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看一百遍的电影,必然是经典的。 我喜欢经典。 以下安利的几部电影,是我看过不说100遍,至少10遍以上的,我把他们定义为经典中的经典。 一、《萨勒姆的女巫》The Crucible *IMDb(全球最权威的电影数据网站)给出9.0分 「作品背景」 关于“萨勒姆猎巫事件(巫蛊案 Salem witch trials)”。 1692年到1693年,在马萨诸塞殖民地发生了萨勒姆巫蛊案。有200多人被指控施行巫术——魔鬼的把戏,其中处死了20人。最终,殖民政府承认这是冤假错案,并给予受害者家庭赔偿。 自此,这段历史成了妄想症和不公正的同义词。 300多年后,在美国麦肯锡主义盛行(整个社会笼罩在对共产主义的恐惧中)的背景下,阿瑟·米勒创作The Crucible,借1692年人们对巫术的恐慌暗喻50年代麦卡锡主义的社会影响,创作了该剧。 人性始终不会因时间、民族、肤色或是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改变。 米勒第一次访问中国的时候,中国刚刚结束了那个以捍卫真理的名义,相互告发,颠倒黑白,人人自危,集体癫狂的时代。 在那种背景下,the crucible(直译“严酷的考验”)首次在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上演,为了吸引观众改名为《萨勒姆的女巫》。 「观影感受」 当所有的罪行都可以打着崇高与荣誉的幌子时,人性的善与恶就无法鉴定区分。 (舞台戏剧版本片段) 中国也有一部类似的影片,叫《叫魂》,同样强烈安利给大家。 二、《黄金三镖客》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影片简介」 《黄金三镖客》是意大利西部片宗师瑟吉欧·莱昂内执导的镖客电影三部曲的完结篇,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李·范·克里夫和伊莱·沃勒克分饰英文片名所指的好人、坏人和丑恶之人。 三人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趁着政局混乱,打算谋夺一批属于南方政府的财富,但每个人只知道一部分藏金的细节,必须联合起来才可以取得全部的钱。 为了得到黄金三人既互相利用又勾心斗角,产生不少有趣的笑料和张力十足的戏剧性对峙。 「观影感受」 世界陷于战乱,三位主角却为了一笔黄金,穿梭于对峙的两个阵营之中,仿佛世外高人。 这种逃避恰恰是种莫大的悲哀和反讽。 三、《控方证人》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影片简介」 1954年,伦敦,美国人雷纳被控谋杀富有的情妇藉以取得其巨额遗产,著名的刑案辩护律师韦菲爵士不顾健康问题接办此案。 在法庭上,雷纳的妻子克莉丝汀竟然作了控方证人,几番波折,最后的真相却让人大跌眼镜。 「观影感受」 剧情设置十分巧妙,当我得知真相的时候,真的惊掉了下巴。 很多人说这部影片是推理片的鼻祖,不能更认同了,看过的小伙伴,可以仔细品味一下影片中的逻辑设计,堪称完美。 四、《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影片简介」 当百万大军登陆诺曼底海滩时,一小队由约翰·米勒中尉(汤姆·汉克斯饰演)率领的美军士兵却深入敌区,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一名士兵詹姆斯·瑞恩(马特·达蒙饰演)。 詹姆斯·瑞恩是家中四兄弟的老幺,他的三名兄长都在这次战役中相继阵亡。 美国作战总指挥部的将领为了不让这位不幸的母亲再承受丧子之痛,决定派一支特别小分队,将她仅存的儿子安全地救出战区。 「观影感受」 只有一个念头:战争也忒恐怖了,辛亏自己生在和平年代。 五、《美国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影片简介」 以拍摄意大利西部片成名的意大利籍导演瑟吉欧·莱昂,带领观众横跨四十余年,以纽约的犹太社区为背景,叙述四个从小一起长大的童年玩伴之间纠葛的恩怨情仇。 金像奖影帝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 Niro)饰演面条,是四位主要人物中的主角,本片以艾隆索与其伙伴的犯罪生涯为主轴,是一部描写友谊与对立、忠诚和背叛等人性冲突的黑帮史诗电影,时代背景跨越经济大恐慌、禁酒令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等美国史上的重要大事。 「观影感受」 一个有情有义的男人,一生竟然如此不堪地结束,让人唏嘘落泪。 “再见了,黛博拉;再见了,麦克斯;再见了,我的从前。” 詹妮弗·康纳利 饰演黛博拉少女时期,她大概就是我心中最美的少女模样了。 六、《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 「影片简介」 天才数学家小约翰·福布斯·纳什是一个不问世事不懂社会交际,只知整日陶醉在自我思索的数学空间之中,并且深受精神分裂症的困扰,妄想不存在的人物影响自己的生活作息和思维方式。 但他撰写的论文大胆挑战现代经济之父亚当·史密斯的理论,并成型为自己的理论为博弈论,对20世纪的经济、军事诸多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面对精神崩溃的危险,他没有丝毫退缩,在妻子的帮助下顽强抵抗,甚至认清幻想中人物的真实目的并与其保持距离而回归正常生活,最终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奖。 「观影感受」 这部影片展现的是人类个体通过不懈努力战胜精神折磨的伟大事迹,尽管没有完全遵照原型人物的真实素材,但也足够让人感到震撼。 七、《杀死一只知更鸟》To Kill a Mockingbird 「影片简介」 讲述了美国南方小镇梅岗镇的律师芬奇,为人正直沉稳,时常为穷人打官司而不收取任何报酬。 妻子去世后,他独自一人与儿子詹姆和女儿简相依为命。 正直的芬奇在一次闲聊中和孩子们谈到不要去伤害知更鸟,因为它们只为人类歌唱。 小镇上发生了一起强奸案,芬奇受法院的委托,为被控强暴白人女子的黑人罗宾逊辩护。 芬奇的行为引起了小镇上许多存有种族歧视观念的白人的不满,他们极力地阻挠芬奇的工作。 但芬奇并不在意人们的抗议,继续仔细地对案情进行调查。 「观影感受」 在成为畅销书之后,《杀死一只知更鸟》被多次改编成电影,但从我个人的审美角度而言,1962年的这一部最为经典。 电影虽是对原书籍的改编,但是在拍摄、剪辑、配音上很好地还原了当时的整个社会氛围,同时演员的演技很生动地表现出了人物的心理。 甚至只是一个配角,演技都是满分在线的。 八、《绿皮书》 Green Book 「影片背景知识」 电影名《绿皮书》是一本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黑人出行指南。 在1962年,白人至上运动在美国又一次掀起小高潮,黑人邮政员维克多雨果格林编写了这么一本小册子,指出哪些旅店和餐厅可以让黑人入住和就餐。 小册子的名字“Green Book”中的Green即取自格林(Green),又似乎采用了绿色象征通畅的含义。 「影片简介」 一个著名的黑人音乐家,一个混迹夜总会的白人老炮儿。 肤色和文化修养上的反差,在旅途上自然产生一些奇妙的化学反应 。 除此之外,电影还展现了很多层面的纠葛: 种族歧视、同族不平等、主仆之间、音乐家的社会地位、家庭关系等等。 「观影感受」 它并没有刻意说教的去讲什么,但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不同时代某些群体的遭遇。 认可最后这句话: Genius is not enough. It takes courage to change people's hear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