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元春如何死的?曹雪芹三个字描述,极其惨烈

 君笺雅侃红楼 2019-11-24

《红楼梦》通行本第九十五回,“因讹成实元妃薨逝”,贾元春因体胖染病,医治无效薨逝,享年四十三岁。事实证明续书作者犯了一个常识错误,贾元春不可能四十三岁。而她的死,也绝不可能是肥胖染痰疾而死。


【一】

贾元春的年纪非常好计算。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那时候林黛玉六岁,贾宝玉七岁。贾珠不到二十岁死撑死一两年。比弟弟贾宝玉最多大十四五岁,元春比贾珠再小一二岁,也就比贾宝玉大十三岁左右。贾宝玉从小受元春教导启蒙识字,不会超过三四岁,元春十六岁左右进宫不会错!

省亲大观园之时,贾宝玉十三四岁,元春二十六七岁,符合判词描述:二十年来辨是非。如果元春死的时候贾宝玉还没与薛宝钗成亲,贾元春很可能至死都不到三十岁。又谈何四十三岁。


【二】

关于贾元春之死,判词:虎兕相逢大梦归。之前多次说到以皇帝忠顺王为首的新皇帝势力为了争夺权力,与对皇帝有异心的北静王为首的四王八公势力为了权力不断尔虞我诈,互相倾轧斗争,犹如虎兕相逢。贾家作为四王八公一派中坚力量,不幸成为皇帝攻击的突破口。

证据是贾元春封妃没有受宠迹象;贾家也没有从元春封妃强获得任何好处;更是因修盖大观园迎接省亲一败涂地。四王八公不恭敬的证据是:秦可卿葬礼僭越使用亲王棺材板属于藐视皇权;四王八公没有皇帝旨意集体出席秦可卿葬礼结党违法藐视皇权;北静王将御赐鹡鸰香念珠送给贾宝玉藐视皇权;鹡鸰香念珠代表皇帝拉拢北静王,北静王不屑一顾送给贾宝玉藐视皇帝;后宫省亲不是皇帝旨意是太上皇旨意,贾家响应太上皇旨意对皇帝不恭敬,都是藐视皇权!

皇帝登基不久权力不稳与北静王为代表的朝廷结党老臣权力争夺,神仙打架小鬼遭殃。贾元春作为双方都利用的一颗倒霉棋子,她的结局注定是死。而她的死,第十八回,脂砚斋已经有批语暗示。


【三】

十八回贾元春省亲,脂批:【庚辰双行夹批:《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

《长生殿》是洪升创作的著名戏剧,讲述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贾元春的死伏在《长生殿》中,只能与杨贵妃死因相似。

安史之乱,唐明皇西逃。马嵬驿亲军大将陈玄礼拥太子李亨,逼迫唐明皇杀了杨国忠并赐死杨贵妃。唐明皇被逼无奈三尺白绫赐死杨贵妃。太子李亨也在此与唐明皇分道扬镳,唐明皇去了四川,李亨却在灵武称帝,遥尊唐明皇为太上皇!

马嵬驿之变,其实也是一次权力斗争,杨贵妃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也算一次虎兕相逢。贾元春之死类杨贵妃,显然她也是被皇帝赐死。根据元春判词和曲子:

只见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也有一首歌词云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怎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啊,须要退步抽身早!

曲子讲明贾元春发现皇帝阴谋对付贾家等四王八公势力的真相,被发现后赐死,死前期望父母家人能够退早做准备步抽身早。判词“一张弓”三个字既表示虎兕相逢的杀伐,也表示双方最后摊牌极可能不在朝中,很可能像马嵬驿之变一般在他处。而太平时期皇帝春狩秋围之时双方刺刀见红,也是历史最常见的阴谋戏码。贾元春随驾被赐死完全有可能。死因不排除被一张弓勒死,极其惨烈!当然,这就纯属臆测,不代表他人观点!

关于元春之死,以前说很多,不多展开,有兴趣朋友可以关注本人,查看相关文章。

【文/君笺雅侃红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