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念我的奶奶

 耕夫1010 2019-11-23
以下文稿为2013年2月20日(农历正月十一日)奶奶去世三十年时所写。

          时间过得飞快,三十年前的今天,奶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这么多年来,奶奶虽然无数次地走进我的梦中,但始终象一部无声的电影一样,无声的来,无声的去......

       奶奶是我生命里重要的亲人之一。我从小就特别粘奶奶,喜欢吃她做的饭,喜欢和她睡一个被窝,更喜欢听奶奶讲那古老的故事。可以说,我是听着奶奶的故事长大的;长大后,奶奶又是我出门求学最大的牵挂和眷念!

         奶奶出生于十九世纪末的1895年,过世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1983年农历正月十一,享年八十八岁。她的一生是饱经人世沧桑,受尽生活磨难的一生。由于家境贫寒,她十三岁时就给一个小户人家当了童养媳,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在这户人家先后生过两个孩子,都夭折在冻死饿死中。后来因丈夫在给人家打短工中意外身亡,又改嫁到一个大户人家即我的爷爷家里。当时爷爷娶她时已是第三个老婆。前两个老婆每人给留下一个儿子,并都已成家。等于奶奶一过门就有两床儿媳妇。奶奶过门后既要当儿媳妇(因为爷爷的老人还在世)伺候公婆,又要当婆婆做后娘伺候儿媳妇。寒门出身的奶奶到了大户人家自然有卑微感,再加上爷爷是个抽大烟鬼,不理家事、不务正。所以奶奶在这个大家庭里的地位就是个伺候老小,忙来用的角色。家里地里哪里忙,她就被发配到哪里去帮忙。爷爷不仅不能给奶奶撑腰立杆, 还经常背地里偷家里的值钱东西和米面来换大烟抽,导致奶奶在生小孩时,没米熬稀饭,没油点灯。好在懂事的爸爸(当时不足十岁)把平时背着爷爷攒下的铜钱拿出来帮奶奶度难关。奶奶嫁了两处人家,先后生过九个孩子,均因穷困潦倒,饥寒交迫,有七个孩子先后夭折,不是冻死饿死就是病死,幸存下来的只有我的爸爸和姑姑两人,但姑姑也在不到三十岁的时候因生小孩难产去世,爸爸在不到五十岁的时候因病去世。等于九个孩子都走在了奶奶的前面。人常说,孩子是娘身上的肉,每一个孩子的离开就等于剜奶奶身上 ,甚至是心上的一块肉啊!所以奶奶的心永远是千疮百孔的。。。好在爸爸是个大孝子,有生之年,让奶奶舒心而自豪的活过,可惜英年早逝 ,去世的时候给奶奶留下了我们这几个孙子,即大哥、二哥、三哥(10岁时夭折)我和小妹。让她老人家在饱经失子之痛后 ,也有了个念想和希冀。所以她视我们每个孙子如心肝宝贝,掌上明珠,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忘我地、无私地给了我们。

  在我幼小的记忆里奶奶就是一位慈祥和善、俭朴勤劳而又精明有毅力的老人。瘦弱的身躯,花白的头发,慈眉善眼的脸上印刻着她饱经沧桑岁月的纹理。

          奶奶是一位坚强、有毅力的女性 ,虽然目不识丁,但很通情达理。记得1969年爸爸去世后,家里剩下我们老小五口人,最老的奶奶七十多岁,最小的妹妹刚过百天,我和二哥尚未成年,只有大哥是身强力壮的成年人,但爸爸去世前后他正在部队服役,并且是在遥远的西藏,交通不便不说,主要当时正处在文革动乱后期,拍去的电报都被组织积压封锁。所以当时只有妈妈是我们全家的顶梁柱。眼看一个家庭濒临坍塌的边缘,世界上最坚强的两位女性---我的妈妈和奶奶在痛失亲人,揪心撕肺的哭过痛过后,她们为了把爸爸留下的我们几个尚未成人的子女培养成人,擦干了眼泪,打起了精神,开始了艰难而顽强的生活。从来没有参加过集体务农的妈妈一天不误地跟着生产队劳动了,瘦弱的奶奶包揽了家里的全部活,做饭、喂猪、照看孩子。当时妈妈看到年岁已大的奶奶身体单薄,怕承受不了家里繁重的活,无奈下主张让我缀学帮奶奶干家务。妈妈的这个要求一点也不过分,因为一来我是女孩 ,二来我刚开始上学,家里面临那么多困难。。。可是,在我辍学不到半年后,奶奶看出我心心念念想上学读书的心事,说什么也不让我辍学了,杠杠正正对妈妈说,咱再苦再累也不能把孩子念书的事给耽误了。正是奶奶的这一主张,我又开始了上学。

        还记得那时候妈妈由于身心焦虑,有时候表现的性情暴躁,脾气大,经常冲着我们发火,年幼的我们不懂事有时也给妈妈顶嘴,可奶奶总是默默的承受,等妈妈发完火了再好言相劝安慰她,并经常在背后教育我们不要给妈妈顶撞,说“你们的妈妈挺不容易的,咱这一家子全靠她了”。七十年代正是困难时期,家里没有劳动力就意味着没有口粮,那时我和二哥都上学,我们家只有妈妈一个劳动力,所以奶奶做饭经常把像样点的饭菜留给我们吃,而她自己却不择好坏,拣我们不喜欢吃的或剩下的饭菜她自己吃。奶奶一辈子很珍惜粮食,一点也不舍不得浪费,连吃洋芋都从不拨皮,;穿衣服更是节俭,一件衣服在她身上能穿好几年,就是那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穿法。逢年过节,母亲给我们每个人做新衣服。奶奶的新衣服只在过年那一天穿一下就舍不得穿脱下了,然后攒起来,等下一个新年再穿。以至在奶奶病逝后我们在她的遗物里找到好多没有穿过的新衣服,一家人心酸的落泪。。。

(上图为奶奶拖着二哥和三哥)

         奶奶视我们孙子们如掌上明珠,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注在孙辈以至曾孙辈身上(大哥家的刘瑞、二哥家的刘波,她老人家都照料过),有好吃的东西自己舍不得吃攒下让我们吃;有营生(活)自己抢着做,舍不得让我们干,生怕我们累着;哪个孙子半夜饿了渴了想吃想喝了,只要吭一下声,奶奶会不厌其烦地立马起来给寻吃的喝的,如果没有现成的,她那怕再找柴火烧炉子也要满足我们的需求。平时只要我们喜欢吃的,她都说自己不爱吃,比如过大年吃肉时,她看到肉少人多,吃上一两片就不吃了 ,故意说自己没牙咬不动;到炎热的夏天妈妈买回西瓜 ,我们高兴的争着吃抢着吃,而奶奶却一口也不吃,说人老了怕凉坏肚子……总之只要是我们喜欢吃的东西,她都要找借口不舍得吃,攒下让我们多吃点。

          孙子们对奶奶的情感也特别深厚,记得    1976年春上,我刚16岁那年,在离县城50公里的神中上学,开学不久的一天下午,在校门口碰上村里的一个熟人,告诉我说,“你奶奶生病了,你妈妈怕耽误你的学习没敢告诉你”。我一听奶奶病了,头皮瞬间紧绷,赶紧跑去和班主任老师请假,结果老师不肯准假,当时估计考虑到路途遥远, 我年龄小,担心路上的安全。我急得当场哭了起来,最后老师说如果有人相跟就给我准假,否则不行。从不撒谎的我,为了能回家看奶奶,第一次给老师撒谎说有亲戚相跟,老师才勉强答应。
    记得 当天晚上,我急得睡不着觉,和衣躺了一晚上,第二天天还不亮,我就走出校门,不巧的是那天正下着蒙蒙细雨。路灯下,细雨蒙蒙,四周静悄悄的,我一个人壮着胆子,拿着同学给我借的一杆红缨枪,挂着书包(书包里装着四个馒头,那是自己平时省吃俭用省下的),行走在回家的路上。因为害怕,走得很快,大概走了近二十里路,到了张板崖,要翻一座山了,那座山叫花花崖。山崖上长满了经年的绿苔,由于下雨,路滑难行,上到半山腰,怎么也上不去,爬上去滑下来,急得我一个人哭了起来,最后干脆把鞋子脱下才上去。翻过大山,一个人走的很快,一路上满脑子都是奶奶生病在床的影子,生怕自己赶不上看奶奶最后一眼。那个年代人的思想很单纯,坏人也少,所以什么也不怕。下午两点多就到了杨家坪。杨家坪离老家还有三十里路,刚走上村头,就看到远处有三四只大狗,吓得我悄悄的退下来一动不敢动,心想这可怎么办呢?蹲在地上十分无助,环视四周,发现村东头有一条水渠,我偷偷地爬上去,看到渠里没有水,一阵欣喜,因为渠道正好和下面的路是同方向的。于是我跳下渠道猫腰前行,可是没走几步发现渠道里有许多粪便,恶臭味熏得我的直想呕吐,但是为了躲开那几条吓人的狗,只能唔着鼻子,走了100多米才得以摆脱。又翻过枣洼的一段石砭路,走到武家湾至沙头上那条石湾时,抬头一看,上面是陡峭的石岩,经多年的风化,遇到雨天或刮风天气常是飞沙走石。我硬着头皮,冒着飞沙走石,连走带跑,疾步走过这段令人心悸的路段。走到离家不足5里路的石角塔村时太阳已经落山,实在累得够呛了,但我鼓足浑身的劲,三步并做两步走,几乎是跑回家的。一进门,奔到奶奶睡的炕头前,看到了骨瘦如柴,气息奄奄的奶奶。妈妈说她几天不吃不喝了,叫上连眼皮也不张。我爬在她耳边叫了一声奶奶,她一下子睁开眼睛,问我怎回来的,我说一个人步走回来的,她顿时激动的把手从被子里伸出来紧紧握住我的手,并试图要坐起来,于是妈妈让我和她把躺了十来天的奶奶扶起来,并趁势给喂了半碗米汤。那次至我回去后顶的妈妈跑前跑后给找来个老中医开了些药,我白天晚上守护在奶奶身边,经过吃药和精心护理,奶奶的病一天天好了起来。我在家住了十多天,赶我走的时候,她已经能下地了。妈妈说在我没有回来前她眼看就不行了,已经给把寿衣也准备好了,正准备给在外地工作的大哥和上大学的二哥拍电报,是我回来救了奶奶的命……现在回想起自己年幼时期最勇敢、最冒然的一次大无畏的行动还是因为奶奶!可见奶奶在我心目中的份量。

           奶奶是个天生的才女,可惜出生在旧中国封建社会的背景下,没有上过一天学,但她凭她那聪颖的天资,从小受当私塾老先生哥哥的熏陶,她背会了当时的《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所以在我很小的时候,就从奶奶那里学会了这些传统文化的瑰宝,尽管发音不准,咬字不清 ,但成为我在少儿时期同龄人跟前显摆的资本。


         奶奶的脑子里还装满很多神奇的童话故事。每天晚上我们会缠着奶奶讲故事,什么《牛郎织女》、《银秀砍柴》、《半升麻子换老婆》、《孟姜女哭长城》、《穷人与富人》等等,小时候我就是在奶奶温暖的怀抱和微驼的肩背上听着奶奶那动人的故事长大的。长大后,我又是在那你那俭朴、勤劳、坚毅的性格中领悟生活的道理,走上人生之路的。小时候在那个没有通讯网络,文化娱乐相对闭塞的山村里,奶奶的故事就成了我们最大的娱乐。每到夜晚,我们兄妹几人总要缠着奶奶讲故事,猜谜语,以至后来我也成了孩子们的故事大王,好多都是从奶奶那里搬来的,如果说我现在算的上有一点文学底蕴的女子,那么奶奶就是我的启蒙老师;如果说我是一个不向命运低头屈服的女人,那么是奶奶给了我做人的底气。

奶奶的头脑超人的精明!心算能力很强,记得奶奶近八十岁的那年,妈妈和一个邻居小伙分了几斤羊肉,当时两个人一个用算盘算,一个用纸笔算,还没等他们算出来,坐在炕头的奶奶已经有了结果了,当时妈妈还有点不相信甚至嫌奶奶多嘴,可是他们算来算去,奶奶算的那个数分文不差。

  奶奶一生俭朴勤劳,吃饭吞糠咽菜,不择好坏;干活不知疲累,手头老是要有活干,一会也闲不住;家里地里的活一作起来就不停歇。

奶奶给我留下的最大精神财富是在挫折磨难中从不向生活低头,无论是生活的苦与乐,她总是那样任劳任怨地干着她那总也干不完的事情,白天打里照外的辛劳一天,晚上我们都吃完饭休息了,奶奶还要在门前的月光下做活,如抽豆荚,结捞头(捞炭用的工具)总是那样不知疲倦的劳作着,有时我们劝奶奶休息吧,她总是慈祥地说“孩子,你们睡吧,奶奶不累”。在我的记忆中奶奶总是个身手闲不下的老人。并且总认为奶奶的胃是特异功能,因为那时候奶奶总是把好饭、新饭让我们吃,而自己吃的是我们兄妹几人剩下的和不喜欢吃的,还经常乐呵呵地说“奶奶没牙,咬不动,吃啥都一样”。现在每每想起这些,我总是心酸的只想掉眼泪,奶奶啊,您亲孙子亲得让孙子们那时都不会心疼您啦!现在,当奶奶去世了,我们也年长了,才懂得奶奶那时的良苦用心了。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一定弥补儿时的无知幼稚,让奶奶把世界上最好的吃的、最能让奶奶享受的生活享受一下。奶奶,愿您的在天之灵能领受孙女的心愿吧!


逝者虽已去,生者却常悲。如今,我们都在快乐地生活着,但美好的生活常常伴着无尽的怀念啊!

奶奶那边还好吗?我怀念奶奶。

        写于2013年2月20日(农历正月十一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