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人见没见过世面,一张嘴就知道

 昵称413468 2019-11-23

文 | 李可以啊

同事宣萱一直是我们公司迷一样的存在。

虽然长相没有特别突出,但浑身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气质。

一次我们公司团建,同事小李分享了一件奇怪的事。

说是分手三年多的前女友,突然给他寄来了一捆树叶:一捆绿色,一捆黄色、一捆枫叶。

小李觉得摸不着头脑,也不敢轻易向前女友询问。

正当大家议论纷纷时,宣萱念起一首诗:

送君三捆扎,吾愿等三生。

一季叶三色,叶落已三秋。

我赠你当下:春绿,夏红,秋黄。

余生,你欠我冬季白首。

“不用猜了,你前女友依然爱着你。”她不疾不徐地念着诗,浑身散发别样的光芒。

后来我偷偷问她,为什么知道这种生僻的知识。

她说落叶是宋词中的常见意向,古人经常用落叶来表达情思,而她恰好喜欢诗词罢了。

“你的气质里,隐藏着你读过的书”,看到宣萱,我才明白这种气质,叫书卷气。

宣萱说:“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还是要读点诗词的。”

经常有人问她,读那么多诗词有什么用,最终不还是要回到一个平凡的城市,做一份普通的工作,嫁做人妇,洗衣做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

对此她认为:

同样的工作,有不同的心境,同样的家庭有不同的情调,同样的后代有不同的素养,而读诗词恰好可以塑造调理心境,提升情调,塑造素养。

后来,我请她给我推荐一本诗词的入门书,她推荐了这套李清照和纳兰性德的词集。

为什么是这本套书呢?她给了我四个理由。

其一,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华丽的篇章,短小精悍的语言背后,有无限的情思,也有意蕴深藏的典故。

为什么看到“折柳”就知道是送别,看到“芭蕉”“梧桐”就有一种浓得化不开愁绪,看到“竹子”“梅花”就有一种敬仰……因为这些意向和典故,都是古诗词的符号。

读诗词,也是涨知识,见世面的过程。

其二:词不像诗那么工整严密,但因为要谱曲演唱,更有一番朗朗上口,自由的美感。

而李清照和纳兰性德的作品婉约清丽,最能表现诗词之美。

在闲暇的周末,泡一壶玫瑰花茶,随手翻开一页书,小声品读,便觉唇齿留香,那在工作日被榨干的生活,有了诗意的浸润,也显得可爱起来。

其三,这本书还请了北大“民谣女神”程璧做了导读,程璧用诗意的语言解读词人,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解读词作,即便是千年前的作品,经过她的解读也产生了时代的共鸣。

其四:李清照、纳兰性德所留遗著作不多,却是每一句都动人心魄,每一首都感人肺腑。

在这套诗词集中,他们描摹离别的悲痛、憧憬动人的爱情,字里行间,讲述自己一生,寻常的一面,真情流动于心。

读懂了他们的作品,就读懂了他们的人生。

《李清照纳兰词诗词合集》

赠:精美书签+明信片

限时特惠价

79元/一套(原价:114元)

特惠截止至11月24日23:59

点击购买

关注微信公众号“十点好物”查询订单、物流

01

这里有435首诗词

至真至情至性至美

在天上,水星有一座山以她的名字命名,这是全世界诗人的荣耀,在大地上,这个天才诗人度过了她风流倜傥又波澜起伏的一生。

徐志摩诗歌奖得主何三坡这样评价李清照。

她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女词人,却如惊鸿一瞥,惊艳了整个大宋王朝。

李清照出身名门,父亲李格非是苏东坡的得意门生,母亲是名门之女,长于诗文。

受此影响,她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词作才能。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寥寥数语,把一个豆蔻年华少女灵动娇羞的样子,展现得活灵活现。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歌手程璧说,这首诗歌的画面和意境,俨然事故一首民谣的歌词,只需配上最简单的几个和弦,拿着一把民谣吉他,就可以轻轻弹唱。

成年后,李清照嫁给了心仪的夫君赵明诚,两人也读过了一段的甜蜜时光。

二人都喜好读书藏书,每次饭后一起烹茶的时候,就用比赛的方式决定饮茶先后。

春日里的小睡、赌书、泼茶,这些文雅而趣味横生的家庭时光,让人艳羡。

丈夫为官,两地分居的时候,她的思念之情,跃然纸上。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女性思念丈夫的缱绻深情,默默流淌在笔尖,李清照的词作,美在细腻,像宋朝的花鸟画,一撇一捺都是精致。

“李清照”这三个字,仿佛是世间所有才女的代名词,本该灿如天上星月。然而她的人生,却被一场时代的动荡割裂成两半。

随着金兵入侵,宋室南渡,李清照夫妻也陷入逃亡生涯,乱世不由己,途中明诚身亡。

从此,她的人生陷入困境,流离失所,历经坎坷,半生漂泊,写诗作词,成了她唯一的灵魂慰藉和精神避难所。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去年《知否》热播,主题曲深入人心,我想这便是宋词的魅力吧。

即便过去了几千年,这种惆怅的情思,仍能够丝丝入扣地打动人心。

当代作家蒋勋更是说:“李清照的好处是她的词是来自生活当中,我觉得这是她很成功的地方,尤其是对于女性的文化生活,她很直接地把它们描述了出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