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图日记05 | 天大16年初试真题——快题解析视频 优秀作品 案例推荐

 Mix杨林 2019-11-24
1
任务书讲解

▽任务书


▽任务书讲解视频

2
优秀快题作业

▼学员: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陈*雨

评语:

该方案形体布局从场地出发,体块交接关系及形体退让契合场地特征及周边环境。功能分区清晰,将对外商铺及菜市场布置于首层,公共性强;将较为私密的社区活动部分布置于二层,并在首层设置单独出入口。图面表达清晰完整。不足之处在于首层过于封闭,未能较好解决采光通风问题,二层功能布置过于分散,导致交通面积过大。

▼学员: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燕*雷

评语:

该方案总体功能布局以大菜市场空间为核心,三面开口体现建筑的公共性。东侧大楼梯直达二层平台,起到人流引导及集散作用,结合片墙使造型完整。图面表达清晰,轴测图有较强的表现力。不足之处在于未能较好的解决功能分区问题,流线局部混乱。

▼ 学员: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郑*逵

评语:

该方案位于北方某城社区中,,采用围合和局部架空的手法营造居民的活动空间,解决周边居民的日常需求,同时增加社区活力,不足之处:未较好的消化基地东侧幼儿园的人流,与西侧的小区联系不足,二层的公共活动部分,流线不够连贯。

▼学员: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李*源


评语:

优点:1.同样通过内街疏导缓解人流量,建筑形体的整合度更高,并通过连廊在内街形成了视觉空间良好的空间层次。

2.二层商业店铺结合社区组团、露台以及通高内街形成了良好的社区商业氛围。

缺点:1.西侧南侧消防车道没有考虑比较致命  2.绘图用时还需缩短

▼学员:湖北工程学院  李*静


评语:

优点:1.坡屋顶对菜市场、商业体块的整合效果良好,兼具统一与变化

2.有南方冷巷效果的小尺度的商业内街结合两端的小广场作为收尾效果良好   3.把规则的形体留给商铺,把不规则的空间留给作为缓冲空间的小广场,是合理的应对地形的处理方式。

缺点:1.效果图主立面不宜是暗面,宜短边、侧面为暗面,才不会造成表达不清晰的问题    2.坡屋顶宜换成暖色

▼学员:井冈山大学 朱*


评语:

优点:1.方案通过内街、贯通的社区空间合理地引导、缓解人流量

2.对菜市场的采光通风表达、分析到位   3.图面表现效果良好,排版合理  缺点:1.商业体块与菜市场体块过于分离、变成两个建筑,没有整合起来

 2.东侧商业体块太贴近道路,没有流出足够的缓解人流的空间,较不合理

 3.绘图用时还需缩短

▼学员:浙江科技学院 徐*洋


评语:功能清晰流线明确,在题目给定的限制条件内用一种比较合理的方式进行菜场的布置,并且在二层形成了一些露台,但是二层的房间出现了尖角的不利于使用的空间,办公室的尺度比例需要改善,建议把二层的虚实空间进行调换,将平台向外打通而房间起到取景器的效果。

▼学员: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商*

评语:面对场地,该同学做了合理的场地设计,入口设计,利用二层平台连通小区与幼儿园街道,建筑不再仅仅是居民的活动空间,还是交通空间,商铺是较为独立的空间设计,所以内部与菜市场也应有分隔。平面上所表现的门店前骑楼空间应在效果图上表现出更佳。

▼学员:浙江工业大学  王*宇


评语:场地设计合理,且菜市场功能区域使用舒适,沿街商铺的使用空间恰当,但商铺面对市场内部应有分隔,平台面对幼儿园在城市竖向空间上减少了对拥挤的街道空间的压迫,这份快题对于街道环境的考虑较为细致。

▼学员:厦门工学院  张*钦


评语:

优点:

1. 图面饱满,清晰

2. 效果图线条比之前干练,场所感也有所表达

3. 总平表达方式清晰,可借鉴

4. 平面功能分区明确,流线清晰

不足:

1. 效果图的比例关系与总平不太一致

2. 多功能厅的疏散楼梯打破菜市场空间,将其移至西侧建筑边更佳

3
案例推荐

▼▼孟加拉国的乡村超市

设计的核心要素是一种名叫“Arots”的传统小木屋,常见于市场的摊售。“在我初到孟加拉国的时候,我就被热闹的市场以及当地古老的清真寺和印度教寺庙的传统工艺所震撼。我们的任务是通过高品质的建筑来迎合市场动态,同时为其赋予一种荷兰实用主义风格。市场的布局取决于三个主要的功能:售卖空间(包括果蔬和水产)沿着主轴线分布;其它的轴线上分布着供当地农民使用的社交和教育空间(零售店和信息中心等);最后是环绕在周围的科技村(Tech Village),用于食物的加工和冷藏。

▼建筑概览

▼场地鸟瞰

▼“乡村超市”外观

▼售卖空间沿着主轴线分布

▼中庭

建筑师Nazimuddin Payel将该项目形容为一首“有意结合的二重奏”:传统的结构(采用了附近集市的形式特征)融合了现代的技术;富有荷兰特色的时钟山墙结合以孟加拉国的传统红砖墙;还有“科技村”在后方为标志性的市场区域提供背景。Rob van Houten补充道: “市场对社会经济的整体影响要求足够灵活的战略和独一无二的社会影响力。整个建筑群宛如一座村庄,作为轴线的人行道周围分布着公共空间,所有的游客、农民和商人都可以自由使用。”

▼富有荷兰特色的时钟山墙(白色顶部)结合以孟加拉国的传统红砖墙

▼圆窗细部

“将传统的红砖烧制技术与当地的竹子相结合,以此来突显古老红砖所蕴含的技艺之美。在建筑落成后,这一历史悠久却未经充分研究的传统技术最终完美地展现出了它独有的特质和美感。”

▼设计将传统的红砖烧制技术与当地的竹子相结合

▼首层平面图

▼剖面图

▼▼波罗的站前市场

▼市场外观,起伏的大屋顶。

此次建筑设计希望重点突出充满力量的结构元素,因此加建了一片巨大的锯齿状屋顶,其纵截面随原本建筑的形状和大小连绵起伏。锯齿屋面的顶部由偏光玻璃构成,可以过滤射入的自然光,既照亮了整个空间,又不会对商品、店家和消费者产生不良影响。

▼建筑由新建的锯齿状屋顶和石灰岩仓库组成。

▼屋顶细部

▼建筑室内,中部为通高的中庭,保留了历史的氛围

▼屋顶设有偏光玻璃采光天窗,柔和的光线照亮室内空间。

室内商场有三层,分布在改造的建筑内部以及建筑之间。朝向波罗的火车站的屋顶向上展开,下方形成了一个露天市场,和原本的市场一样在夜晚关闭。由于露天市场是游客最希望体验的购物形式,因此它被设置在了最显眼的位置以吸引路人。露天市场后部设有木质售货亭,面包房、甜品店和香料店等小型店铺坐落于此。

▼抬起的屋面下是露天市场。

露天市场的两侧分别为早安广场和晚间广场,它们的名字告诉了人们一天之中在最适合在这里度过的时段。广场上设有坡道和露台,舒适的休闲就餐区、儿童游乐场、咖啡厅和餐厅分布其中。到了晚上,空间被灯光点亮,带给人们另一种享受。

▼露天市场边的休闲露台和儿童游乐场。

▼中部建筑底层的美食大道,设有市场中经典的食品摊位。

▼二层主要贩卖原先市场中经典的衣物和杂货。

▼夜景,night view

▼总平面图

▼地下一层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剖面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