吧,只是她选择了将青春献给事业,而不是爱情。

 
剧中,陈嘉玲的二姑,30岁得知自己不过是对方的生育工具,勇敢提出退婚。那是陈嘉玲最初接触到的独立女性,二姑含着泪也不肯退让,因为婚姻绝不能将就。


与其选择跟一个错误的人结婚,不如一个人自由洒脱。找一个人随随便便结婚容易,单身独立洒脱的女性却比金子还珍贵。


你我皆俗人,要学会与自己和解
 
女主陈嘉玲,是个普普通通的俗女,从小生活在台南,一家人靠着家里的中药铺过活,父母也没有太大出息。

 
她的成绩也很一般,考上大学后,从台南到台北奋斗了近20年,也没有获得成功。

像每一个从小城镇去北上广打拼的女孩一样,渴望成功渴望留下,但理想与现实总有落差,大多数人依旧过着平凡的生活。



小时候,我们总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可等到长大后才发现,自己不过是俗人一个,普通的工作、普通的对象、过着人世间最普通的生活。
 
学会接受这样的自己,看清自己的平凡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陈嘉玲回到台南后,过了一段晃晃悠悠、自由快乐的日子。从前的同学朋友、家人,都没多大出息,但快乐安宁。
 
这也让她明白,人生的意义不是活成别人眼中成功的样子,而是不违背自己的心愿,过得快乐。

 
与自己和解,也是与过去对话。你有多久没有跟自己好好谈谈了?儿时那个曾经无比纯真快乐的自己去哪儿了?
 
人生走到某个阶段,不成功不一定是坏事,与自己和解,接纳自己的平凡,卸下一身包袱,去抓住生活中那些渺小的幸福,或许会更好。

即使全世界都抛弃你,家人会永远爱你
 
这部剧采用的是童年与现代穿插来呈现的方法,小时候的陈嘉玲也是一个普通的女孩,成绩不好,但有一个温暖的家。

 
小时候父母斥巨资让陈嘉玲学钢琴,
但阿玲并不感兴趣,
怎么学也学不好,还经常被老师打,
因为心疼儿女,阿玲的爸妈最终选择退课,
比起世俗眼中的「乖乖女」,
家人更关注的是阿玲的身心健康。


阿嬷思想保守,小时候曾教育她:
「婚前是处女,婚后才幸福。
但在自己生病以后,得知阿玲分手,
她说出了埋藏在心里的话:
「时代已经不同了,
你们现在没嫁的也很多。
 

「阿嬷每天都在念你没嫁,

实在说起来,阿有时候也很羡慕你,

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

阿嬷已经做了六十多年的陈李月英了,

现在我也做到累了,

等哪天阿嬷懒得呼吸的时候,

把阿嬷的骨灰撒到大海里,

让阿嬷能自由自在去当李月英好吗?」

 
妈妈虽然也是一个传统妇女,
当得知陈嘉玲分手时,生气还是有的,

但心里还是理解女儿的:

「其实妈妈也不一定要你怎么样,
你读书可以读到这样,
我就已经觉得你很棒了,
只要你可以平安健康,这样就够了。
 
爸爸就更不用说了,
他是最疼爱阿玲的。
小时候妈妈说她野,爸爸夸她活泼可爱,
后来得知分手,在意的不是别人怎么看,
而是女儿难不难过,有没有受欺负。


当陈嘉玲害怕自己老人没人靠时,
弟弟说:「我给你靠」;
阿嬷的葬礼上,面对大姑对姐姐的诘难,
弟弟主动说出自己是同性恋,
将枪口对准了自己。
 
而妈妈面对儿子是同性恋这件事,
没有丝毫波澜,淡淡的说:「我早就知道了。」
其实早在上中学的时候,
妈妈就知道了这件事,一开始她也很着急,
但了解过后,也就慢慢接受了,
从那时起,她就决定默默守护儿子。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把最糟糕的脾气暴露在家人面前,或者总是报喜不报忧,不要低估家人的承受力,他们比想象中更爱我们。
或许在世俗眼中,陈嘉玲很糟糕,但她有一群任何时候都站在她身后守护着她的家人,这难道不是人生幸福的真谛吗?

 
全剧的最后,陈嘉玲买下了家乡一间废弃的房子,至于要做什么呢?还没想好,先活在当下吧,她对自己说:
 
亲爱的陈嘉玲,你是从几时开始忘记了,忘记了这辈子其实很长,长到你可以跌倒再站起来,做梦又醒过来;
 
你又是从几时开始忘记了,这辈子其实很短,短得你没时间再去勉强自己,没时间再去讨厌你自己。


不要急着要去成功,人生很长,跌倒了可以再站起来;人生也很短,不要为他人而活,开心幸福最重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