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胆撕开遮羞布,男神拼了,我要吹爆这部良心片!

 贺兰山民图书馆 2019-11-24

如果在工作中,你接到这样一个任务,父母反对你去做,同事通通站出来阻止,社会舆论也在给你施压…你还会坚持吗?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名年轻人,跟所有人较劲的故事:《缄默的迷宫》

1958年,德国,法兰克福检察院。

约翰,是一名刚入职的检察官。

跟所有职场新人一样,他对工作充满了激情,总想着要伸张正义。不过,现实很骨感,每天要处理的,都是些交通违规的案子。

这一天,检察院来了一名记者。

他拿着一份检举材料,在大厅里愤怒地大喊:一名杀人犯,现在居然跑到中学当了历史老师!我们到三个警察局报案,但是没有人受理!这还有王法吗?

这名记者向现场的检察官求助,可奇怪的是,检察官们都纷纷摇头…

有人劝他:别折腾了,搞这些没用…

人群散去,好奇的约翰从垃圾桶里,捡起了这份材料。

他发现,被控诉的老师,从1939年到1945年的记录,全是空白的。

他跑到国家档案处查,才查清楚,原来此人在入职时隐瞒了过去经历,他在二战期间是纳粹,曾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驻守…

在我们生活的时代,只要对二战历史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集中营,都知道纳粹犯下的滔天罪行…

我们也都知道,德国人很尊重历史,善于反思。

战后,德国先后两任总理,在犹太纪念碑面前下跪认错。

但是,在1958年的德国,战后成长起来的德国年轻人,却对刚刚过去不到20年的历史,知之甚少。

奥斯维辛集中营,这个丧心病狂的名字,在约翰,以及当时千千万万的德国年轻人听来,不过是一个拘留营地,一个犹太人临时居住的地方。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当时整个德国社会,没人提这事儿。

当过纳粹的人不说,受过迫害的人,也不说。

当约翰被告知,上百万人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谋杀,他震惊了。

这个充满正义感的年轻人,决定做一件大事:彻底调查奥斯维辛,将所有曾经在集中营里杀过人的前纳粹,告上法庭。

这部《缄默的迷宫》2014年在德国上映,豆瓣评分7.7。

影片的主人公是虚构的,但他所参与的事,却有真实原型。

这就是德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法兰克福审判

1963年,西德将19名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驻扎过的党卫队成员送上法庭,把二战期间纳粹对犹太人大屠杀的罪行公之于众。

为了这次审判,检察人员和法官参阅了4000多种文献资料,动员了19个国家的359个证人到庭提供证词,其中包括211个大屠杀的幸存者。

这是一个国家对自己过往的审判。

这场诉讼,是德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这场长达两个月的审判,有两万多人先后旁听,其中有不少中小学生。这次审判教育了整整一代人。

2017年,这场审判的相关档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有网友评论:直到前几年,德国仍在将前纳粹送上法庭,这一切都源自于那场法兰克福审判。都说日耳曼是最会反思的民族,然而民族的良心并不是天然长成的,它需要发掘真相的勇气。

在人们的印象中,德国人善于反思,尤其是对于二战罪行的忏悔,这种直面错误的勇气让全世界钦佩…

但是,承认自己的错误,就如同揭开一个早已愈合的伤疤,是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需要莫大的勇气…

在联邦德国建立之初,德国对纳粹的罪行一直保持沉默。

当时的情况是,政府系统内部,几乎人人都当过纳粹。

很多人理所当然的认为:错误是希特勒一个人的,大家不过是服从命令,谈不上犯罪,甚至可以说,我们也是受害者。

希特勒死了,战争结束了,这事儿就应该翻篇了。 

况且,战后的德国迫切需要发展,人们需要恢复正常生活,需要信心和力量,需要打鸡血…

这个时候讲什么忏悔、自我惩罚,是不合时宜的。

正如电影里的一句台词:这个国家需要糖霜,她才不在乎真相呢。

于是,全国从上到下,都自觉不自觉的遮掩这段历史。没有人公开讨论,更不用说,要为受害者讨个公道。

曾经被关押在奥斯维辛的犹太人,他们经历过什么,年轻人都不知道…

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约翰问一个幸存者:你还记得遇难者的名字吗?

对方说:死了几十万,那里就是个杀人工厂,我哪儿记得住?

约翰又问:您的妻子和儿子是哪天遇害的?

对方说:集中营里没有日历。你以为集中营是河边的度假区吗?你太没有常识了…

仅仅过了20年,因为沉默和遗忘,人们对“常识”的定义,已经完全不同…

而大部分纳粹,战后都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逃亡其他国家的战犯,可以大摇大摆地回德国探亲,司法机关对他们的行踪了如指掌,却默契地闭口不谈…

约翰的调查很不顺利,没人能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

有人说他是逞英雄,是作秀,更有人说他是妄图颠覆国家…

有人阻止他:这将是史无前例的,一个国家因为战争中的行为起诉他的子弟兵,这是打脸。你难道要所有儿子去质问自己的父亲,在战争中做了什么吗?

而约翰,也在这场漫长的调查中,渐渐迷失…

他发现许多纳粹士兵,本质并不坏。

比如,有个纳粹士兵,后来成为了一名面包师。

约翰偷偷拜访他,发现他为人友善,笑容爽朗。

他会给路过的小朋友一只棒棒糖,把新鲜出炉的面包分给过路的人,邀请他品尝。

这样的人,你很难相信,他曾经把犹太人打到昏厥,并戳瞎了对方的眼睛…

这样的人,成千上万。

他们成了牙医、伐木工、教师、汽车维修工…

光是驻扎过奥斯维辛的纳粹档案,就有8000份。也就意味着,这场西德史上最大型的审判,将有8000个犯罪嫌疑人。

约翰还发现,女朋友的父亲,是纳粹,自己最敬重的父亲,也是纳粹…

似乎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曾经与当年的罪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他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中,他觉得包括自己在内,所有的德国人都有罪。

可另一方面,他又很矛盾。

把已经过上正常生活的人,一个个揪出来,这太不近人情了,况且就算惩罚了他们,受害者也不会复活,这有意义吗?

约翰说:我总是想为正义而战,但我现在不知道正义是什么。如果成为纳粹的是我,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直到有一天,他终于来到奥斯维辛集中营,一百多万人丧生的现场。

有人对他说:审判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这段历史能够被人知道,为了他们的故事不被人遗忘。

他终于明白,那一个个牺牲者的故事,才是最重要的:

有人在集中营里失去了一只眼睛,仅仅是因为,点名时没有直视士兵。

有人被按在水下淹死,有人被殴打致死,有人被逼在冰天雪地里过夜,活活冻死…

一个母亲抱着孩子逃亡,被双双射杀…

一个5岁的小男孩刚到集中营,从一辆卡车上跳下来,手里拿着苹果。

纳粹走向他,一把抓起他的脚,把他的头往营房墙壁上甩…然后淡定的捡起苹果,吃了起来…

一对双胞胎女孩,被医生模样的人带走,拿去做了人体试验。

“医生”给她们注射各种病毒,伤寒、结核、白喉…

在无麻醉的情况下,解剖了她们,从她们的体内拿器官,在她们脑袋上钻洞,还把她们背对背缝在一起…

双胞胎的父亲,逃过一死,却一辈子都活在自责中:为什么我没有保护好她们?为什么她们死了,我还活着?

这些令人头皮发麻、痛心疾首的故事,都是奥斯维辛的日常…

在法兰克福审判中,211名幸存者的故事,得以被讲述、被倾听…

它唤起了德国年轻一代对纳粹受害者的同情,从那以后,德国开启了从上至下对二战的集体反思。而犹太人在二战期间的遭遇,才开始被全世界关注…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场审判,这段历史就会随着时间流逝,当事人的一个个离世,被永远埋葬…

导演说:法兰克福审判的最大意义,不是复仇式的清算,而是把沉醉于战后繁荣的德国社会惊醒。

只有将这段历史公之于众,才能让这个充满谎言的民族走出沉默的迷宫。

而这部电影告诉我们,这一切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是因为有一群有良知、有底线的人在努力,才让真相得以重见天日。

有位网友说得好:和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暴行相比,后代对历史的遗忘,才更加令人恐惧。我们要清楚一个事实,我们的历史记忆从来不是天生的,对历史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充实的过程。

这个过程并不轻松,它会戳破美好的假象,摘掉虚伪的面具,面对人性最卑劣黑暗的一面,它会让一个国家颜面尽失…但唯有纠正历史的错误,才能有光明的未来。

而勇于经历这一切的国家,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强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