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澳门日报:被黑与自黑

 稼穑居 2019-11-23

被黑与自黑

宫斗戏中看人生

王兆贵

如今有个新词叫“黑化”,据说来自东邻的动画和游戏人设,大意是指剧中人精神世界乃至人格开始变坏。国内一些影评人,觉得这一词汇简约、新奇而又恰当,就顺手拈来,用于评述影视编导对剧中人的心性和言行所作的情节安排和艺术处理。

《延禧攻略》中的娴妃、纯妃、娴妃以及尔晴等,她们出场后较长一段时间里,展现给人的都是温良贤淑的正面形象,随着剧情的发展,心理逐渐变得阴暗起来,由艳羡而生嫉妒,因嫉妒而结怨恨,由怨恨而寻仇隙,变着法子构陷排挤异己,最终逆转为反面人物,看下去令人生厌,憎恶的同时,多少也有些惋惜。剧评将编导的这番良苦用心借喻为“黑化”。粗粗看来,倒也合乎逻辑;细细想来,却觉得概念化、模式化了。

生存与竞争是丛林法则也是社会法则,《延禧攻略》剧中的妃嫔,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争宠也好,固宠也罢,无非是为了自己和家族生存的需要,本身无可厚非,问题是,竞胜要有规则、有边界、有底线,践踏了规则、逾越了边界、突破了底线,多行不义必自毙,说到底是自黑而非被黑。

这世上不论是人还是物,“黑化”的根子在内因,外因只是“黑化”的条件。且不说这些人物的来路和遭遇各各有别,单就她们心性暴露的轨迹而言,都是有缘起的。同样遭遇算计和挤兑,富察·容音皇后为何能初心依旧,宁肯自尽,也不还以牙眼伤害他人呢?璎珞也有“黑人”的攻略,甚至设局阴损、狠辣,不择手段,尽管复仇心切,但却良心未泯,始终坚持为正义而周旋,即便构设陷阱,也尽可能不伤害无辜,人们也就不去计较她“黑”的一面了。

一个人是真善还是伪善,并不取决于一时一事的对错,而是取决于根植于心的慧根和一以贯之的正直。一个人心中若无嫉恨的种子和损人利己的恶念,又能固守良心的底线,秉持与人为善的操守,慎始而又善终,即便外因的作用再大,又怎么能“黑化”到奸诈的地步呢?明玉如玉,尔晴不晴,明面上是看不出来的。明玉处事直来直去,甚至出言不逊,尖酸刻薄,内心却冰清玉洁;尔晴待人不愠不火,委婉和善,凡事隐忍不发,云淡风轻,但却心有不甘。明玉和尔晴都爱傅恒,都对傅恒独爱璎珞心怀妒忌,但明玉写在脸上,尔晴藏在心里;明玉公开表达不忿,尔晴暗地图谋上位。她俩的结局,难道与自身的秉性没关系吗?尔晴等如其说是“被黑”,不如说是“自黑”,是自己本性中的黑色素恶性膨胀的结果。

附注:本文发表在《澳门日报》201936日新园地,责编郑国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