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医案」田从豁 扶正祛邪治疗胃痞

 茂林之家 2019-11-24

医案标题: 扶正祛邪治疗胃痞(正气不足,毒邪壅滞)

医生姓名: 田从豁

初诊

患者姓名: 杨某 男 68岁

就诊时间: 2008年12月9日

主诉: 胃脘部痞闷2年余,加重2月

现病史: 胃脘痞闷不适,咽喉部、食道部堵塞感明显,食后尤甚,胃脘部隐痛,纳食较差,腹胀,形体渐消瘦,乏力,畏寒,伴呃逆、矢气,左上背疼痛,不敢触碰,大便干2~3日1行,小便频,夜尿多。查患者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精神差,胃脘部压痛阳性。舌质暗红,舌苔白腻,少津,脉弦滑

刻下症: 胃脘痞闷不适 | 咽喉部、食道部堵塞感 | 胃脘部隐痛 | 纳食较差 | 腹胀 | 形体渐消瘦 | 乏力 | 畏寒 | 呃逆 | 矢气 | 左上背疼痛 | 大便干2~3日1行 | 小便频 | 夜尿多 | 舌质暗红 | 舌苔白腻 | 少津 | 脉弦滑

体征: 体温: 脉搏: 呼吸: 血压:

既往史: 胃脘部痞闷不适 | 纳食较差

辨证分析: 气机不利,正虚为本,加之淫邪外袭、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内外交争而致。癥瘕积于胃脘,有形之物及无形之气升降失常,故胃脘部痞闷感,并伴有腹胀、呃逆、矢气,癥瘕生于胃脘,气血凝滞,阻滞气机,湿痰、瘀血、痰毒凝滞,故可见胃脘疼痛,脾胃功能运行失常,影响纳食、腐熟、运化之功能,气血化生乏源,可见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精神差

中医诊断: 胃痞(正气不足,毒邪壅滞) 西医诊断: 胃癌

治则治法: 扶正祛邪

方名: 自拟方

组成: 生白术15g,山药15g,枳壳10g,益智仁15g,木香10g,砂仁9g,陈皮10g,茯苓15g,柴胡10g,赤芍12g,香附10g,土茯苓15g,炒神曲30g,炒麦芽30g,炒山楂30g,半枝莲20g,白花蛇舌草15g,黄芪30g,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日1剂,共7剂 医嘱:

针灸: 操作:毫针直刺,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脐周加温灸盒灸;继针其背腰部, 向下刺,留针20min | 肾俞加灸盒灸 选穴: 中脘、下脘、肓俞(双)、气海、关元、足三里(双)、三阴交(双)、丰隆(双) | 脐周加温灸盒灸 | 继针其背腰部:取穴:大椎、心俞(双)、膈俞(双)、脾俞(双)、胃俞(双)、肾俞(双) | 肾俞加灸盒灸

生平

田从豁教授,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副主任兼教授。于1930年8月出生在农民家庭,于1947年考入中国医科大学,专业是西医内科学,通过学习西医理论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51年田从豁教授从中国医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人民志愿军一分部直属医院任军医。 1952年田从豁教授从朝鲜战场回国后,申请专门学习针灸,于是被派往中央卫生部针灸疗法实验所(现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前身),拜所长朱琏为师,随后又拜副所长高凤桐为师,从此开始系统学习中医针灸。 1953年田从豁教授受中国中医研究院指派到武汉,在中南大区卫生部开办针灸师资训练班。 1955年,进入中国中医研究院 。出版了专著《中国灸法集粹》《针灸医学验集》。《中国灸法集粹》曾获1999年北京科技进步奖。最早提出“冬病夏治”。在临床中开展贴敷疗法,中药针灸并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等。 1963年开始组建针灸外科研究所(广安门医院)。从80年代开始先后组建中国针灸学会、成立世界针联、针灸学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针灸在国内、国外的发展不惜余力。1975年筹建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与世界卫生组织探讨针灸合法化等问题。同时在中国成立了3个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分别在北京、上海、南京,开展了针灸教学。

声明:文章来自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国家服务平台,侵权立删

编辑:酸枣仁

审核:虫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