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眼中的互联网企业

 施庐 2019-11-24

在众多可投资的行业中,互联网一直是我最偏爱的,这与笔者的个人背景关系很大:

1、 笔者本硕博的研究专业一直是计算机,十三年前我的博士研究的领域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当时就有很多时髦的名词,比如情境感知计算、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等,可惜生不逢时,这些领域今天才大热。

2、 我在转入职业投资前,从事了6年的运载火箭总体设计工作,当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当今大热的工业互联网。当时航天科技集团诸如数字航天、智慧航天等很多的规划我都参与了论证甚至是主笔。

写这些,是想说明我对互联网是有一些基础的,之所以不敢轻易写文章,实在是我深知互联网领域的博大精深以及自己的缺陷,但近期有不少朋友误会我是卖白酒的,所以还是出来谈谈我最喜欢的互联网行业,仅供大家参考。

互联网作为信息流转的媒介,搭起了人与人之间、人与内容之间连接的桥梁。互联网的存在,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传递的效率,从经济学的角度,节约了整个社会工作、生活、娱乐的时间成本;而且,互联网极易形成细分领域的马太效应而形成垄断,例如社交网站帅哥和美女的相互吸引形成良性循环,打车软件用户和出租车司机的寻找效率形成的良性循环等。此外,从成本的角度,互联网平台用户越多,规模越大,到了某个临界点,其渠道的扩张成本反而是下降的,甚至为零,这也是互联网行业能取得长足发展,诞生巨头的根本原因。

互联网的几类交互模式

(1)人与人之间的社交网络平台

双向社交模式

这样的社交平台一般是好友模式,双方互信认证通过后,即形成了一条人与人之间的双向社交关系链,众多的社交关系链最终形成错综复杂的社交关系网。在熟人社交领域代表性的产品是微信和QQ,陌生人社交领域的代表产品如陌陌和探探等。

双向社交模式的企业,一旦形成规模,其护城河是很强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双向社交是刚需,且是高频应用,非常容易形成用户习惯,从而造成客户粘性;二是用户的转换成本非常高,例如大家目前手机及时通讯的首选都是微信,以目前微信12亿左右的用户,整个社交关系网所包含的关系链,是个天文数字。所以单个节点迁移到其它平台,对微信的冲击有限,而要求所有的社交关系链迁移过去,这个成本太大,除非出现颠覆性的即时通信模式,否则可能性微乎其微。

单向社交模式

这样的社交平台,一般以大V提供信息内容,吸引粉丝关注,但大V一般只关注少量的粉丝,粉丝被动等待大v的信息传递,所以是单向社交模式。一般以媒体的形式和专业领域为区分,诞生不同的产品。媒体形式例如图文模式的微博,短视频领域的快手、抖音;专业领域例如投资领域的雪球,电竞直播领域的虎牙、斗鱼等。

单向社交模式的企业,护城河相对要浅一些。流量是平台变现的根本,但流量和大V的去向有很大关系,所以经常看到细分领域的竞争对手之间,不惜重金互相挖大V。通过用户的增长可以自动带来更多用户流量的效果,比双向社交模式就差很多了。

(2)连接人与内容的服务平台

这类互联网平台,用户一般是找内容和服务去的,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是很弱的,甚至没有,人们更关心怎么从平台中更高效的找到自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例如打车的滴滴,找餐馆的大众点评,导航的高德地图,电商的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长视频的爱奇艺和腾讯视频,新闻门户的今日头条和腾讯新闻等等。

电商

电商是和人们生活消费息息相关的领域,特别是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电商已经形成巨大的市场,并已经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同时极大的促进了物流和金融支付行业的发展,可谓互联网服务领域皇冠上的明珠,也是巨头们必争之地。

电商既然与消费息息相关,也必须形成平台的消费者心智,才能分层出更具粘性的客户群体。例如京东给人的印象是真货、收货时间短;拼多多给人的印象是便宜;阿里新零售的战略慢慢深入人心,打造线上线下的高效结合。科技的发展,也给电商带来新的赋能。例如阿里利用大数据,根据客户的消费记录形成客户画像,通过个性化推荐算法给客户更高效的提供商品服务;拼多多充分利用社交拼单的模式,利用微信好友之间信息裂变的速度优势,降低信息传递成本,从而在很多品类能快速形成拼团模式实现低价策略。

未来电商的竞争格局,谁能以更廉价的成本获取更多的客户,与销售商家之间的分成话语权更强,且在自身内部运营更好的降低成本,谁就可以发展的更好。不过从消费者的角度看,既然是买东西,讲究性价比是永恒的话题。因此,货比三家的状态我认为还是会延续很久,未来电商领域一统天下垄断的局面,还是比较难形成,两三家巨头并立的格局应该会长期存在。好在目前电商依旧是一个庞大的增量市场,前几名的日子应该都还算好过。

长视频、新闻门户网站

这类互联网公司本质是给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商业模式相对清晰。收入主要靠用户付费和广告,成本支出主要在内容的版权购买。竞争对手之间对优质内容版权的争夺很激烈,需要长期烧钱,而客户往往又只跟着内容走,因此盈利模式不是特别好。不过好处是,随着竞争对手之间不断抬高价码,行业的入门门槛越来越高,新进来的竞争对手如果没有巨头的资本支持,很难有机会生存。在“剩”者为王的情况下,投资对象相对好找。

对未来互联网企业的几点想法

1、手机金融支付将会加速发展

这一趋势相信没有人会质疑。看看我们的生活场景,在衣食住行的各个领域都已经完全被手机支付渗透。我们通过手机网上购物,交水电费,去超市买菜,朋友间转账,餐馆结账,出差时机票、酒店住宿和途中的出租车,完全可以用手机支付。在我的印象中,凡是任何服务的最后一个环节,基本都是靠手机支付完成。笔者已经记不得上一次用现金支付是什么时候了。

目前看,微信和支付宝基本两分天下,微信支付应用频率更高,支付宝的支付总额度更大。微信依托于社交渗透到更多的支付场景,支付宝在电商的基本盘之上,也在积极拓展应用场景。随着人们支付习惯的改变,围绕两大支付体系开展的信用借贷、金融产品销售等业务也会高速发展。长期看,微信支付受流量的加持,发展速度可能会更快一些。

2、人们为优质的互联网信息付费的意愿越来越强

互联网的爆发式发展,会产生大量的信息垃圾,所以人们为优质的互联网信息付费的意愿一定越来越强。例如优质的音乐、视频、课程知识等。以视频VIP的订阅服务为例,目前爱奇艺和腾讯视频两大平台的付费用户都已经超过1亿。

3、以游戏、直播为代表的精神娱乐消费依旧会长期走牛

这个话题颇具争议性。我个人的体验是精神娱乐是刚需,我在喜马拉雅app“马喆的朋友圈”专门谈过一次游戏,这里不多说。只有一些简单的判断,受政策的限制,未来游戏领域的市场集中度会进一步加速提升,龙头效应会越来越明显;甚至全球手游的霸主,一定在中国诞生。

4、小程序将会成为人们越来越习惯的使用方式

这一点,只需要简单想象一下未来人们手机的应用模式,是需要装几百个app?既大量占内存,又在使用时满屏幕的翻找?还是只安装几个重型的app,剩下的需要及时使用,用完自动释放资源的模式?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搜索、记忆的模式就可以获得服务?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顺便提一句,在腾讯的2019年三季报里,小程序的日活量已经到了3亿,小程序做为app的替代模式,连接人与各种服务,应该是大势所趋,同时带来丰富的变现潜力。

5、云计算可能大有所为

这一点不难明白。大型企业数据存储和应用的服务在信息时代早已经是刚需,但自己建立大型机房并日常运维,要有巨量的人力财力的投入,效果还不一定好。云给大家提供了一种租赁模式,将数据服务放到云端,只需按期交租金期可,省去大量人力和物力成本,却可以获得更稳定的数据服务,所以一定是未来的发展模式。只是根据数据的保密性,采用公有云、私有云或者混合云的具体落地策略不同。云在微软和亚马逊两家企业已经是被验证过可以达到万亿规模的产业。目前国内领先的阿里巴巴和腾讯,年度还是只在几百亿的量级,未来空间还是很大的。

小结

人们在投资的时候,往往喜欢找具备垄断性质的企业。而互联网由于其独特的商业模式,恰恰是非常容易形成细分垄断的行业。互联网行业的获客成本和渠道扩张成本,往往随着其规模的增加,反而逐渐降低,这与传统行业的特点大相径庭,所以近些年国内外诞生了一批互联网巨头企业是必然的。

站在今天的时间点展望未来,我依然看好互联网行业。我认为在支付、电商、社交、游戏、内容付费、云等领域,互联网企业的成长空间远未触及天花板,有些甚至刚刚起步,而其强大的商业护城河,又是这些企业保持行业地位的保障。笔者认为,选好目标企业,抓住市场短期因素造成的错杀,长期回报一定丰厚。    

作者:杜可君-格雷资产

链接:https://xueqiu.com/8258019402/136230512

来源:雪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