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题都城南庄》中的唯美爱情,孤傲的崔护为何会结下“桃花缘”?

 快乐老年435 2019-11-23

在唐朝众多的著名大诗人中,崔护只能算得上是一个“非著名诗人”。 因为在唐代的各种典籍中,关于他的记载少得可怜。

仅有“崔护字殷功,博陵(今河北定州)人。生卒年不详,贞元十二年登第(进士及第)。”短短几十个字。

崔护虽然在历史上留下的事迹也非常少,但是却因为一首《题都城南庄》而名垂千古。这首诗不仅体现出了崔护的诗人身份,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唐朝时期,人们在封建礼教“发乎情,止乎礼”的束缚之下,所表现出的对真挚爱情的向往。

《题都城南庄》中的唯美爱情,孤傲的崔护为何会结下“桃花缘”?

从“贞元十二年登第(进士及第),同年为御史大夫、广南节度使,太和三年为京兆尹”这条线索来看,我们可以了解到崔护其实生活于晚唐末期。

这个历史阶段那社会状态其实十分混乱,无论是国家还是老百姓都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如果按照这条线索深入探究,我们可以发现崔护其实生于772年死于846年。历经唐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等七未皇帝。在他整整74年的人生旅途中,也正是唐朝江山处于风雨飘摇的颓废时期。

《题都城南庄》中的唯美爱情,孤傲的崔护为何会结下“桃花缘”?

崔护生于唐德宗统治时期,出身于博陵县的一户书香世家。相对于唐朝当时的大环境来说,崔护的生活在动乱年代还算比较稳定。在家风的影响之下,年轻时的崔护在当地也成了一位教书先生。

由于他天资聪颖、拥有十分俊逸的才情,再加上清高孤傲的性情,实际上在这段时间之内他很少与人来往。

正所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即使偶尔在闲暇时间出去游玩,也基本上都是独来独往。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崔护其实是一个不太合群的人。

《题都城南庄》中的唯美爱情,孤傲的崔护为何会结下“桃花缘”?

他在唐朝时期之所以没有留下,比较深刻的足迹或事迹。其实既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同时也与他本人诗作较少,或者说成名作不多有很大关系。但纵观崔护的一生,我们发现他是唐朝时期,唯一一个以一首诗而名垂千古的“非著名诗人”。

《题都城南庄》背后的“桃花缘”

1.崔护“寻春遇艳”

崔护与绛娘因桃花林而结缘,抒写了一幕唐代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也正因如此才有了《题都城南庄》,这首流传千古的爱情诗篇。由于崔户出生于书香门第,所以对唐朝的“开科取士”政策非常青睐,他寒窗苦读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进士及第。

在唐德中年间崔护赶赴长安赶考,在考试结束之后为了释放心理的压力,他自己沿着向城外走去的小路闲游,不知不觉就走到了都城南郊。相比较与喧闹不息的长安城来说,都城南郊不仅特别静谧,而且这一路走来的美景,也让崔护心驰神往。

《题都城南庄》中的唯美爱情,孤傲的崔护为何会结下“桃花缘”?

在蜿蜒曲折的小路两旁,既有“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林荫美色,也有莺歌燕舞的惬意之情。在温暖的阳光和煦的春风感召下,崔护的步伐逐渐向更加深远的地方走去。正是在这种机缘巧合之下,崔护误入桃花林成就了一段才子佳人的爱情传说。

时间就这样在一分一秒的过去,倾情游玩的崔护突然感觉口渴,但放眼望去却没有一户人家。直到他走到了一个山脚之下,突然发现了一片桃花林。在桃花林的深处隐约可见一户人家,为了能够一解口渴之急,崔护快步奔向桃林深处的小屋。

这座没入竹林深处的小房子,与陶渊明书写的《桃花原》中的景色一样别致。虽然院落比较小而仅有三座茅草屋,但却让这位唐朝才子有一种,春风拂面而来的温暖之感。在这乱世之中真是难得一见,这种安静、祥和、与世无争的人间美景。

《题都城南庄》中的唯美爱情,孤傲的崔护为何会结下“桃花缘”?

崔护上面轻轻敲击木门,大有“小叩柴扉久不开”的意境。在无人应答的前提下,崔护轻推木门进入小屋之内,他发现桌子上有一张墨迹未干的诗笺

上面写着一首“咏梅”五言绝句:“素艳明寒雪,清香任晓风。可怜浑似我,零落此山中”。

这首五言绝句不仅清新脱俗,而且还写出了“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的意境。这让崔护的心中不禁油然升起一股敬佩之意,在城南郊区居然有超然于外物的“隐士”,这样本来就满腹经纶的崔护雅趣倍增。

《题都城南庄》中的唯美爱情,孤傲的崔护为何会结下“桃花缘”?

(1)偶遇绛娘

正当他思考这首诗以及这处院落的主人时,突然一个“人还未到笑声先闻”的妙龄少女,步伐轻盈地从里屋款款走出。全神贯注的崔护还未回过神来,一杯氤氲着淡雅清香的茶水就摆在了他的面前。

原来这位少女正是“隐士”家的女儿,小字绛娘年方二八。崔护看到这位少女之后不禁心旌摇曳,这不正是他日思夜想的梦中情人吗?没想到居然在桃林深处偶遇“女神”,崔护虽然心高气傲、性格孤僻,但是在面对这位少女时也可谓一见倾心。

《题都城南庄》中的唯美爱情,孤傲的崔护为何会结下“桃花缘”?

但毕竟他是一个饱读诗书、知书达理的人,再加上“发乎情,止乎礼”的封建礼数,崔护并没有马上表露自己的心迹。而这位小字绛娘的少女,虽然也对崔护有一见钟情之感,但出于女儿家的羞赧也没有表露出对崔护的爱慕之情。

实际上在当时崔护与绛娘,能够同处一室并聊天,已经超越了封建礼教束缚下的男女之情。但由于这种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束缚,所以崔护在饮茶之后就与绛娘辞行。但崔护留给绛娘一首无名氏的诗“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题都城南庄》中的唯美爱情,孤傲的崔护为何会结下“桃花缘”?

同样聪明伶俐和饱读诗书的绛娘,不仅理解了崔护的意思,同时也在心底下定了决心,如果崔护再来此处必将与其成好事。

崔护就是在这种情景之下与绛娘依依惜别。当他走出这片桃花仙境的时候,也十分期待下一次与绛娘的重逢。

2.“重寻不遇”

可是在崔护转年再次来到这片桃林深处之时,无论怎样叩门都无人应答。此时的崔护不禁想起了他与绛娘第一次见面,以及自己在离开桃林之后思念绛娘的心情,为了表达这种对绛娘依依不舍之情,崔护事情大发写下了经典名作《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去年的时候也是今天,诗人崔护来到了绛娘居住的桃花林。她的美貌和桃花一样红润诱人,但今年诗人再来此处却遍寻不到绛娘,桃花依然盛开但她到底去哪里了呢?

《题都城南庄》中的唯美爱情,孤傲的崔护为何会结下“桃花缘”?

诗人在考中进士之后的第二年清明节,突然又想起了去年的一次偶遇,所以就迫不及待的来到了这片桃花林。但是“桃花依旧笑春风”,那个自己日思夜想的斯人却不在。既写出了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同时也有一种人生转瞬即逝的遗憾之感。

虽然崔护寻找绛娘而不得,但他回家之后心里却一直放不下她。在这段日子里崔护不仅茶不思饭想,就连读书也没有了往日的心情。数日之后崔护再度前往城南寻访绛娘。但却出现了让他始料不及的事情。

《题都城南庄》中的唯美爱情,孤傲的崔护为何会结下“桃花缘”?

3.不负桃花缘

据唐朝孟棨《本事诗·情感》记载:后数日,偶至都城南,复往寻之,闻其中有哭声,扣门问之,有老父出曰:“君非崔护耶?”曰:“是也。”又哭曰:“君杀吾女。”护惊起,莫知所答。老父曰:“吾女笄年知书,未适人,自去年以来,常恍惚若有所失。”

“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吾老矣,此女所以不嫁者,将求君子以托吾身,今不幸而殒,得非君杀之耶?”又特大哭。崔亦感恸,请入哭之。尚俨然在床。崔举其首,枕其股,哭而祝曰:“某在斯,某在斯。”须臾开目,半日复活矣。父大喜,遂以女归之”。

从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崔护与绛娘的爱情在经历了波折之后,终于出现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结局。这段让人羡艳的爱情故事,就是崔护这位晚唐末期的“非著名诗人”,能够在史册中为后人留下的珍贵足迹。

《题都城南庄》中的唯美爱情,孤傲的崔护为何会结下“桃花缘”?

当然他写的《题都城南庄》,在这段爱情故事的衬托之下,不仅让崔护能够名垂千古。同时也为晚唐以及后世朝代的诗歌,在爱情诗的写作上提供非常宝贵的借鉴。虽然晚唐时期的李商隐是写爱情诗的高手,但崔护的这首《题都城南庄》,所表现出的艺术价值,其实要远高于其他爱情诗。

崔护《题都城南庄》的艺术魅力

至于崔护与绛娘的爱情故事是否存在,目前还尚未有比较有力的史实记载。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题都城南庄》,这首诗应该是崔护的亲身经历。因为在这首诗中作者,写出了缠绵悱恻爱情的真实感受,这其实也是这首诗最能够打动人的地方。

《题都城南庄》中的唯美爱情,孤傲的崔护为何会结下“桃花缘”?

其次这首诗在情节上的处理,不仅有前因后果同时也有始有终。《题都城南庄》缘起于崔护的一次“寻春遇艳”,但却是在“重寻不遇”的前提下,以悲伤、遗憾的情绪作为创作基调,从这一点来看《题都城南庄》能够成为经典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实际上这首诗虽然是对爱情失而复得的感慨,但事实上也表达了人生苦短,想要做什么事情就应该抓紧去做,一旦错过了最好的时机,想后悔就已经来不及了。很显然诗人的爱情可以失而复得,既是缘分的牵引同时也是诗人与绛娘心有所属的最好归宿。

结 语

笔者认为唐代“非著名诗人”崔护,所撰写的《题都城南庄》一诗,之所以能够名垂千古并经久不衰。实际上就是因为写出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期望,这种以感同身受的笔法写出来的诗歌,不仅会让大家有切身体会之感,同时也是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期盼。

崔护虽然仕途相对来说比较顺意,但他的诗作在《全唐诗》中仅收录了六首。除了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题都城南庄》之外。其他五首诗歌虽然也有一定艺术价值和文学魅力。但相比较于这首以爱情为题材的诗歌来说都要逊色很多。

通过读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我们既可以体会到诗人的爱情,同时也能感知道在国家动乱的大背景之下,崔护作为一个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以“爱情”作为诗文的主旋律,但其实想要表达的可能还有对国家早日恢复常态的愿望。

参考文献

马国强《转益多师 后来居上——谈“人面桃花相映红”的递相点化》

杨林夕《崔护“人面桃花”故事在明代的演变》

李豫《人面桃花相映红》

李水云《访桃花不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