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怕!天线塔突然折断,工人40米高空坠地当场身亡

 hse_hzh 2019-11-23

媒体报道,近日乌拉圭两名工人在天线塔上工作时,天线塔突然折断,两名工人从40公尺(约40米)高空跌落,其中一位28岁的工人不幸身亡。

据了解,28岁男工人莱格拉托和其他工人准备拆除一座60公尺高的天线塔,在他和另一位工人爬到40公尺高时,天线塔突然出现多节断裂,导致两人瞬间摔落到地面。

莱格拉托当场不治身亡,另一名工人则受到重伤,在医院接受治疗。

天线塔断裂后砸到邻近的一间幼稚园,所幸事发当天是星期日,园内空无一人,其中有一名工人在天线下等候,也因此受了伤。

整起事故刚好被拍下,视频曝光后引起热议。许多网民看完后表示感到触目惊心,留言质疑施工现场是否做好了安全措施、企业让工人在危险的情况工作,才会酿成这起悲剧等。

视频|铁塔维护作业前安全检查

铁塔安全作业要求

1.根据场地条件、设备条件、施工人员、施工季节编制施工安全组织措施,作为施工组织设计的一部分,经审核后必须认真执行。

2.熟悉安全操作规程,经过高空作业安全培训,持证上岗,严禁违章作业。

3.各项工序需指定负责人,作业前工序负责人须向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明确分工。

4.各工序人员须着用劳保用品,对劳保用品及装备应加强检查。

5.施工机具如扒杆、吊杆、滑轮、电动卷扬机、手摇绞车、钢丝绳等重要吊装设备,应根据其负荷大小、结构重量、安装方法等选择不同的安全系数,其中:手摇绞车安全系数≥3;电动卷扬机安全系数≥5;扒杆、吊杆安全系数≥3;滑轮安全系数≥3;钢丝绳安全系数≥10E。施工用机具和仪表必须由熟悉其使用方法人员掌握及操作,并妥善保管。

6.以塔基为圆心,以塔高的1.05倍为半径的范围,为施工区,应进行圈围,不许非施工人员进入。以塔基为圆心,塔高的20%为半径的范围为施工禁区,施工时未经现场指挥人员同意,并通知塔上作业人员暂停作业前,任何人不得进入。施工禁区应使用色彩醒目的警示带加以警示。

7.施工现场应无障碍物,如有沟渠、建筑物、悬崖、陡坎等必须采取安全有效的措施后方可施工。

8.输电线路不能通过施工区,如有则应当采取停电措施。

9.对安装在现场待用的施工机具,必须进行详细检查和试验,确认正常后方可使用。电动卷扬机、手摇绞车的稳装位置必须设在施工区外。

10.环境、气候条件不好时不能施工,包括:地面气温超过40℃或低于-20℃;五级风及以上;遇有细雨或雨雪;夜间、有雾、能见度差时或杆塔上有冰冻、霜雪尚未融化前;附近地区出现雷电阴雨天气时必须停止高空作业。

11.身体不适或服用相关药品后不宜上塔的人员不准上塔作业,前一天或当天饮酒的人员,不准上塔作业。

12.施工人员上塔作业前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并检查其是否处于合格状态,并需经过指挥人员再次检查无误后方可登塔工作。塔上作业时,必须将安全带扣于人体上方安全处,严防滑脱,并要进行试拉,确认安全后,方可施工。身体靠近塔身时,安全带松驰,应随时检查挂钩是否脱落,确认正常后方可继续作业。维护人员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应认真严肃,严禁嬉笑,相互督促。

13.上下塔时人与人之间距离应不小于3米,行动速度宜慢不宜快。

14.严禁将工具袋、工具、铁件等从塔上扔下。

15.起吊作业时,应在起吊物体稍离地面时暂停,详细检查无误后方可继续起吊。

16.严禁塔上作业人员在同一垂直面同时作业。

17.架设拉线塔时,临时拉线或正式拉线没有卡好之前,不允许上塔作业。

18.高空电焊时,除相关人员外,其他人员均应下塔并远离铁塔。凡焊渣飘到的地方,禁止人员通行。焊接人员必须穿绝缘鞋,带防护眼镜和手套,电焊机外壳应接地。雨、雾、霜天严禁露天进行焊接。

19.吊装构件时,必须系好尾绳,牵拉尾绳的作业人员应密切注意指挥人员的口令,松绳、放绳要平稳,防止构件碰撞塔体。

20.指挥人员应密切关注塔上作业人员的工作状态,发现违章行为应立即进行制止,任何时候都不得离开现场。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要点

鉴于高处作业存在的较高风险,目前管理上实施作业许可制度,同时在作业前强制开展以JSA为主要手段的风险分析,这些都可以有效识别和控制高处作业风险。

01

高处作业前应注意
 作业人员的准备 

(1)在作业前充分了解作业的内容、地点(位号)、时间和作业要求,熟知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许可证中的安全措施。

(2)持有有效的高处作业许可证,并对许可证上的安全防护措施确认后,方可进行高处作业。

(3)高处作业对作业人员的身体情况提出了明确的作业禁忌证:凡患有未控制的高血压、恐高症、癫痫、晕厥及眩晕症、器质性心脏病或各种心律失常、四肢骨关节及运动功能障碍疾病,以及其它不适于高处作业疾患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高处作业人员进行作业前需提供有效的体检报告。

事故案例

某厂检修中对分馏塔(总高47米)全塔更换保温,全塔均为盘梯,有简易劳动保护设施,但所有平台均为栅格板,保温工姜某在上到6层平台(高32米)时,向下张望,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死亡,事后甲方乙方均无法提供姜某登高前的查体证明。

 工器具的准备 

高处作业的风险是确定的,为保证各项预防措施的落实,作业前要对相关的工器具进行准备:

(1)安全带,双大钩五点式安全带,可以保证在人员高处移动时,安全带一直处于有效状态,同时在事故状态下,保证人员免受二次伤害。

(2)安全绳,在高处作业,特别是罐顶、管廊顶层等部位,安全带没有挂点,无法实现“高挂低用”时,应设置安全绳,保证安全带有效使用。

(3)工具袋,高处作业人员随身工具应放在工具袋中,并有安全线固定,减少高处坠物风险。

(4)脚手架、通讯工具、合适的劳保鞋,这些都是确保高处作业安全的必要工具。

 警戒区域的划定 

在高处作业前,应根据作业范围划定警戒区域,在整个高处作业过程中,由现场负责人或监护人保证警戒的有效性,这点对有起重或拆除作业内容的高处作业十分必要。

事故案例

某厂催化裂化装置检修,两器顶部搭设脚手架,使用吊车运送架杆,因高处接物人员误操作,十几根架杆自44米高处散开落下,部分架杆插入水泥地面超过40厘米,万幸的是作业监护人严格执行警戒要求,高风险区域没有任何人员穿行,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作业环境的确认 

高处作业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在风、雨、雪、雾、雷电等天气条件下,应当控制高处作业,在北方寒冷的冬季也应充分考虑厚重衣服对高处作业人员带来的风险。除自然环境外,良好的作业环境也是必要的,对于高处作业,最重要的作业环境是完善的作业平台和畅通的撤离通道,这两点对控制事故风险和事故后的应急救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02

高处作业中应注意
 人的行为 

高处作业中,常见的违章有安全带使用不规范,如没有实现高挂低用、移动中没有使用安全带等;另一项违章是高处抛物,不但存在物体打击的风险,如果是铁质工具,还可能出现火花,继而引发火灾爆炸等次生事故。

 物的状态 

高处作业中应始终注意高处物品的势能,一旦坠落便可能引发事故。要对高处作业相关物品进行清晰的管理和固定,如工具在使用时应系有安全绳,不用时应将工具放入工具套(袋)内。此外,如果高处作业使用脚手架,要注意脚手架的承重状态,尽可能减少同时作业人员和作业器具。

03

高处作业后应注意

1

作业结束,高处作业点不能遗留可移动物品。可移动物品一旦落下便可能引发事故,这类问题在连续高处作业中时常发生,教训深刻。

事故案例

某厂管排(高5米)上管线保温更换,作业人员赵某按计划完成一天的工作量,收工下班,考虑到明天计划继续作业,没有将多余的保温铝皮按要求下放地面,夜间起风,铝皮(重2.2千克)被风吹下,砸中巡检人员,造成单眼失明。

2

作业后要注意现场恢复,防止因施工未及时恢复导致他人被动处于高处作业状态。此类情况在检修期间时有发生,如临时拆除的护栏未及时安装归位,会导致平台作业人员处于高处作业状态;作业后遗留的平台孔洞未及时恢复,会使穿行人员存在高处坠落的风险等。

事故案例

2017年4月某厂加氢装置压缩机维修,按计划将活塞运回基地维修,因压缩机二层平台(高4.6米)没有设置吊装孔,作业人员胡某将一块栅格板拆开,将活塞吊下后离开,凌晨巡检人员路过此处,从孔洞落下,造成多处骨折。

关于高处作业管理的两个争论

高处作业在石化行业十分普遍,历史上出现的事故比较多,分析事故原因,会得到很多经验和教训,也会出现相互矛盾、需要权衡的问题。

 安全带的使用与撤离 

场  景:高处管线动火切割,管线内情况不明。

争论点:不使用安全带,高处作业风险无法控制;使用安全带,一旦出现火情,难以撤离。

建  议:

(1)确认管线内情况,消除动火风险。

(2)作业点设置作业平台、撤离通道,消除高处作业,不再需要安全带。

 2米的界限 

场  景:使用单层活动脚手架,高度1.7米,是否需要安全带?

争论点:2米及以上为高处作业。

建  议:高处作业的风险控制,应更看重“坠落风险”而不是简单以2米判断,有坠落风险就应当使用安全带,并注意安全带坠落距离及有效性。


来源:中国安全网,ABC安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