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以农业为生的广大农民来说,一年中最怕的就是遭遇自然灾害,再加上受当时科技水平所限,人们大多数都吃不饱饭,在老辈人看来,即使是面临饥饿难耐之时,有些食物也是不能直接食用的,经过人们在长期生活中的经验总结,流传下来了这句农村俗语老话:“山上不捡肉,水中不捡鱼”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山上不捡肉”,过去在农村大山里,经常会看到很多野生动物出没,在当时人们生活资料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很多人也就以打猎为生,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当进山看到山间丢弃的动物尸体时,可能也就是猎人刚刚捕获暂时存放此地。 在老辈人看来,野外遗弃动物尸体,有时候也并非自然死亡,有的动物可能是得病而亡,或者是被人下毒而亡,总之,在山上发现的动物肉体是不要轻易带回家食用的。不明不白的肉,让家人们食用之后,必将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的,因此,过去老辈人都不赞成捡食山上动物肉体的。这也是正所谓的山上不捡肉的缘由。 ![]() “水中不捡鱼”,我国古代人们很早就学会了捕鱼为生,也就产生了古代中国社会最早的渔民这一群体。如今,我们平时吃得鱼大多数都是人工鱼塘养殖的。因此,平时要是去人家鱼塘直接捞鱼吃,显然是不道德的,还有就是在河里漂浮的死鱼,动物身上一般都会有寄生虫的,何况是水里生长的鱼呢?老辈认为吃了水里不明死因的鱼以后,肯定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严重后果,不建议人们食用。 ![]() 这句农村俗语:“山上不捡肉,水中不捡鱼”,已经过去了数千年,在今天看来依然对我们的生活起着指导作用,古人告诫我们即使是面临饥饿难耐之时,有些食物也是不能直接食用的,所谓“山上不捡肉,水中不捡鱼”也正因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