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6年郭沫若力主定陵发掘,教训深刻,从此国家做出一重要决定

 花开无田 2019-11-24

在讲究“人死为重,入土为安”更兼笃信世道轮回的中国古代,陵寝作为帝王安葬之所,代表的不仅仅是皇帝生前的地位,更是帝王们的希冀,因此厚葬之风尤甚。而作为研究历史的实证,若是能将其中的典籍、书画、珠宝一一勘验,当才是历史上最为真实可靠的实物证明。

也大抵是出于此番考虑,上世纪的50年代中期,当时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著名明史专家吴晗,便将目光定格在了明十三陵。明十三陵作为大明王朝的帝陵埋葬了除明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明代宗朱祁钰之外的十三位皇帝。规模宏大,气势恢宏,其内更是传闻有朱棣时编纂的《永乐大典》等世间奇书。

而就在1955年10月4日,吴晗获得了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的支持,在其鼎立支持之下一份关于挖掘明十三陵的报告上书到了政务院。而其中的首要目标就是永乐皇帝朱棣的长陵。而借助于郭沫若的声望,此事得到了批准。但是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挖掘帝陵其实缺少必要的技术支持。

获得批准之后,考古专家们进驻明十三陵,开始进行挖掘。但是就在挖掘长陵的过程中,怪事频发,包括连续长达两个月的降雨,附近村落也是频繁出现有人疯癫的状况,而且长陵墓道坚固无处下手等状况,而此事也导致村民们反对声音很大,纷纷要求考古人员停止发掘,但是因为郭沫若的坚持,考古行为也没有停止。

而正当左右不定之下,考古人员发现万历帝定陵墓道坍塌,更容易挖掘于是又将目标转移到了定陵之上。而定陵的挖掘则就相当的顺利,不久便已经发现了定陵的入口“隧道门”。1956年,定陵被发掘打开。

但是在当时缺少技术支持,难以阻止其中文物氧化以及作为所谓的考古人员缺乏必要的职业素养之下,定陵在打开的那一刻便意味着灾难的到来。

在万历帝的定陵中,无数的丝织品由于外界环境的改变,迅速被氧化变得脆弱不堪,而“考古人员”甚至于用胶水进行所谓的补救,这个数量更是多达3000余件,但是由于缺少职业素养,大量的文物被随意堆积,对于其中的研究价值所造成的损失简直可以说是无可估量。

而即便是对于盛放万历帝尸体的楠木棺椁甚至于都被当做垃圾扔掉,而在被扔掉之后,棺椁便被附近村民捡走,并打造成了自己的棺椁,但奇怪的是捡拾棺椁的人员也无端而死。而万历帝本人和皇后的骸骨,在进行修补后则变成了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被放在定陵门口展览,最后焚毁于浩劫之中。

参考资料:《风雪定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