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藏的非遗传统舞蹈,你确定不想了解吗?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19-11-24

 

 

  山南羊卓姜谐

  羊卓姜谐,“羊卓”是指位于羊卓雍湖一带的浪卡子县。“姜”是指“狼”,“谐”即“歌舞”。 羊卓姜谐由十六个演员组成,其中有六个女歌手和十个男歌手。由“谐本”即歌师一人通过说顺口溜来介绍内容,此顺口溜叫“江雄”,同时歌师负责击打小钹,男女歌手表演“谐旺歌”和“谐给”舞。“谐旺”以歌为主,轻轻舞动。它的歌词传说是莲花生授记的,共有22首“谐旺”歌曲。“谐给”以舞蹈为主,口头诵领艺诀,有22个舞段。“江雄”“谐旺”和“谐给”三个部分的表演顺序是:首先将顺口溜即“江雄”一口气说完,然后“谐旺”歌和“谐给”舞交叉表演。

  2006年羊卓姜谐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南扎唐果谐

  果谐是广泛流传在西藏山南市的一种民间歌舞,“果”藏语意为圆圈,“谐”即为歌舞。一般在藏历新年、传统节日、宴会以及众人相聚欢度喜庆日子时表演。其表演以圆圈为主要队形,按照顺时针方向边唱边舞。果谐基本没有乐器伴奏,主要是表演者自唱自跳,但个别地方用十六串铃,由“谐本”(领舞者)拿在手上或系在腰上,随着身体舞动的节奏发出铃声作为指挥。

  2006年果谐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南昌果卓舞

  山南昌果卓舞,是一种腰鼓舞,起源于达布(现加查)地区。卓舞共由18段组成,表演时传统的队形基本为圆形,表演者分领舞(阿热)和舞者(卓巴)两类。在整个表演队伍中,领舞者人数有2至6名不等,他们不带腰鼓,主要是提醒动作变换顺序,控制节奏速度,群舞表演者边击鼓边跟随鼓点节奏起舞,同时舞蹈动作把长发辫子挥舞成“∞”“○”等形态。卓舞集动作、韵律、技巧、节奏于一身,各方面相互协调、高度统一,因难见巧,魅力无限。

  2006年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南嘎尔巴谐玛舞

  “嘎尔”是舞蹈的名称,“巴”是指舞蹈的男性演员,“谐”是指歌;“玛”是指伴歌的女性演员,“嘎尔巴谐玛”是这个舞种和演员的总称。

  该舞有六个“嘎尔巴”(男演员),六个“谐玛”(女演员);男性鼓、钹手两名,扮土地神多吉玉珍玛一名,代多吉玉珍玛检查的男性“鲁赞玛”一名,侍候多吉玉珍玛的“巴姆”(圣洁姑娘)二名。嘎尔巴舞跳完整的叫“国休藏池”(即从头至尾跳完整);跳选段的叫“夏白平措”(即展示段落)。山南嘎尔巴谐玛舞是由舞蹈、歌曲和打击乐三部分组成的表演艺术形式。

  2006年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日喀则

 

  日喀则斯马卓

  日喀则斯马卓舞,它多于隆重的仪式、喜庆节日及望果节时在广场表演,舞者有卓本(领舞者)一人,卓巴(跳舞者)六人,均为男性。舞时卓本边舞边抖动“达达”(彩箭)上的响铃,众卓巴边击鼓边舞。

  斯马卓的主要歌词与艺诀词的内容分两种:一种是表现兴建桑耶寺的劳动过程,另一种是赞颂日喀则风光。曲词有两首,即《德庆颇章》和《波选查姆》。鼓点有四种:六鼓点、九鼓点、十鼓点、十五鼓点。斯马卓的舞蹈动作大多模仿各种劳动姿态和动物的姿势,形象逼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006年斯马卓舞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日喀则甲谐

  “甲”解释为战胜,“谐”意为歌,“甲谐”即“战胜之歌”。表演甲谐时男女动作基本相同,只是男性动作幅度大,体现了后藏男性剽悍和自豪的性格;女子动作幅度小,表现出后藏妇女纯朴典雅的风韵。气势恢弘的舞蹈韵律是甲谐的又一大特点。这种特征与它的服饰道具直接有关。“摇头”“甩头”等动作显示头戴大黄圆帽的风度;“摆肩”“拧腰”动作能更好地显示身上所穿古代服饰和佩戴的珍贵装饰的威风和大方;“八字踏步”“四步一点”等舞步,突出下身所穿黑色大裙的顺势飘荡;“双摆手”“行礼手”“单托绕手”等动作,则显示出手上所戴装饰和道具的精美。

  2006年日喀则甲谐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昌都

 

  昌都锅庄舞

  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昌都锅庄可分为农区锅庄(包括城镇)、牧区锅庄、寺庙锅庄三大类。动作大体可分两类,一类节奏缓慢,舞姿舒展优美;另一类节奏急促,舞蹈热烈奔放。昌都锅庄的节奏在表演中前后有三次变化,序舞时只要舞蹈者站好自己的位置,脚步缓慢地交替迈步即可,步伐很轻,力度也不强;序舞过后逐渐进入慢板舞蹈,最后进入最能体现锅庄舞粗犷奔放特征的快板舞蹈阶段,这时,舞蹈者的情绪达到高潮,场面极为热烈。

  2006年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昌都丁青热巴

  热巴舞是由藏族“热巴”艺人表演的一种舞蹈形式。热巴是一种由卖艺为生的流浪艺人班子(一般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组成)表演的,以铃鼓为主,融说唱、谐(歌舞)、杂技、气功、短剧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分布于西藏的昌都、工布、那曲等地及云南、四川、青海、甘肃等省的藏族聚居区。

  2006年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昌都芒康弦子舞

  弦子,又称“谐”“叶”“巴叶”,是藏族特有的一种胡琴,一般由男子演奏。弦子舞也常称为“弦子”,是在乐器弦子的伴奏下,集歌、舞、乐为一体的综合性藏族歌舞艺术。弦子的歌词大部分为迎宾、相会、赞美、情意、辞别、祝愿的内容;曲调繁多,歌词丰富,舞步多变。舞蹈时男女舞队各围成半圈,时而聚圆,时而疏散,且歌且舞;男子舞姿重在舞靴、跺脚,显示豪放粗犷之美;女子舞姿突出长袖轻柔舒展之美。

  2006年,芒康弦子舞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被列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那曲

 

  那曲比如丁嘎热巴

  那曲比如丁嘎热巴,是那曲市比如县夏曲乡丁嘎村流传的一种民间舞蹈。丁嘎热巴舞既有当地牧民舞蹈的动作,又借鉴了昌都一带热巴铃鼓舞的舞姿,由此形成融汇藏东藏北舞蹈精华的独特风格。

  2006年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