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杜振迎先生天赋异禀,自上世纪六十年开始钟情于板桥墨竹,现已研习四十余载。他笔下的墨竹,在传承板桥艺术的同时,其画风孤高瘦劲,傲岸不屈,豪气凌云,既有板桥墨竹的清韵,又表现了画家本人的卓越的艺术追求和高尚的审美趣味,被业内誉为“振迎画竹,宗法板桥”。 杜振迎 板桥竹 杜振迎先生笔下的墨竹,能有如此艺术造诣,不仅源于他几十年如一日对竹子的热爱,还得益于长期观察竹子形态,并专注于写生积累的经验。 杜振迎 风竹 出自他笔下的墨竹,构图严谨,疏密有致,以情感带动技法,以技法巧分墨色,一反后世临摹常态,一幅幅墨竹有骨有肉,神韵生动,其执笔忘物,传承创新的精神,是后世研习板桥墨竹技法的典范, 杜振迎 雪竹 传承“板桥”技法、弘扬“墨竹”艺术,作为当代墨竹绘画领域之集大成者,杜振迎先生的作品也多次在期刊杂志上发表,引起了国内美术评论界的高度关注。2009年,由中国民族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当代美术家系列丛书《杜振迎墨竹集》,收录其墨竹作品一百余幅,2017年,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个人专著《杜氏草堂竹谱》更是系统地将其墨竹作品展现给公众。 不仅如此,在国内艺术品市场中,杜振迎先生的作品更是双管齐下,屡获殊荣,其墨竹作品不仅亮相北京保利拍卖会。 杜振迎作品北京保利拍卖记录 2010年,更是在美国的西雅图成功举办了个人画展,成为近年来首位以墨竹题材赴海外举办个展的中国艺术家,2018年11月10日,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为其专门举办了'杜振迎中国画作品展'。可以看出,杜振迎先生的艺术造诣与市场价值已经得到海内外收藏家与艺术机构的一致肯定。 中国历朝历代,不乏画竹高手,而墨竹是真正兴盛起来,是在北宋时期苏轼的影响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正如苏轼所言:“与可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胸有成竹”的典故,最早便是赞赏像杜振迎一样善于画竹的画家们。 杜振迎 雨竹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句郑板桥的咏竹名言,激励后世无数文人墨客,在板桥故居书房的檐下,种着一丛青竹,当年郑板桥在书房里便可透过窗纸,欣赏竹影,就像在欣赏一幅天然的图画。可以想见,杜振迎先生正是像郑板桥一样,恪守君子之道,并经年累月地观察青竹所展现出的美态,才能付诸于笔墨,将墨竹所蕴含的精神生动地展现出来。 ![]() 杜振迎 晴竹 作为一位研习墨竹的文人画家,已步入古稀之年的杜振迎先生,仍以饱满的精神,勤奋的态度,笔不停耕的进行艺术创作,我们相信,杜振迎先生正满怀信心地迎接他艺术生涯的新巅峰。 |
|
来自: mengk4fz0yyf5h > 《墨竹》