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L下半年比较好的配置品种-2016陆长林

 伟不足道小书屋 2019-11-23

2016年8月30日 09:51 阅读 19 新浪博客
2016年8月20日,由中信期货、资管网主办的“去产能深化背景下的大宗商品投资论坛”在深圳隆重举办,象屿股份产业研投部经理陆长林发表精彩演讲,以下是文字整理:

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能跟在座各位朋友分享一下我们在塑料行业的心得。我们公司主要是做大宗商品贸易和物流,所以我们基本上还是以对冲套利为主,投机做的比较少。因为我们本身也是产业里面的企业,所以对产业情况了解的还是比较清楚的,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聚乙烯产业链结构

先简单讲一下,塑料其实是很多种类的统称,我们通俗讲的塑料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是聚乙烯的一种。因为讲到供需,我先放一个聚乙烯产业链的结构图给大家看一下。它的来源现在主要是三类,第一类是原油、石脑油,第二类是我们国内做的比较多的煤、甲醇,北美、中东那边是天然气、乙烷。乙烯下面有三类,第一个是LLDPE叫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就是我们期货上市的品种。第二个是高压LDP,最后一个是HDPE叫低压。为什么把这个图放一下?因为大家做研究只看线型的供需,实际上需求端和供应端这三个产品之间都是有替代的,所以这个价差就有一个极值,到一个极值的时候就会发生一些替代。比如说线型和高压都可以用到膜的生产,然后低压HDPE和线型在供给端是有替代的,国内有很多装置是全密度装置,既可以生产线型也可以生产低压,就看利润情况的差别。所以最好是从总体聚乙烯产品的供需角度来看。

我们再看下游的需求,线型主要是在包装膜和农用膜,高压也是在膜类里面用得比较多,低压是比较分散的,跟地产就是管片、管材关联比较高。

这一次会议主题是去产能背景下的品种分析,但是聚乙烯比较怪,它跟其他黑色不一样。首先它的产能一直没有过剩,到现在也没过剩,所以它利润特别好。然后下游因为主要是跟日常用品有关,和地产的关联度也不是特别高,所以它不是典型的工业品,别的行业都在去产能了,我们这个行业还在增产能。

二、高利润致摆脱原油影响

这个结构讲完之后,然后讲供需大家就比较清楚了。原来很多人是看原油做塑料,其实现在原油跟塑料没什么关系,因为利润太高了,9000多的塑料基本上一半是利润,而且还是净利润,所以原油在40—60之间波动对塑料是一点影响也没有。其他来源甲醇、煤到乙烯这一块,其实利润也非常高,基本上没什么影响。所以大家看塑料暂时不用看成本了,等原油涨到70以上再考虑这个问题,所以短期是不用看的。

三、回料减少导致需求增加

接下来讲一下需求端,塑料为什么它这么好?它有一个东西叫回料,就是废塑料收回去可以重新做成回料。今年跟供给侧有关的就是环保,环保就导致一些回料的生产企业被关停了,今年烟台莱州80%工厂都停掉了,只要涉及到用水都被强制关掉了。我们看一个直接的数据,乙烯聚合物的废碎料及下脚料净进口量,2015年1-6月份,PE回料原料净进口量月均29.03万吨,2016年1-6月份月均19.44万吨,月均同比减少9.59万吨,约占去年1-6月份PE实际月均消费量的5.2%。也就是说需求端因为回料的减少,导致对新料的需求一下子增加了5%以上,我们自己供需数据算下来应该有6%左右的增速。

四、新产能投放不及预期

然后产能是什么情况呢?去年下半年大家听到很多说一定要控塑料,因为后面新增产能很大,结果装置就是开不起来。

这个是国内今年可能能投出来的几套装置,一个是中煤蒙大,今年上半年就投了这一个30万吨。中天合创计划9、10月份开,现在我了解到有可能会推迟不一定能开。下面的神华新疆煤制油,今天中午我又问了一下,推迟到11月份了。所以国内今年有可能只有一套投产,就是中煤蒙大的装置30万吨,考虑到回料那边又损失了9万吨,因此供应端肯定是收缩的。

国外的装置原来大家也预期很多装置在去年四季度、今年一季度会开,目前了解到的情况也不好。首先是高压,高压目前只有墨西哥的装置开了,但是货没到中国来。特别是印度和沙特的装置,因为中东和东南亚对中国影响特别大,这些装置基本上从去年年底推到今年年底,今年年底能不能开目前看不确定。最早一套是印度的OPAL这个装置是70万吨,本来是计划7月份开,最近我跟踪了一下好像还是没开,有可能还是往后推。但是这个装置应该会开的,毕竟现在利润特别好,从来没这么好过。

这些就是新装置的投产情况,今年为什么塑料涨得比较好?就是新增的产能没有像预期那样投产,然后回料这块供应又收缩,导致供不应求,最后价格上去了。

五、下半年供应环比增加有限

从现在这个时点往后看,从5、6月份那波检修开始一直到年底,国内的供应增加环比其实是有限的,今年PE总体上检修还是比较少的,5月份有一波,8月中旬开始到9月中旬有一波检修,但总体检修量不大,跟去年比起来很小。所以从现在时点往后看,供应增量规模不是很大,这个是国内的。

进口情况,线型现在还是每斤货比人民币要贵,高压和低压基本上略升水,贵得不多。从目前我们了解到的情况,外盘需求现在也比较好,可能四季度到中国的货不会很多。今年最主要特征是欧盟28国,他们进口量突然暴涨,1—5月份他们进口同比增长40%,约49.1万吨,平均每个月算下来是10万吨,相当于100万吨的产能被欧洲那边消化掉了。所以现在国内供应不会太多,进口供应到今年年底也不会太多,除非今年四季度外盘装置顺利投产,基本上也要到明年1季度才会影响到中国,基本上有1—2个月船期货才能拉到中国来。

六、社会库存总体偏低

再看看当前的社会库存情况,一个是港口库存,这个港口库存有点问题,因为它主要是统计港口大的仓库的库存变化,但是最近因为进口量少了,那些仓库为了增加业务,就拉了一些人民币货的大贸易商,把货转到他们库里面去了,所以看着港口库存增得特别快,但实际上没有那么多的。

还有一个石化的库存,上游的库存现在也比较低,聚乙烯基本上在70万吨左右波动,这是一个很低的位置,正常情况下他们的库存要到80左右,尤其是中石化的库存特别低,基本上20都不到。现在聚乙烯库存是什么情况?上游没什么库存,下游工厂也没库存,原料库存没有,成品库存也没有,就中间环节有点库存。但中间环节货都在哪里?都在交割库里面,就是华北大概6-7万吨的线型,其他地方的贸易商手上都没货,包括我们也没什么库存。所以现在线型的总体的社会库存就是华北有货,这个货到底是多还是不多呢?对产业外的人来讲很多,产业外的投资公司不敢接6—7万吨,因为很难卖。塑料卖给下游工厂,一个非常优秀业务员,一个月大概能卖2、3千吨。但是对实际的需求量来说非常少,基本上10、11月份旺季时候的线型消费量,和6月份一个月能差30—40万吨,所以这点库存到后面什么都不是。

七、9-12月份供需关系偏紧

这个是我们自己对总体PE供需平衡做的测算,这里面有很多主观因素,主要是因为库存量不是特别好统计,它的库存特别散。总体来看,从8月份一直往后都是去库存,从产业基本面的角度来讲,还是支持价格往上走的。

八、LLDPE行情回顾与展望

接下来我把行情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前面年初的我就不讲了,我讲最近一波,年初3—4月份,当时商品一起共振到一个高点,然后开始又一波调整。调整完塑料当时在8000这个位置的时候,很多人很看空,在8000以下砸塑料的人特别多,觉得打到7000应该没什么问题。当时09合约最低打到过7700多,但是时间非常短。我们当时很看好,我们为什么看好?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塑料这个品种投机资金经常会把它打到非常偏离产业基本面,这对我们来说叫做有安全边际。当时为什么非常偏离?5月底的时候打得非常低只有7000多,当时是塑料的基本面最差的时候,那时候需求地膜的企业基本停工了。现货一直维持在8400—8500,期货打到7700,贴600,然后期货随便怎么跌,现货就是不跌。

社会库存什么情况呢?当时两油的库存降到只有60几万吨,大家手上都没货,期货还一个劲地打。我们当时跟下游工厂去沟通,像河北、山东当地的工厂,很多人愿意来点价,盘面加个150-200卖给他们,工厂很开心,觉得从来没想过PE能跌这么多。所以那个位置是什么?基本面最烂的时候,现货价格也只有8400,库存也没有堆起来,还是非常低,期货又贴水600,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绝佳的纠偏的机会。

我讲一下下半年行情我们是怎么看的,从基本面角度来看也是一样的,在基本面最差最烂的时候,现货也就8400。现在这个时点往后看需求端是什么情况呢,每年5、6月份是基本面最差的,但是从7、8月份开始往后需求是环比逐步增加的,尤其是8月份开始华北那边的大棚膜需求会增加特别快,这个是非常刚性的,所以这个需求环比增量是非常明显的。相对于6月份来看,7月份比6月份多十来万吨,8月份比7月份又会多几万吨。然后供应端,其实刚才也看了,供应端环比增量非常有限,需求端环比增量也非常大,还有库存又很低,所以从我们角度来看,我们觉得是比较好的做多配置的品种,所以下半年我们总体还是比较看好塑料这个品种的。

九、场外期权的应用—点价模式

接下来讲一下期权,这个跟我们产业里面贸易商的业务模式关系比较大,现在我们主要是两类,一个是很多期货公司都推期权的产品,我们以前也跟他们接触过,但是最后都没有操作,主要原因还是权利金太贵,基本上盘面价格4%左右的水平,塑料如果是9000块,大概是360左右的期权费,我们往下游去对接基本上对接不了。

我们塑料圈里面大家用的特别多的是什么?就是点价模式,因为我们塑料上游基本上都是央企,不太参与这个东西。主要是中间的贸易商和下游的工厂之间会参与,我们现在对下游工厂用得比较多的就是点价。7800、7900的时候我们为什么看好,就是我们跟下游客户交流的过程中跟他们谈,当时期货是7800,9月份我们交货,盘面加150问他们接不接,包括华北直接导货给工厂的贸易商特别积极,一个多礼拜就点出去15000吨,后面还有很多工厂积极要求点价。我们算下来,这种给下游工厂点价的成本在100—150。这种点价方式导致比较正式的场外期权根本没办法跟产业下游的企业对接,因为有很多贸易商我们给他点价比较低,基本上主流是100上下,卖出一个看涨期权给下游客户,然后我们期货上直接锁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