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帝城:千古遗恨今犹在,唯见长江滚滚流!

 河洛摄闻记 2019-11-23

白帝城,位于重庆奉节县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奉节东白帝山上,是三峡流域相当出名的历史名城。提起白帝城,很多人都会想起一件传送千年的君臣佳话:白帝城托孤,而这里的君就是三国时期的仁义之君刘备,臣则是千古名相的诸葛亮。

不过,相对于三国时期,白帝城却是来得更加久远。大概是在西汉末年,由于王莽篡汉,天下大乱,当时的中原正处于群雄逐鹿的阶段,当时王莽在四川的部将公孙述有了自立之心,占据四川,自称蜀王,并且在四川招兵买马,壮大实力。当时进入四川有两条路,一条是从汉中,另一条便是从水路,有一天,公孙述骑马来到瞿塘峡口,见地势险要,难攻易守,便扩修城垒,屯兵严防。后来公孙述听说城中有口白鹤井,井中常冒出一股白色的雾气,其形状宛如一条白龙,直冲九霄。公孙述故弄玄虚,说这是“白龙出井”,是他日后必然登基成龙的征兆。于是,他自称白帝(25年),遂于此建都,所建城池子阳城取名“白帝城”,此山亦改名“白帝山”。

不过,随着刘秀建立东汉,派出南北水陆两个方向平定四川,其中水路就是由荆州出发,沿长江一路向西,进入蜀地。由于在白帝城附近发生了极其激烈的战,白帝城毁于战火,城墙遗迹依旧可见。由于西汉末年天下大乱,唯有白帝城一带相对平静,当地的百姓十分感念,在白帝山上建庙,立其像祭祀,故称“白帝庙”。白帝庙坐落在瞿塘峡口的白帝山上。远远望去,红墙影,树木葱郁,楼台亭阁点缀其朝霞如锦、彩云缭绕之时,更有仙山琼阁之美。

此后历朝历代,都供奉白帝,直到明朝,由于当时认为公孙述属于叛逆,不是正统帝王,正德七年也就是1512年,四川巡抚将公孙述像搬开,供奉江神、土神和马援像,同时白帝庙改成"三功祠"。到了明嘉靖二十年,也就是1533年,又改祀刘备、诸葛亮像,"三公祠"改成"正义祠",以后又添加了关羽、张飞像,这也是为何白帝庙如今不再供奉白帝的主要原因。

真正让白帝城名扬天下的,不是公孙述,而是一代君臣刘备和诸葛亮的托孤大戏。东汉末年,同样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当时的大汉朝廷已经风雨飘摇,直到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才有了一统的趋势。在赤壁之战后,三分鼎立,曹操称霸北方,孙权坐拥江东,而刘备则横跨荊川。当时诸葛亮在出山前,曾给刘备做出了隆中对: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对于毕生渴望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刘备来说,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兵强马壮,横跨荆州、西川、汉中,并且晋位汉中王,兵锋所指,天下震动。

不过一切都不会顺水顺风,谁也没有想到,就在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就连曹操都不得不打算迁都避其锋芒的时候,一向是盟友的东吴却在背后捅了刀子,吕蒙白衣渡江,轻取荆州,不久后,关羽在曹操孙权两路大军的围剿下,兵败麦城,然后被杀。对于刘备来说,此是恰如晴天霹雳,关羽之于刘备,就是二弟,情同手足;荆州对于刘备,那是立国之本,无论是东征还是北伐,万不可失。没有关羽,如同断掉胳臂,切肤之痛;失去荆州,如同失去半壁江山,坐困四川。于情于理,东吴都是刘备的盟友,但是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面对刘备的强势,关羽的兵锋,无论是曹操还是孙权都有了唇亡齿寒的感觉,一旦刘备北伐成功,东吴也就进入倒计时了。

不久之后,曹操病故,曹丕篡汉称帝,对于刘备来说,无论是北伐还是东征,都是难以抉择的。经过艰难选择,刘备决定东征,夺回荆州。很多人不理解,认为刘备是因为兄弟情义,其实对于刘备来说,北伐最佳的线路就是由荆州北上,四川作为后方,而不是翻越秦岭,失去荆州,蜀汉就是割据四川的地方政权,无力争夺天下。其实诸葛亮也明白这个道理,不过由于很多大臣反对,认为首先要针对曹魏,同时担心东征会兵败,何况联合东吴本身就是诸葛亮的建议,所以沉默不言。

由于诸葛亮的兄弟诸葛瑾在东吴也是重臣,再加上诸葛亮和东吴的关系很好,所以刘备的东征根本没有带诸葛亮,或许是因为诸葛亮镇守成都,也可以防备来自魏国的偷袭,总而言之,刘备亲自出征,结果众所周知,在夷陵之战中一败涂地,兵马损失殆尽。刘备率残军退却,而东吴因为忧虑曹魏偷袭,也没有深入追击。

退守白帝城的刘备,由于身体原因再加上很多因素,没有在返回成都。对于当时的蜀汉来说,白帝城绝不能再丢,否则蜀汉有亡国的风险,这也是最后刘备一直驻守白帝城的重要原因。在白帝城的刘备,悔恨不止,身体每况愈下,大概也经不起折腾,于是就把驻守成都的太子刘禅和诸葛亮等重臣召到白帝城,进行托孤。

鸟之将亡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对于刘备来说,从一个卖草鞋的奋斗成一代帝王,本身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个人奋斗史,相当励志。不过对于蜀汉来说,这可是决定命运的时刻,刚刚经历惨败,蜀汉国力衰弱,曹魏虎视眈眈,孙权陈兵江上,而国内局势不稳,太子刘禅又不能独立治国,刘备深知自己死后,要想稳住局势,必须有托孤大臣,如同汉武帝托孤霍光一样,刘备选择托孤诸葛亮。汉武帝托孤霍光,同时又有四个重臣辅佐,霍光权势滔天,废立皇帝但没有篡位(废刘贺立刘洵),刘备深知这段故,所以他也托孤诸葛亮,授予全权,也给予诸葛亮废立皇帝的权利(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同时托孤李严,以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留镇永安,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政。

事实上,很多人只记住了刘备托孤诸葛亮,却忽略了李严。对于刘备来说,李严出身蜀汉本地,名望也高,同为托孤大臣,既可以笼络蜀地本土人心,也可以防止诸葛亮起谋朝夺位之心(废立皇帝可以,毕竟霍光也干过,但是改朝换代不行),但是李严不久就被诸葛亮废斥,诸葛亮总揽军政,成为蜀汉实际上的掌权者。很多人觉得刘备托孤是君臣一心,但是刘备还是留下了后手,不过李严最终被废斥,也是自己咎由自取,诸葛亮最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留下了千古佳话。

历史上有很多次托孤,唯有这次可以说是尽善尽美,善始善终。诸葛亮终身为国,六出祁山,最终在五丈原病逝。从白帝城到五丈原,见证了蜀汉的陨落,不久之后,邓艾大军到,刘禅出城投降,自此,蜀汉亡。

千年时光悠悠过,唯见长江滚滚流。自三国以降,留下了无数名人墨客,其中当以李白最为出名:“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简单几笔,写出了白帝城的轻快明洁。不过最让人难忘的,大概就是白帝城托孤,这段历史上难得的君臣佳话。对于想要欣赏三峡风景和三国文化的人来说,白帝城都是不能错过的地方。下面就为大家盘点一下白帝城那些值得前往的景区吧:

白帝城位于重庆奉节县瞿塘峡口的白帝山上。建三峡大坝前,白帝山背倚高峡,前临长江,三面环水,气势十分雄伟壮观。三峡大坝建成蓄水后,由于江面的抬升,白帝山变成了四面江水环绕的天然小岛,虽然我们的游船穿过“瞿塘峡”就从白帝山旁经过,但因白帝山码头只能停靠小型船只,长江上大型游船上的游客要想参观游览白帝城,只能上岸乘车到距离白帝城较近的岸边,通过仿古廊桥步行抵达白帝山。

1、白帝庙

如今的白帝城,广义上即指白帝庙,内有明良殿、武侯祠、观星亭等明清建筑。明良殿为嘉靖十二年(1533年)建,系庙内主要建筑,内有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塑像。武侯祠内供诸葛亮祖孙三代像。祠前的观星亭,传说是诸葛亮夜观星象的地方。明良殿和武侯祠左右两侧藏有各代名碑。庙内还有文物陈列室、诗史堂,陈列着新石器时代以来出土文物和古今名家的书画。这些古建筑和文物珍品,使白帝城更为增色。

2、托孤堂

《三国演义》有一段白帝城刘备托孤的故事:蜀汉皇帝刘备的义弟关羽败走麦城,死于刀下后,备为他报仇,不听众臣劝阻,起兵讨伐东吴。途中另一个结拜兄弟、伐吴先锋——张飞丧身叛将范疆、张达手中,刘备愤而不谋,催兵猛进。章武二年夏六月,被东吴大将陆逊用计火烧七百里军营,败于夷陵猇亭之地,因而退守到白帝城中。三国久未统一,两弟先后丧命,大军新遭重创,国事私仇使刘备忧愤成疾,眼看朝不保夕,乃招丞相诸葛亮星夜赶至。在永安宫中,刘备把儿子刘禅(阿斗)委托于诸葛亮。然后便一命归天了。从此,白帝城就因这段脍炙人口的故而更加闻名于世了。

3、明良殿

这座巍峨宽敞的殿堂建于明嘉靖11年(公元1532年)。殿内供奉有刘备、关羽、张飞的彩色塑 。明良殿内最初是公孙述的塑像,是当时的老百姓为了纪念公孙述而建。因为公孙述称帝期间,各地战乱频繁,而白帝城一带却比较安宁,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公孙述,特地在白帝城兴建“白帝庙”,塑像供祀。至明朝,公孙述的塑像被搬开,为刘备像所代替,庙内还有关羽、张飞、诸葛亮的塑像。

4、武侯祠

位于明良殿西侧。祠中供奉诸葛亮及其子诸葛瞻、孙诸葛尚的彩色塑像。据史书记载,诸葛亮的这一子一孙也是贤臣,为蜀汉百姓做了不少的好事。

5、观星亭

位于武侯祠之前。观星亭共有6角12柱,翘角飞檐,气度不凡。底层由12根木柱,上层由6根木柱支撑着。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造型别致,设计十分考究。传说,诸葛亮率军入川时,曾在此夜观星象,思考用兵战略,“观星亭”由此得名,亭上有一古钟高悬,亭中石桌、石墩上镌刻着杜甫窝居夔州时写的著名诗篇《秋兴八首》,雕刻精细,独具特色。

6、碑林

东、西碑林分别位于明良殿与武侯祠两侧。这里荟萃了从隋代至清代的70多块碑刻,那篆、隶、楷、行、草各种字体的埤文,是中国书法艺术精品。其中最著名的是两块隋碑,距今已有1300余年。一是《龙山公墓志》(全称《大隋开府仪同三司龙山公墓志》),一是金轮寺舍利塔碑。在东碑林,《凤凰碑》和《竹叶碑》风格独特,堪称瑰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